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座千万人口城市排名战揭晓!成都逼近北京,合肥最快今年晋级

元芳说投资 2024-06-03 17:23:19

万亿GDP、人口千万,达到这两个标准,基本上是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在万亿GDP城市不断扩容之际,千万人口城市的矩阵已多年未实现突破。随着人口进入下降趋势,抢人大战已是进入白热化,千万人口争夺更是愈演愈烈。

谁将成为新的千万人口?谁又将跌出千万人口俱乐部?

01//17个千万人口城市俱乐部正式出炉

2024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影响我国人口总量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

尽管过去一年我人口总数减少208万,但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几乎都是呈正增长,充分体现了超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2023年各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数据基本披露完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共有18个,它们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天津、西安、郑州、苏州、杭州、石家庄、临沂、长沙、东莞、青岛。

不过,在这17个千万人口城市中,除了临沂是普通地级市外,其他均为一二线城市。

 

而在这17个千万人口城市中,又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常住人口超2000万特大城市:重庆、上海、北京、成都

重庆逼近3200万,上海逼近2500万,北京和成都超2100万,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常住人口正在逼近北京。

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城市,重庆常住人口近3200万,户籍人口超过3400万,根据《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到到2035年 重庆将建成承载3600万人口容量的超大城市。但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常住人口减少了-21.94万人,人口呈现净流出的态势。

重庆地域面积最大的直辖市,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区域属于农村地区。经过多次的扩容后,2024年3月重庆主城区21个区增加到22个区县,重庆主城东北方向的垫江县进入到主城都市区范围。主城都市区又被划分为三个片区,分别是中心城区、渝西地区和渝东新城。

 

受北京总人口规模控制的影响,未来北京人口增量应该较为有限,成都的常住人口未来2-3年大概率会超过北京,目前已缩小至45.5万。

第二梯队,常住人口超1700万城市:广州、深圳

2023年广州、深圳的常住人口达1882.70万人、1779.01万人,分别增加了9.29万人、12.83万人,两城常住人口均创历史新高。扭转了此前因为疫情人口负增长的局面,从回正增长的轨道。

 

尽管,广深两地常住人口不及渝上北成,但若算上商旅、探亲等短期流动人口,深圳实时人口都已超过2200万人,广州更高达2400万人,活力可见一斑。

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目前已有广深莞三座千万人口城市,佛山距离千万人口城市近一步之遥。未来将是唯一一个有4座千万人口城市的省份。

第三梯队,常住人口在1000万-1500万的城市:武汉、天津、西安、郑州、苏州、杭州、石家庄、临沂、长沙、东莞、青岛。

这一梯队的城市最多,人口最多的武汉,2023年常住人口达1377.4万人,最少的是青岛1037.15万人。

第一梯队的城市主要强省会、经济强市为主,2023年常住人口均呈正增长,唯一地级市临沂的常住人口则呈负增长。

02//过去10年千万人口城市的演变

过去10年,千万人口城市不断扩容,从2014年的14个增加到2023年的17个,千万人口的矩阵在不断扩大,但内部矩阵也发生重大的洗牌。

第一大变化:过去10年,西安、杭州、长沙、青岛4城常住人口相继进入千万

西安2018年进入千万人口俱乐部,杭州2019年买入千万人口,2020年青岛和长沙加入千万人口俱乐部,截止2023年千万人口城市达18个。

这四城中,截止2023年年末,西安常住人口最多,达1307.82万人,青岛最少1037.15万人。其中,西安、杭州、长沙3城是省会城市,这是强省会战略下的胜利。

从常住人口增量上看,杭州增量最大,过去10年有9年增量是2位数增长。2014年增4.8万,2015年猛增12.6万,2016年净增17万,2017年增28万,2018年增量达到33.8万,2019年和2020年的增量分别达到55.4万和160.5万,2021年、2022年、2023年又分别增长26.8万、17.2万、14.6万。(注:2020年杭州人口出现百万级别增长主要是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另外,长沙过去10年的常住人口增量也有9年呈现2位数增长,2023年增量下降至个位数,这也顺应了人口下行的趋势。

第二大变化:成都赶超广州,武汉赶超天津、石家庄、苏州、保定,西安赶超东莞临沂郑州,长沙排名大幅上升。

过去10年千万人口俱乐部除了扩容之外,矩阵内部迎来大洗盘。

一是,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反超广州并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成为四个超20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之一。

 

过去10年成都从2014年的1442.75万增到2023年的2140.3万,10年间人口增加了697.55万人。成都的人口变迁,可以说是成都城市变迁,通过不断撤县设区和代管简阳市后,不仅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也极速扩容,2023年末城区人口达1722.9万人。

另外,四川本身就是人口大省,随着成都经济的崛起和四川打造强省会,成都对四川省内城市的虹吸效应显著,成就了这个西南超大的城市。

二是,过去10年,武汉常住人口先后反超苏州、石家庄、保定、天津,排名从2014年的第11位(1033.8万人)上升至2023年的第7位(1377.4),10年间人口增长了343.6万人。

具体李戡,2016年武汉常住人口反超苏州,2017年超石家庄,2019年超保定,2022年超越天津。

武汉常住人口的赶超有着天然的优势,武汉是全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止2023年,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136.99万人是全国大学生第二多的城市。为了抢人,2019年,武汉喊出了“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成果是显著的,2020、2021年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23.57万人,120.12万人。

 

三是,西安赶超东莞、临沂、郑州,长沙全面赶超青岛、东莞,排名大幅上升。

西安常住人口从2104年的960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1307.82万人,10年间增加了347.82万人,先后东莞、南阳、临沂、哈尔滨、郑州。全国排名从2014年的17名上升至2023年的第9名,上升8个位次。

