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占比预将到49%:未来十年油车和电车,哪个会笑到最后?

小望聊车 2024-06-24 18:36:54

随着6月行将画上完美句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21日,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已突破60万辆大关。

而且,据中国汽车联合会预测,6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有望飙升至86万辆的新高,渗透率或将傲人提升至49.1%,显示出市场对绿色出行的强劲需求与认可。

重新构思后的文案: 自此刻起,燃油车与电动车正上演一场"历史半程赛"——这一转折点恰好提前了国家2035年的宏伟蓝图,足足11年。

面对这样的大势所趋,下一个十年,鹿死谁手似乎已昭然若揭,无需避讳,只是许多人尚未察觉其必然性。那么,答案何在,就在于我们对趋势的洞察力。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追求绿色转型,中国更是身处挑战的前沿。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的进口量逐年攀升,甚至超过美国,坐拥第一大进口和消费国的头衔。

然而,这种高度依赖全球石油供应的现状让中国面临潜在风险:一旦国际通道受阻,后果不堪设想。鉴于我国石油依赖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的高位,且开采成本高昂(几乎是伊拉克这类高产地区的好几倍),这无疑强调了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紧迫性。

没有别的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迎接挑战的必然之路。

新能源不仅在环保上引领未来,其对经济与创新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据统计,2023年汽车产业的惊人产值达到了11万亿,占全国GDP的十分之一,电动汽车行业已超越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然而,过去合资企业的主导地位曾让市场份额受限,自主品牌仅占42.09%。直至新能源浪潮兴起,我们见证了历史性的转折——2018年以来,自主品牌的份额首次突破50%,这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了新能源对于产业转型的重要贡献。

这难道还不够清晰地揭示答案吗?

重新表述:国家的决心虽重要,但它并不能独自塑造未来——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中,就像房地产市场也在遵循其自身规律滑落。

然而,推动新能源前行的动力并非仅来自政府意志,汽车制造商的目光同样聚焦在"电动车"上。原因在于,他们认识到,即使撇开纯电动汽车不说,混合动力技术已然足够成为"燃油车"的有力替代者。

它既能依赖燃油,又无需频繁充电,且能实现更低的能耗和更卓越的性能。这不是空谈,亲身试驾便会明白,同级对比,混动汽车常常展现出优于传统燃油车的性能。

这就是为何在赛车竞技中,混动技术备受青睐,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去年,汽车产业巨头福特在47亿美元的投资尝试未见成效后,今年决定将重心转向混动技术,而大众紧随其后,誓言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800亿欧元,其中高达70%将用于电气化与数字化革新。

几乎中国所有车企都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视为首要任务,这无疑揭示了未来的行业趋势。在这个激烈的转型竞赛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答案不言自明!

总结消费者意志,市场潮流终由其导向。政策与策略虽重要,但消费者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指挥棒。新能源汽车,从2014年的微不足道(7.5万辆,0.3%份额),到如今的飞跃式增长(949.5万销量,31.6%占比),甚至有望突破40%大关,这无疑展示了消费者对其的认可。

短短数年间,新能源汽车完成了燃油车数十年的发展。这不仅是数据的增长,更是消费者接纳度的实证。无论外界质疑多热烈,事实显示,新能源车不仅经济实惠,性能和配置超越同类燃油车。

正是这种趋势推动了传统油车的降价竞争。如果真是短暂的“伪需求”,怎会诞生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揭示了一个真相:现实远超人们的想象!

尽管质疑声环绕,许多人不愿接受,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根据国家的战略导向、汽车制造商的愿景以及市场的走向,未来十年,"电动车"将会傲视群雄。

0 阅读:64

小望聊车

简介:分享汽车生活,信息捕捉分享,生活趣事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