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丽江文旅情况通报:未发生强制购物,网友翻译:丽江没有错

沧海事 2024-02-20 06:52:57

最近丽江发生的5万元手镯事件在网络上闹得人尽皆知,压力给到丽江文旅,没想到的是丽江文旅的霸气通报出乎大家的意料。

回顾一下5万元手镯的事件发展

2月13日,发生此事,游客发布视频,表述自己因为未买手镯被赶下车;

2月15日,游客田某一家人提前结束行程回家,希望导游道歉;

2月17日,当地文旅表示:导游正在接团,没有时间道歉;后来又宣布立案;

2月17日,当事人田某表示未收到任何处理消息,表示要个道歉咋这么难

2月18日,丽江文旅局发布情况通报:未发生强制购物

在2月17日丽江文旅表示立案调查之后,2月18日丽江文旅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很硬气,网友称符合云南气质。

通篇都看不出有对当事人表示歉意的只字片语,相反,还驳斥当事人田某所说的”未买手镯被赶下车“的说法,只是语气委婉,间接地用”未发生强制购物“结束这个话题。

大致意思就是旅行社没大错,错就错在没有征得旅客的书面同意。

在情况通报中,丽江文旅局指出以下四点

1、未发生强制购物;

要怎样才算强制?不买手镯就被赶下车,换成其它车算不算强制?;

2、导游张某将田某一家人转包换车一事,系按照公司要求所为,未征得田某一家的书面同意,双方为此发生分歧;

在这里丽江文旅说明了张某其实没什么大错,她的行为只是执行公司的要求指令,要非说错,那就错在未征得田某一家人的书面同意;

意思是说他们一家口头同意了,只欠书面这种正式的文件了?

不买手镯就叫人家下车,这就人家同意了吗?

双方发生分歧?导游转包了这一家人,这家人没同意,这样叫分歧?

一方直接替对方做主了,另一方不同意这个做法,这能叫分歧吗?

3、虽然发生了分歧,但是旅行社依然安排了车辆保障田某一家在丽江的行程;

不管前面发生了什么,旅行社依然保障了后面的行程,旅行社做得没问题:旅行社没有错,虽然产生了分歧,但是安排了其它方式的行程保障,并没有违反合同;

4、对旅行社和相关人员做出以下处罚:

因金树叶旅行社违规操作,处罚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对主管人员黄某处罚罚款2万元;对导游张某处罚罚款2万元,暂扣导游证3个月

这样的处罚严重吗?

罚款2万元?卖一个手镯就挣回来了吧?导游事发后继续接团,一天卖10个8个手镯不成问题;

就是说导游一天挣的钱够罚个10次8次的,这样严重吗?

丽江文旅一直都很硬气

2月15日,当事人田女士一家就提前结束行程回家了;

但是等了两天也没有等到丽江文旅的直接回应;

2月17日,丽江文旅霸气回应:导游还在接团,没时间道歉;

这个霸气回应直接告诉你:爱咋咋的,咱没有错,没时间跟你闲扯,还是忙着多卖几个手镯实在。

网友都开始做编剧了,有现成的题材,有活生生的例子,剧本台词也够精彩。

网友给予了云南文旅极高的评价:

最硬气的文旅,没有之一;

海南见了你都要叫大哥,甘拜下风啊!

导游证暂扣的时间也非常巧妙

网友说五一前导游证可以拿回来,继续在黄金周卖手镯;

可是暂扣三个月,等到三个月满不是5月18日了吗?

这点是不是想多了呢?

网友的问题基本集中在一个

强制购物具体是怎么定义的?没按要求购买就被踢出团去不算?那怎样才算?有什么标准?

这个标准是谁定的?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障?

36人的团为啥就单单给这5个人换车?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购物吗?

丽江文旅下一步能把这个说清楚吗?

结语

自始至终,在这份情况通报中都没有对当事人表示歉意的话语,在后面的表述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丽江文旅觉得旅行社和导游根本就没有错,那为啥还要表示歉意呢?

一直都是这么操作的,都没啥事,今年因为这个翻车了,丽江文旅不服气;

但是,从现在看来,这个回应显然难以服众,云南这个绝美的旅游圣地变得越来越让人不敢亲近了,5万元的手镯有多少人买得起呢?

拿不出5万元买手镯的只能在网络上看看云南的热闹了。

拿得出来的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吗?

大家都来说说











0 阅读:0

沧海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