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健:我与女儿徐静蕾没有那么大的矛盾,心痛她的不婚不育

娱子厦 2024-03-09 19:24:51
‬01

徐子健,一位优秀的企业家。

16岁那一年,他只是灯泡厂的临时工。

工作的地方,半米远就有一个火炉烤箱。

烤箱里面是一千多度的火苗,出口正对着他。

即便是大冬天也热的满头大汗。

三年后,徐子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车间维修工,之后又成为车间主任,管理四百名工人。

80年代,一个全新的年代。

徐子健瞅准时机,拿出所有的积蓄并借了一千块钱,辞职下海办了一家霓虹灯厂,自己做老板。

短短几年时间,从刚开始用二手器械的厂子,经营成行业领头羊,成为数一数二的企业家。

他成功的时间线很短,但历尽千辛万苦。

‬02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于是,徐子健发誓要将女儿培养成“才女”。

于是他为徐静蕾量身打造了一张计划表。

几点起床,几点吃饭,看什么书,看多久,背什么课文,背到什么程度,都有要求。

甚至为了让女儿博览全书,在那个还没有多少教育书的年代,跑到新华书店一本本的找,找到后手抄下来带回家让徐静蕾看。

除此之外,他还为徐静蕾安排了书画。

可以说,徐静蕾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眼之前,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徐子健称呼这种为“严厉教育”。

而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徐静蕾幼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长大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电。

但那个时候,徐子健没有想过,徐静蕾的叛逆会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03

刚刚步入大学,徐静蕾就与王朔谈起了恋爱。

那时候,王朔已婚已育。

对此,徐静蕾并没有任何想法。

甚至光明正大以王朔女友身份出现在人前。

之后又登堂入室,让原配让位。

那时,王朔是风云人物,徐静蕾在他的力捧之下是有名的才女。

两个人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

徐子健得知后,数次急火攻心。

他将徐静蕾叫回家中,劝她与王朔分手。

只是徐静蕾已经不愿意听他的。

他也只能暗自叹息。

几年后,徐静蕾与王朔分手,徐子健还以为女儿终于想开,盼望着女儿成家安稳度日。

然而他的想法终究是奢望。

徐静蕾一次次恋爱,一次次没有结果。

直到后来她与黄立行恋爱。

徐子健才看到了希望。

只可惜,这一次徐静蕾仍旧不准备结婚。

她与黄立行在一起非常恩爱。

对方也将她宠的像是一个孩子。

但对于婚姻,徐静蕾没有期待。

“我不认为今天结婚,就比昨天幸福”

听到女儿这句话,徐子健终于明白,是自己影响了女儿的婚姻观念。

‬04

徐静蕾幼时,徐子健脾气暴躁。

在家里动不动就发火。

而且家里成为了他的一言堂。

饭菜不合口,倒的水太烫,家里有点乱。

都是徐子健发火的理由。

气头上的他,还会挥起拳头。

家里隔三差五就是争吵,徐静蕾的母亲身上总是伤痕累累。

在这样的家庭下成长,徐静蕾怎会对婚姻有所期待。

尤其是每次徐静蕾的妈妈,在父亲发泄完怒火后。

都会带着一身伤痕和满脸泪水冲着徐静蕾喊到“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他离婚了”。

她将婚姻所有不幸,都归咎在徐静蕾身上。

认为自己是为了女儿不肯离婚,是为了女儿受委屈。

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徐静蕾对婚姻的恐惧。

所以她选择至今不婚。

‬ 05

叛逆、逼宫、不婚不育。

虽然是自己的选择,但根源是在原生家庭,在父亲的严厉。

所以外面一直认为徐子健与徐静蕾没有父女之情。

尤其是徐静蕾的《我和爸爸》上映后。

对他们父女的猜测日渐增多。

对此徐子健说“我和女儿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大矛盾,《我和爸爸》也只是虚构”

其实,早期的徐静蕾可能对徐子健有一些怨恨。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事业的成功。

她对父亲已经理解。

正是当年父亲的严厉教育,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没有任何成功,是不需要付出的。

徐静蕾的公司,法人与董事长一直是徐子健。

很多电影,第一位制片人也是徐子健。

‬结语

徐子健的教育,是80年代的一个缩影。

那个时期的父母,以棍棒教育为主。

但也正是那个时期的教育,走出了很多风云人物。

事情都有双面性,严厉教育下有好处也有坏处,单看我们的想法是什么。

但徐静蕾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严厉。

才女,如果不是看多了书,有了知识,又怎会出现呢?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阅读:2585
评论列表
  • 2024-03-17 14:21

    有钱就行,可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 2024-03-12 02:03

    呸没的说你就悄悄的

娱子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