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母亲成就周总理,他却多年未归家,周总理:我痛悔亲恩还未报

典赛谈过去 2023-08-31 16:44:1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宋浩

编辑|林画

1976年1月8日,为华夏大地付出一切的周总理因病离世,享年78岁。

放眼总理的一生,“为人民服务”是他毕生所追崇的信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成为了他一生中的最佳写照。

作为新中国的奠基者之一,周总理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伟大”一词的定义。

“伟大”两字也不是一蹴而就,在周恩来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三位母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周总理却多年未归家,每每想起这三位母亲,他都痛悔亲恩还未报!

所以今天,我们将用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到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的驸马巷中,寻找伟人和他的三位母亲所留下的点点滴滴。

周恩来

生母万氏:人生之路的引导者

1898年3月5日,驸马巷的周宅中传来了一阵新生儿的啼哭声,心急的周劭纲从产婆那里接过了襁褓,为怀中的周家长子取名为周恩来。

彼时,这个封建仕宦之家面临着家道中落的危机,周恩来的祖父除了留下驸马巷房产和一块不能用做他途的坟地外,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亩田地。

对于周家这样一个不小的传统家族而言,没有可供耕种的土地,无疑敲响了家族败落的丧钟。

为了带领家族走出困境,周劭纲背井离乡,漂泊在全国各地,只为了养家糊口,保住周家的祖产祖业。

周劭纲

因此,周家对周恩来的教育就落到了他的生母的肩膀上。

周恩来的生母姓万,小名冬儿,在万家排行第十二,因此大家习惯称呼她为万十二姑。

万氏的父亲名唤万清选,曾是东南某知府帐下的师爷,后来有了功名,在淮安府的清河县当了三十年的知县。

三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家族在当地扎根,万家也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万氏从小聪明伶俐,生性活泼开朗,深受长辈的喜爱,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时值晚清,西学东渐,万家这样的传统家族也在洋务的风潮中迎来变革,担心万氏被西学的风潮所影响,万家家长将她送到了当地的私塾中,接受了不错的教育。

正所谓女大当嫁,在读了几年的私塾后,万氏在父亲的安排下嫁到了周家。嫁进周家后没多久,婆婆就因年迈体弱,无法操持琐事,将周家家事交由万氏处理,从新婚妻子一跃成了当家主妇。

万冬儿

无论是柴米油盐、衣服家具,还是院外亲友的生日满月、婚丧嫁娶皆有她做主开支和确送礼标准。

遗憾的是,万氏的精打细算并没能改变周家衰落的现实,随着周劭纲外出谋生,万氏带着年幼的周恩来回到了娘家。

就在万氏和儿子来到娘家后不久,万父因病离世,万家也和当时所有失去主心骨的封建家族一样,迅速滑落到了衰败的深渊中。

娘家中落,意味着万氏和孩子的生活又将面临一个不小的困境,寄人篱下的周恩来从小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人间冷暖,亲戚们的闲言碎语成为了刻在万氏心口上的一柄利刃。

为了不再忍受娘家人的冷眼,万氏带着年幼的周恩来离开了万府,重新操持起夫家的事务。

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对周恩来的教育任务就落到了万氏的肩上,作为生母,万氏对周恩来要求严厉,从不娇惯。

在一年的冬天,怀安县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为了能让孩子们安心读书,周恩来的乳母蒋妈在学堂里忙前忙后,给孩子们找来了一个炭盆,并给学堂里的每个人安排了一个手炉。

周劭纲与万氏

但是,在教书师傅的眼中,炭盆的温度足够满足取暖的需求,手炉只会让孩子们和那群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一样,一步步走上“享乐”的途径上。

然而,乳母蒋妈却十分心疼孩子,她怕孩子们在学堂冻坏。当听到先生说一会儿要带孩子去瞻仰关祠时更是不停劝阻。

和乳母相反的是,生母万氏却十分同意先生的做法,她让周恩来在漫天大雪中跟着先生去关祠瞻仰。

而她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是因为她明白要想让孩子成才,尽早扛起家族复兴的大旗,就不能对孩子有所溺爱,养成弱不禁风的性格。

可以说,万氏为了周恩来的成长可谓是用心良苦,而周恩来也没有辜负生母对他的殷切期盼。

在母亲的教导下,幼年周恩来小小的身体里开始渐渐生长了能够战胜一切苦难和险阻的坚韧品格。

可以说,生母的教育帮助周总理铸造了一颗真正意义上的钢铁之心,也正是这般百折不挠的性格和精神,帮助他度过了革命生涯中的各种暗流险滩。

嗣母陈氏:知书达理的好老师

和万氏一样,陈氏也出自当地的封建家族,其父是晚清时代的秀才,虽然没有在科举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陈父也可以说得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学究。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陈氏从小就接受了自己的私塾教育,虽然碍于女性的身份,陈氏并不能考取功名,但也是这层身份让她摆脱了八股文的桎梏。

由于陈父没有儿子,所以陈氏就成为了陈家男丁的替代品,其父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她。

父亲为她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计划,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小说家言到琴棋书画。在其父的努力下,陈氏十五岁便能赋诗填词。

嗣母陈氏

很快,才女的名号就传遍了整个淮安县城,周家也看中了陈家小姐的才华,将陈氏娶进了周家。

然而,好景不长,在陈氏到了周家一年后,其丈夫周贻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在那个没有青霉素的年代,肺结核是几乎无法医治的绝症,痛苦挣扎了几个月后,周贻淦在家人痛苦的哭嚎声中离世。

