庄子“踵息”该如何呼吸?原来竟然包含了三重境界

卫昌国学说说 2024-06-03 11:24:40

庄子“大宗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于是“踵息”成了一种神秘的呼吸功。什么是“踵息”确有不同理解。

有的认为,踵息就是深呼吸,有的说是胎息,有的说是息到脚跟。

到底哪个对?

一、踵息的三种解释其实对应了三种呼吸境界

周稔丰教授解读易筋经时,曾解读过庄子“踵息”,认为踵息的不同理解都有其道理所在。

1. 踵息就是深呼吸

这种解释的证明也源自庄子“大宗师”里就有“古之真人……其息深深。”因此踵息是深呼吸,与喉咙呼吸浅呼吸相对。这种解释最简单易懂。周稔丰教授认为,这种理解不够深入。

2. 心息相依之胎息

赵长玄《脉望》说,踵就是命门的意思。气息在命门,如子在胎,不饮不食,绵绵长存,所谓胎息。或者说,踵,有相续的意思,生生不息。

3. 真息上下贯通:息到脚跟

踵,实际上就是指足跟(也有说踵指足经筋)。庄子“应帝王篇”说“而机发于踵。”就是说,生机从脚跟升起。张紫阳讲:“上引泥丸,下透涌泉。”就是指真息之贯通。

二、踵息第一层境界练法

周稔丰教授不但解释了踵息的几种境界,还介绍了不同练法。

第一层境界所谓深呼吸,其实就是自然呼吸桩功。

具体练法为:

肩宽站立,膝盖自然,似屈非屈,似直非直。脊柱自然竖立,胯腰放松。头端正,脖子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或两掌叠放肚脐下小腹)。

此时,精神和全身鸡头极度放松,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

渐渐做到心静,体松,神凝。

这个时候,呼吸自然会变得自然深长。

这就是踵息初步。

三、踵息第二层境界练法:心息相依觉胎息

还是保持站桩姿势。

随着呼吸逐渐柔缓,全身会变得柔软无骨,不自觉会进入心息相依的状态。

心息相依,不是心迁就呼吸,也不是呼吸迁就心。就是此刻,心全然地安静,自然照见呼吸之根,呼吸至微,自然会心息相依。

也会觉得肾见微微动气,或呈光团,久之,天地之气自然随吸而入,身中元气不随呼而出。这时可以说是觉知胎息。

四、踵息第三层境界练法:真息以踵

继续训练,觉知胎息时间久了。两眼轻闭,眼前或眼后泥丸、鼻根、印堂、天门等地方也似乎有光发出,同时会觉得脚跟或涌泉、脚指头有气血运行的感觉。

所谓“真人之息以踵者,谓其呼吸相称,水火两弦均平,上接天根,下接地跟与肾中祖气混合,故名真息。”

实际上,上述第二第三境界可能会同时出现,或者会微弱交替出现。

特别是对于现代人而言,完全可以不考虑其具体境界,能够实实在在进入深呼吸,能够心息相依也足够了。

卫昌国学

2024年6月

1 阅读:175

卫昌国学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