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不怕十一晴,就怕十一雨”,农历五月十一到了,为啥怕下雨

访枫评文化 2024-06-16 14:26:34

导读:老话“不怕十一晴,就怕十一雨”,农历五月十一到了,为啥怕下雨?

俗话说“三月三拜王母,五月五庆端午”。农历五月是盛夏的开始,此月,天气由热开始逐渐转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常常会感到酷热难耐,身体疲乏而多汗,心情易于烦躁。

伴随着端午节的到来,一年一度的高温、潮湿、多降水天气也即将开始。

农历五月十一到了,老话说“不怕十一晴,就怕十一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献鲤荣今日,凭熊瑞此邦。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农历五月十一,民间传统习俗中的“天下城隍圣诞”。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庸”祭祀,为周时的岁末“八腊祭”之一。

《五礼通考》中说“水,隍也,庸,城也”。

“城”原指的是挖土筑成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沟。

“城隍”二字,“城”由一个土字和一个成字组成。在古代,人们筑土为墙,依墙而居,因此“土”代表建筑城市的材料,而“成”(丁+戈)则代表着拿着武器依墙而居的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了人居住和保护人们的墙,也就慢慢的变成了城。

“隍”,一个耳朵和一个皇字。耳,听也。皇,王者也。合在一起就是,听众生之音的人间王者。

古人认为,凡是与人们生活、生产相关的事物都是有神在的,于是就把城和隍进行人格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城隍”与土地神一样,作为与人最为接近的神明之一,都是由古代去世的先贤廉吏被封后任职,因此有“鉴查民之善恶而祸福之”,守卫一方,护佑百姓之责。

而且事实上,各地的城隍圣诞本各不相同,不过为了统一祭祀,故而将农历五月十一定为“天下城隍圣诞”。

旧历年间,每逢农历五月十一,大家蜂拥而至城隍庙,有人祈福,有人还愿,热闹非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庙会,人们牵马抬轿,让城隍爷出巡,祈求平安。

清代文人得舆在诗中写到“西城五月城隍庙,滥贱纱罗堆满地。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足以见,当时城隍诞庙会之盛,参与人数之众。

今天农历五月十一“天下城隍诞”,老话说“不怕十一晴,就怕十一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城隍诞日雨,连阴二十八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农历五月十一“城隍诞辰”这天,有雨水落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二十八天里,出现阴天、降雨的日子会比较多一些。预兆接下来下雨的时候会比较多。

《本草》中说“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黴也”。

而此时,差不多正逢每年的“梅雨季节”,本就多降水,天气湿热,物品易霉变,若是在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不光湿热、霉变会加重,还会有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因此,人们是不希望五月十一这天下雨的。

有道是“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雨水,这个东西,若是可以适当、适量、适时的下一些,对人和地里的庄稼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但万一要是不小心下得太多了,又会出现水涝;若是又过于下得太少了的话,又会出现干旱。因此,人们希望能够需要有雨时下雨,不需要雨时别下雨。

小结

“风入仲夏,雨打窗沿”。农历五月十一“天下城隍诞”到了,你那里下雨了吗?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

看到这,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儿呢?不妨,给小编点个赞,留言鼓励一下吧!由衷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留下一句“城隍诞,事事顺”,为自己和家人一起来接平安,接健康,接好运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欢迎大家把想知道的俗语、掌故,留言给我!​

0 阅读:0

访枫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