由于周贻淦早逝,没有与陈氏生下一儿半女,而封建家族又有“冲喜”这么一说。

所谓冲喜,就是当某人运气不佳或者不幸历史的时候,为了早日让本人或者家族摆脱灾难,封建家族的大家长们就会办一件喜事来冲掉晦气。

于是,周恩来的父亲在与妻子万氏商讨后,决定将年幼的“大鸾”(周公小名)过继到周贻淦那一脉,交给陈氏抚养。

要知道,在传统封建家族中,如果一个女人在夫婿去世后没有一儿半女,是要被街坊邻居和亲戚们说闲话的,甭管她娘家有多大的势力,在夫家就是最底层。

因此,周恩来的过继让陈氏非常感激,丧夫的痛楚很快就被抚平。孩子的笑声自此成了陈氏唯一的念想,她将自己人生的下半阙全部投入到继子的身上。

周恩来

在周恩来四岁的时候,嗣母陈氏成为了他第一个老师,陈氏在他身上注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不仅叫他识字,还教他唐诗宋词。

为了不让周恩来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厌倦,陈氏还给他讲一些民间故事,尤其是历史上的英雄往事,诸如什么岳武穆大胜金兀术,林则徐虎门硝烟等等。

这些英雄往事,在周恩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故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养成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

当然,对于教育而言,只有学识上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孩子成长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还需要在精神和道德上去磨砺他。

为了将周恩来培养成一位有担当的汉子,陈氏身体力行,凡是自己承诺过的事情,都绝不会因为某些情况而食言。

遗憾的是,这位总理人生路上的启蒙老师,为他付出心血的嗣母在1908年不幸离世,年仅30岁。

周恩来

总理对嗣母的感情很深,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时候,周恩来在重庆举办的记者会上对记者说道:“我已经38年没有回到家乡,母亲墓前的白柳树也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却痛悔亲恩未报。”

一番真情流露,令现场众人无不潸然泪下,总理对嗣母的感情和孝心可想而知。

乳母蒋氏 底层人民的代言人

除了生母和嗣母外,在周恩来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位极其重要的母亲角色,她就是乳母蒋氏。

在周恩来过继给陈氏后,由于陈氏没有生育,没有可用来哺育孩童的乳汁,因此周家在本地人家那里雇了一位20多岁的妇女蒋氏来做乳母。

和生母与嗣母不同的是,蒋氏出生于淮安古城东门外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家风淳朴。

在两人相处的时光中,蒋妈经常会给周恩来讲一些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春忙劳作,夏季抗涝、秋季收获等农业活动,这些故事在幼小的周恩来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蒋妈虽然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但她却有着最质朴纯真的情感。在她眼里,既然“大鸾”是喝着她的奶水长大的,那么就要担负起教育的职责。

尽管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更不懂什么唐诗宋词和大道理,但蒋妈用他们劳动人民最简单的方式,让年幼的周恩来明白了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闲暇之余,蒋妈会带着周恩来去自己的家。在乳母的家里,周恩来终于见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

蒋妈一家原本居住在城外的村落中,家中有薄田几亩,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好歹能保证一家人不饿肚子。

但是,在那个充斥着各种变革的混沌年代,平淡的小日子是奢侈的。由于连年天灾,粮食歉收,几亩薄田也在土地兼并中被他人所侵占。

迫于生计,蒋氏和她家人只能搬到城里,幸亏丈夫有一手做衣服的手艺,勉强能在当地维持生活,蒋妈平日里除了操持家事外,做一些浆洗衣服的行当来贴补家用。

对于成长在封建仕宦家族的周恩来而言,蒋妈一家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平日在家中的他几乎没有接触底层劳动人民的机会,而蒋妈给了他这样一个宝贵的契机。

年幼的周恩来看到了在生活线上苦苦挣扎的劳苦大众,开始对自己所学的一切产生了怀疑,为什么被先生们称之为至圣之书的儒家经典并没有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灵丹妙药。

底层人民的不幸生活宛如一柄历任,深深楔在了总理的心口上,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成为了他毕生所追寻的信条。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决定和四伯父一同前往东北,在两人动身之前,蒋妈十三岁的女儿不幸离世了,亲人的逝世与离别另蒋妈痛苦万分。一段时间后,蒋妈从周家那里打听到了周恩来的去向。

在得到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蒋妈决定只身前往天津,圆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对她而言,前往天津的路费无疑是一笔巨款。于是她不惜欠下巨额外债,也要孤身一人前往天津。

经过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后,蒋妈终于抵达了南开学校,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抱头痛哭。周恩来留蒋妈在天津住了五天,还请四伯父为乳母准备了盘缠。

周恩来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学生时代的会面,是他与蒋妈的最后一次见面。

建国后,已经成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多次打听蒋妈的下落,但遗憾的是,乳母在抗日战争期间因病离世。

南开学校

纵观周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非是那几段经历:特科时代的运筹帷幄、抗战时期的重庆风云、解放战争的我党萧何、建国后的外交争锋和经济发展时期的掌舵者。

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上述所提到的总理事迹令人津津乐道,但很多人往往忽视了总理的早年经历,尤其是童年成长的那段最重要的期间。

伟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童年教育,离不开三位母亲的敦敦教诲,生母万氏培养了总理坚韧不拔的性格,嗣母陈氏为他打下了优秀的文化基础,而乳母蒋氏这让他明白了人民二字的意义。

三位母亲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培养了这位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总理,她们身上所散发的,是永不泯灭了传统女性之光。

0 阅读:0

典赛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