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怪现象”,正在“席卷”不少中国家庭,我们要多警惕了

朱老大聊养护 2024-06-04 22:08:41

你还记得十年前的样子吗?不管是自 己的样子,还是我们生活的样子,亦或是这个社会整体的样子。

当时的我们身边充斥的是什么呢?有努力上进的朋友?有善意相待的陌生人?还有温馨暖心的家人?

当时我们身边的人或是家庭虽然也背负着房贷车贷等压力,但心里是踏实的,因为相信未来可期。

所以当时的家庭也是相对稳定的,家里的人都想着劲往一处使,大家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共识没有收到任何异议。

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日新月异,整个社会都在全力奔跑着。

新兴行业的兴起,消费方式的进步,甚至区域之间的链接变得更为紧密……

看起来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毕竟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生活的社会越变越好,越来越便利呢?

但渐渐的,我们会发现,组成社会的小单位——家庭,好像逐渐变得不像以前那样了。

或许是没有办法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也或许本身就是因为社会前进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总之,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家庭正在被三个怪现象席卷,几乎没有例外。

到底是哪三个现象,这些怪现象会让我们的家庭面临怎样的困境呢?我们需要引起警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一、“单身主义”盛行

大概在10年前,单身的年轻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畅想里还是包含了进入婚姻和组建家庭的。

恋爱结婚也是很多人观念里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他们也会用实际行动来为此做出努力。

因为婚姻在大家心目中是温暖,后盾以及责任的代名词,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这一点从当时的人口统计数据就能看出来:当时的人口出生率在计划生育还在实施的前提下依然每年都在上涨。

出生人口多,意味着大家对于婚姻和新家庭的组建接受度高。

而近几年开始,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断崖式下降,相应的,进入婚姻或是愿意进入婚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单身的年轻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对于成长的渴求,对于未来自身发展的规划和展望,对于自由生活的坚定选择。

而这一切,他们认为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要结婚生子甚至根本不需要恋爱。

他们更信奉及时行乐,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婚姻和孩子身上,也不愿意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贸然将新生命带入这个世界。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合理的,因为我们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结婚生子后过得反而不幸福的例子。

但也有很多婚后生活过得非常幸福的例子存在,甚至很多人在生了孩子以后才觉得来到这个世界变得更完整了。

所以究其原因,年轻人不再愿意进入传统的家庭模式生活,或许跟身边的例子无关。

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现实无穷无尽的生活压力,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安感。

这些不确定性积累成了对于未来的恐惧,所以他们便宁愿选择干脆不接触婚姻甚至恋爱,只自己自由独立的生活。

这样一来,就只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而不需要去在意另一半或是孩子未来几十年内会带给他们的不确定。

他们当然没错,现在的年轻人不可否认是非常有想法且理智的一代。他们有权利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

但单身主义盛行对于社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越来越多的家庭结构会逐渐因为人口的缩减而变小。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会让社会的老龄化持续加剧,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养老难题和挑战。

二、重大资产的贬值

对于我们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来说,一辈子为了奋斗的就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孩子以及最大的资产——房子。

孩子是每个家庭里举全家之力照顾培养的对象,这一点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没法反驳的,因为孩子是延续家庭的希望。

而房子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中国大大小小的家庭里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一笔资产。

前面几十年里,房地产行业一直在稳定持续的发展着,当然,房价也一直在不断上涨。

很多家庭里的年轻人是没有办法凭借自己的能力买一套房子的,所以一旦买房,就需要整个家庭将积蓄拿出来,搞定首付款。

年轻人从此便开始背负上这笔巨额长期的债务,成为了万千背上房贷者中的一员。

在几年前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房价虽然昂贵,但在持续上涨。

年轻人哪怕欠债买房,也因为拥有了一笔会增值的资产而有相对的安全感。

哪怕全家的积蓄都在这上面,但社会发展速度快,未来还会更好的笃定便是他们哪怕背上大额房贷也依然有力量前行。

但自从疫情过后,因为社会经济几乎都受到了巨大影响,房地产行业更是一夜之间进入低谷时期。

房贷利率不断下降,房价持续下跌,工资收入却又不断的缩水,很多人甚至直接失业了。

这让原本的家庭收入能够完全覆盖房贷及车贷的笃定,一下子变得苍白起来。

以前那种只要拥有一套房子就能拥有稳定的家庭生活的观念也随着房贷带来的巨大压力崩塌了。

这算是很多家庭遇到的最大的困局之一了。

眼看着已经进入这个困局的人在苦苦挣扎求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能无奈选择不再挤进去。

他们在本身就打算单身的情况下,更没有必要给自己强加上买房的压力,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租房或是干脆回家乡躺平生活。

这就是目前中国家庭中出现的第二个怪现象,年轻人不再像上足发条的机器不停的运转了。

这样一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我们想要继续往前发展,依靠的还是每一代的年轻人。

三、教育观的不断狭窄

我们国家对于孩子的培养,一向都是非常看重的,细分到每一个家庭更是尤为重视。

因为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想要拥有更好的未来,读书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上都是需要付出巨大且长时间的努力的。

但近年来,教育资源不断集中,普通的努力好像已经不再有用了,想要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从小就开始准备。

有的地方,甚至在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在为他们规划各种学习课程了。

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会跳舞,弹琴,画画甚至编程跆拳道。

每天下课后,孩子甚至连坐下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必须马上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去。

上了小学后,除了这些兴趣班之外,孩子还需要提前学习课堂知识,补英语,补数学……

每周7天,每天除了睡觉,这些孩子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几乎没有玩耍和放松的时间。

即便这样,很多家长还是不敢稍加停歇,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别的孩子超越过去。

渐渐的,很多家庭的重心,便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卷成绩卷到所有人身心俱疲。甚至连孩子生病打针都得带上作业。

这样的怪现象,几乎出现在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中,很少例外。

这样一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办法得到重视,也不会有展现的渠道,他们只是逐渐成为了学习的机器。

且因为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孩子的自我一直被压抑着,没办法得到真正的成长。

长大后,他们就会出现很多本身不该出现的问题,无法正确的认识社会,少于创新,更无法稳定的在正常的社会中立足。

这种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狭窄化,对于孩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孩子受到了伤害,社会就会受到同等的伤害。

结语

社会的发展总要伴随相应的代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付出的这些代价到底值不值得呢?

比如对孩子学习的过度控制,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吗?

当然不是的,教育当然不止学习知识,还有培养良好的品德,自我逐步的成长,对未来清晰的认知等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所以卷学习,不应该成为现代家庭里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

同理,很多家庭里的年轻人,对于结婚生子和买房安定下来的恐惧感也是这个社会发展付出的巨大的代价。

这个代价已经逐渐席卷大部分的家庭,尤其需要整个社会引起共同的警惕和重视。

或许我们在没法平衡飞速发展的社会跟小家庭里出现了无法调和的危机时,可以思考一下到底孰轻孰重。

家庭永远都应该是温暖的港湾,也应该是年轻人最温暖的追求。只有每个家庭都和谐了,社会才能够长远的发展,你说呢?

0 阅读:8

朱老大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