 

陕西并非人口大省,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3952万人,不到4000万,低于福建、江西。但却出现西安常住人口超1300万的超大城市,占据了陕西省三分之一的人口。

这或归结于,西安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优势。截止2023年末,西安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103.43万人。而始于2017年的抢人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西安人口快速增长,曾又媒体梳理了2017年—2019年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排名,西安以128.87万人位列榜首。不过,在西安抢人的同时,其隔壁30多公里外的咸阳市,人口少了足足60万。

此外,2014—2023年10年间长沙的常住人口从813.11万人上升到1051.31万人,增加了238.2万。排名也从23位上升至15位,10年上升了8个位次。

湖南本身也是人口大省,长沙在实施强省会战略叠加娱乐等效应下,虹吸周边城市人口后,常住人口于2020年突破1000万,并先后反超了青岛、东莞。

03//哪些城市有望率先迈入千万人口俱乐部?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下行趋势,人口红利在逐步消退,人口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因素,哪个城市能吸引大量人口,那么必将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城市曾喊出在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人的口号,但离2025年只有一年时间,以2023年末常住人口来看,几乎没有地方能够成功突围。

从过去几年年均人口增量来看,有哪些城市有望加入到千万人口俱乐部呢?

2023年末,常住人口超900万的城市有哈尔滨、合肥、温州、宁波、佛山、南京、南阳、济南、徐州9个城市,哈尔滨和南阳则是从千万人口退出来的,期要从新回到千万的有不小的难度。在剩下的7个千万人口候选城市中,谁将率先破局。

其一,合肥有望率先破局,快则2024年,慢则2025年。

过去10年,合肥的常住人口由2014年的769.58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985.3万人,增量215.72万人,年均增量21.5万人。按照年均增量,常住人口最快今年就有望突破10000万,最迟则明年就有望晋级千万人口大市。

安徽,本身就是人口大省,2023年常住人口达6121万人,排名第9位,这就位合肥能成为千万人口城市的底气。

合肥的人口增长,一部分来自自然人口净增长的贡献,另一部分则来自人口从江浙沪等地的回流。

近几年,合肥成为最亮的仔,随着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链的崛起,人口外流的局面得到逆转,流向长三角的人口开始回流。

其二,温州、宁波、佛山、南京、济南等要晋级千万人口城市,恐将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5大城市均超940万,距离千万人口还有35-60万的距离。这城市除了温州外,其他4城在过去10年人口增量均超百万,年均增量在10万以上,其中,济南增量最多达236.91万,比安徽还多,年均增长23.69万。若以这样的增量来算,3-5年这5城市均有望晋级千万人口俱乐部。

但遗憾的是,这5城在过去两年的增量人口均低于10万以下,2023年人口增量最多的温州8.2万人。

 

这5城,若以2023年的增量人口作为平均数,温州将在2026年加入的千万人口俱乐部中;宁波则在2027年买入千万人口,佛山将在2029-2030年买入千万人人口俱乐部;南京和济南可能将无限制延后了。

其三,东北,下一个千万人口会是谁?

自2021年,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后,东北三省再无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那么,东北,还有会有千万人口城市?如果有,是哈尔滨、长春还是沈阳?

从东三省2023年的常住人口来看,辽宁、黑龙江、吉林的常住人口仍是呈现净流出态势。从2011年开始,已经是连续13年常住人口呈现净流出。

 

但内部部分城市出现人口净流入的情况,从人口流动情况看,2023年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和梅河口市常住人口呈现净流入趋势,分别为6.75万人、3.50 万人、0.83万人和0.23万人,其他地区常住人口仍呈流出态势,但流出人数均少于上年。

在东北城市矩阵中,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被誉为“四大金刚”。谁能成为下一个千万人口大市,真正的竞争者仅限于沈阳和长春。

截止2023年末,大连,常住人口尚刚刚破750万,打753.9万;而哈尔滨自2021年退出千万人口行列后,人口减少的趋势已持续多年,短期内难以看到拐点。

而沈阳和长春的常住人口均超900万,截至2023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已接近920.4万,增量5.7万人。与此同时,长春市常住人口也达到910.2万,增量3.7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沈阳和长春均设定了冲击“千万人口”的宏伟目标,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沈阳市通过取消积分落户、高中毕业生直接落户以及租房即可落户等政策,积极推动人口增长。长春也不甘示弱,致力于在2025年建设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但从两市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情况来看,2025年恐将难以实现千万人口大市的目标,若以2023年增量为平均值来计算,两市要在10-15年才有望实现千万人口大市的宏伟目标。

5 阅读:2405
评论列表
  • 2024-06-03 21:52

    中国的城市实际管控人口除了北京上海,没有一个城市超过3000万!做核酸时统计北京3060万,上海3000万!

  • 2024-06-07 01:53

    重庆太牛了[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6-03 21:09

    武汉、西安四大科教城市之二,南京呢?

  • 2024-06-04 17:05

    成都是四川一市独大,相信外省人许多说不出第二市是哪个。真发达多有双城记

  • 2024-06-06 00:11

    千万有什么用主要是有生产力,

  • 2024-06-04 21:53

    每次看见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别的地级市放一起比较,特别是重庆,我就觉得怪怪的。

  • 2024-06-05 09:10

    我们生活在山沟里,一天天看你们聊这,我们该怎么活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元芳说投资

简介:逻辑选股、技术择时、价成共舞、波段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