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军高级将领,却被张国焘冤杀,唯一儿子找到时已经年逾半百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6-11 09:29:22
前言: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土门店,坐落着一座“许继慎纪念园”。在纪念馆的正前方,立有许继慎同志汉白玉半身雕像,还有徐向前元帅亲自题写的碑文。

许继慎纪念馆

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杰出将领、军事家,曾打过无数胜仗,还受到过周恩来的夸奖与欣赏。然而,许继慎的结局却是凄凉的,他牺牲后,唯一的儿子也下落不明,直到80年代才被找到。

周恩来念念不忘的“文武全才”

许继慎出生于六安县土门店一个中农家庭,早年在安庆第一师范读书,受先进思想的影响,他早早就参加了革命,22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许继慎考入黄埔军校一期,从此开始其戎马生涯。

当时,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非常受师生所喜爱,许继慎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许继慎政治坚定、军事素质过硬,他很快就成为了周恩来的重点培养对象。后来,广东区委在黄埔军校建立中共黄埔特别支部,许继慎任候补干事。毕业后,他又被分派到军校教导第二团任排长。

许继慎人生的第一场大恶仗便是东征的第一场战役。当时,教导第二团与陈炯明部队在广东淡水交战,然而,就在激战中,教导团团长、营长、连长却临阵逃脱。

危急时刻,许继慎从战壕中一跃而起,率领部队与敌人交战,一举夺回了失去的高地。

战斗结束后,许继慎也因作战勇猛升任为党代表。紧接着,许继慎又参加了第二次东征,表现仍旧出色。

许继慎不仅打仗了得,口才也毫不逊色。第二次东征胜利后,蒋介石大搞国共摩擦,在召开的连以上军政人员联席会议上,许继慎严词驳斥右派的荒谬言论,让主持会议的蒋介石也哑口无言。

周恩来

事后,周恩来笑着对许继慎说:“没想到你不仅能打仗,还能说理,真是个‘文武全才’。”

许继慎是我党难得的军事人才,在后来的战斗中足以证明这一点,并且,许继慎人品也出类拔萃,与他共事过的同志都说他待人和蔼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

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领导干部,竟然冤死在了张国焘的手中。

许继慎

1930年,许继慎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建立了红一军军部,他担任军长,徐向前担任副军长。1931年,张国焘由中央派到鄂豫皖根据地,随后就开始了一系列悲剧。

张国焘下车伊始,便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党和红军大加为难,并完全否定了鄂豫皖苏区过去的工作成绩。作为在鄂豫皖付出心血的领导人,许继慎为此对张国焘进行了严厉驳斥。

这引起了张国焘的不满,加之国民党特务趁乱实施了离间计,最终致使许继慎遭到了逮捕。

1931年,许继慎遇害,年仅30岁。

许继慎的牺牲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在其牺牲后周恩来对其念念不忘,曾在1972年说:“许继慎这个同志我了解,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针对烈士以及烈士家属展开了一系列褒扬措施。作为党史上的重要人物,许继慎的事迹也受到了安徽省六安县革命斗争史办公室的关注。

许继慎牺牲后他的家属何在?他是否还有后人在世?这一切的谜团都被一位叫鲍劲夫的工作人员一一解开。

唯一后代年逾百岁才认祖归宗

鲍劲夫自1977年被抽调到六安县革命斗争史办公室,便一直专注研究收集许继慎的生平事迹史料。一次,他在一份老同志的谈话记录中有了新的发现,上面提起:许继慎在广州曾和一名姓谭的女子结了婚,并生有一个孩子。

这是鲍劲夫第一次了解许继慎的婚姻状况,他不免有些激动,如果许继慎将军还有后代留在人世,这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鲍劲夫萌发了寻找许继慎将军遗孀、遗孤的念头,然而不幸的是,写这份记录的老同志已经去世两年多了。

于是,鲍劲夫只能从曾经与许继慎将军同事过的老革命家那里打听情况。

1982年,许继慎将军的战友胡允恭给鲍劲夫写了一封信,指明许继慎的妻子叫谭冠玉,是第二次东征结束后在广州与许继慎结的婚,并提到,谭冠玉的兄长谭自昌在当时在广州岭南大学工作。

同时,鲍劲夫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及许继慎同乡王逸常那里得知,许继慎遗孤的乳名叫“许民庆”。

根据这两个线索,鲍劲夫向广州岭南大学发去一封信,打算在那里碰碰运气,看是否找得到谭冠玉的兄长。为了便于谭自昌回忆,鲍劲夫还拟了一份调访提纲,随信寄了过去。

令鲍劲夫意外的是,自己的这封信竟然真的找到了谭自昌。谭自昌还写信告诉他,在许继慎牺牲后关于其遗孀和遗孤的事情。

原来,许继慎牺牲后,谭冠玉一个人无法照顾孩子,便找到兄长希望能帮助抚养,谭自昌答应了。之后,谭冠玉独自一人在上海生活,曾1934年和1935年到广州探望过许民庆。

但在1935年,许民庆被其五舅带回了阳江县,直到1943年,母子才得以团聚。

然而命运弄人,在1945年,谭冠玉因病去世,许民庆再次失去母亲,此后就一直被舅父们轮流抚养。

全国解放前夕,许民庆被编入人民解放军汽车运输队,驻湖南衡阳。1952年,许民庆因公到广州,顺便探望了舅舅谭自昌,可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1968年,曾有人向谭自昌打听许民庆的情况,谭自昌本打算通过此人与外甥取得联系,但遭到对方拒绝。因此,谭自昌猜测,许民庆已凶多吉少。

谭自昌的信证明王逸常老人提供的谭冠玉及其子许民庆的名字是正确的,可许民庆的下落终究没有明确。鲍劲夫又对信件进行了仔细研究,他决定从许民庆曾经服役的汽车运输队寻找突破口。

与此同时,鲍劲夫还向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首长进行了掉方盒函访。从徐向前元帅那里,鲍劲夫了解到,解放后徐向前也曾寻找过谭冠玉母子,但没有成功。

就在鲍劲夫四处寻访的时候,谭自昌的儿子谭志恒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终于找到了许民庆的下落。

原来,谭自昌接到鲍劲夫的信后,也开始了寻找。一天,徐子长的妻子忽然想起许民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湖南湘潭缝纫机厂工作过,于是夫妇俩便挥笔给该厂写了一封信,寻找许民庆。

又一天晚上,谭自昌夫妇在电视上看到介绍湘潭江南机器厂的生产情况,两人又猜测许民庆也许在江南厂,便又给江南机器厂写了信。

江南厂有3万多工人、5万多家属子女,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江南厂党委办公室正准备将信原地址退回,非常巧合的是,当时许民庆所在科室的领导看到了这封信,当即说:“有这个人,许民庆就在我们科。”

许民庆收到这封信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多年他原本以为自己再也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世了。

原来,当初许民庆将父亲许继慎的名字记成了“许继续”,导致许多档案上他的出身都有问题。那个年代,连自己父亲都搞不清楚的人自然不被认可,为此,他受了许多冤屈。

好在,有他的亲人和鲍劲夫的帮助,他才得以弄清自己的身世。

1982年,许民庆回乡为父亲扫墓,并认祖归宗。此时,已经距离许继慎牺牲已经过去了50多年,许民庆也年逾半百。

1986年,许民庆与鲍劲夫见面,面对这位帮助自己找回身世的恩人,许民庆激动不已。

0 阅读:12

奇葩历史观点

简介: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