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山姆”,一个套着硬折扣外壳的草台班子?

食品商业 2024-06-23 17:08:51

作者丨淮安

编审丨橘子

A面,“中国县域版山姆”、“2024年迄今,全国已运营+待开仓=100余家”,年底或将达到1000家;B面,业务调整变化快、外聘高管流动性大,接手阿里零售通只是个“说辞”……

这个夏天,同福爆品仓火起来的同时,也让30岁的同福集团被更多快消人认识。只是,作为同福新的业务板块,“经历过的人”表示,且不说同福爆品仓从1家到100家、再到1000家的可复制性几何,单就当下“便宜”的核心卖点,能否支撑它更长远的发展,还是个未知。

潜在风险

诸多运营不利的商超在2024年选择了关店,可同样的大环境下,诸如山姆、开市客却依旧活的不错。这其实多少有点“围城”的味道,做的不好的,各有各的不好,而做的好的,多少都有点相似性。

14日,在其外宣的视频中自称是“中国县域版山姆”的同福爆品仓又迎来一家新店开业。15日,同福集团发布了该项目2024年阶段性成绩单——“全国已运营+待开仓=100余家”;“客流量10000+,营业额突破100万(单店开业当天)”;“百天内开仓50+家”……

有着如此“加速度”的同福爆品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其官方的相关视频是这么陈述的——同福爆品仓是一家以厂家直供,一件也享批发价为独特卖点的线下大型仓储超市。

公开信息显示,同福爆品仓是同福集团的业务板块之一,和其关联性比较紧密的业务还有同福爆品店和同福云商。而同福集团,则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同福共享平台、大健康食品产业、一二三产融合乡村振兴产业三大业务板块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说的接地气一点儿,不少业内人熟悉的“同福碗粥”就是同福集团的产品。虽然同福集团已在快消行业耕耘多年,但并没有康师傅、统一、娃哈哈那般知名。

“总能看到爆品仓新店开业的消息,业务人员每天也都在朋友圈宣传他们的优势,甚至如何给经销商赋能等等。只是,今年这行情,还是应该求稳。”一经销商说。

事实上,对视频中同福爆品仓“人满为患”的开业现场,不少经销商和从业者还是很有兴趣的。可仔细了解之后,又被劝退了。

首先,爆品仓主打一个“大”,且装修简单,“确实有点像仓库”。营业面积多是从1000平方米起的,也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言及投入,不同的同福业务人员给出的预算基本趋同,即便在下沉市场,也需要200-300万。

这笔投资,主要涉及店铺租金,货架,人员和系统。前期,同福是给加盟者提供结算系统的,后期应该会收费。官方业务人员对县域爆品仓的营业收入比较乐观,一个月几十万似乎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儿,但问及何时回本,不同的业务人员却无一例外地给不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周期。

再来,货源。和厂家有合作、来自云商品台,其业务人员均有提及。但现实层面,更多的操作是,“同福会邀请当地的经销商入驻,把他们的库存放到同福,然后谈一个相对低的价,再将这些产品给到爆品仓,爆品仓再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来锁定爆品店……”同福的业务人员介绍说。

也正是这一操作方式,令不少业内人疑虑,这岂不是成了窜货和清货的平台?

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在同福爆品仓某个新店开业当天,就有当地经销商认为其伙同窜货,带人收走了几百箱的货。虽然,这是个极端的个案,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另外,低价。同福爆品仓的各类官方视频中,都提及了“让利消费者”,即简单直接的“便宜”,而便宜便意味着低价,就通过销售产品赚差价这件事儿的逻辑而言,低价便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如此一来,加盟商亦或是爆品仓的经营者回本和赚钱的周期自然会变得更长。

当然,也有同福的业务人员认为上述货源的风险基本不存在,“不会有问题的,收走了又怎么样呢?后面货来了,照样卖”。在他看来,不欢迎爆品仓运营方式的经销商,多数都因为其利益受到了损害,“妨碍他们赚高价差了”。

真真假假

有关“中国县域版山姆”,同福的业务人员更多是从仓储式购物以及消费者的整件、大宗采购上去解释的。可就其究竟是如何“对标”山姆的,不同的同福工作人员也有“不同答案”,有个观点是——它只是相关报道上的一个形容,爆品仓项目主要是在县域市场,因为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仓储面积也比较大。

在资深零售人那里,同福爆品仓有关“山姆”的说法被否了。他觉得同福爆品仓、同福爆品店,都是企业迎合了整个市场环境的一个选择、也是一个值得去做的事儿。但就“中国县域版山姆”而言,“同福只不过学了山姆的样子,距离山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一定程度上,它有一个仓储型的壳,但跟山姆整个的品类结构相较,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作为曾经被同福招揽的专业人才,今年,他在同福有过短暂的从业经历。他坦言,同福的业务板块是在不停变化中的,离开后的时间里,它也有可能变得更好了。但就“中国县域版山姆”,也就是部分宣传中的一个表述。

他认为,同福爆品仓“更像是把传统卖场、零食折扣店等几种业态综合下来的、一个符合现在消费降级下的产物”——简单说,开一家仓、两家仓其实很容易,因为它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东西,你只要有人去把这个东西做起来就好,但是,当这个项目要发展到全国的时候,它的复制性是否具备,就是个疑问了。

目前,能跑通的全国性硬折扣、软折扣店,“都有很强的供应链模式和优势,但快速上量的同福爆品仓,还欠缺不少东西……”

当然,为了做好这件事儿,同福集团在业内广发“英雄帖”,从蒙牛、麦德龙去到同福的专业人士也曾因为同福的招募而去担任高管,希望能做成一些事儿。但遗憾的是,去之前,这些人是专业的,但进入同福后,这些人的“专业”却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质疑或是不被认可,同福的高层、领导“未必会接受这些专业人士的专业”。

有知情人士称,被招揽的,不论是前蒙牛的朱姓高管还是前麦德龙的副总裁乔姓高管,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离开了同福。而曾经的阿里零售通西区总经理杨某,⼊职后先是负责同福云商业务(类似阿⾥零售通),但很快就被被调离,后⼜转向负责商品相关⼯作……

业内还有消息称,这些被请去的专业人士,实际上会和同福原有的管理团队形成天然的“不同派系”,当专业人士的“专业”在同福不被认可且频繁动荡的同时,同福的原有管理团队却相对稳定。

前述已经离开同福的行业人士坦言,能从知名的零售企业跳槽去到同福,相较于收入,早期还是更看重同福要做的事儿,毕竟,它迎合了整个市场经济以及当前消费市场低价当道的现实情况;另外,它要做的事儿,本质上还是与零售有关。选择离开,除了“专业”不被认可、业务较为频繁的变动,再来就是同福集团在这一领域的积累还是少了,几乎是一个从0开始的状态,就目前的现状来讲,短时间内想寻求到更多厂家、品牌层面的合作是比较难的。

一个最新的消息是,前述那个开业就被堵门收货的爆品仓,店面虽在营业,但纠纷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一家公司就如同一个人,要做的项目、要做的事儿,不大可能一帆风顺;当然,开始时候的磕磕绊绊,也不意味着就做不成。只是,综合了下沉市场的潜在机会,当下流行的“折扣”业态,在电商低价和厂家重压下亟待转型的经销商……等等有利的因素、行业的部分痛点后,同福速度能否迅速全国化、甚至实现盈利还有待观望。

内参君也无意冒犯,但2024整个快消市场已经很难了,想要转型的经销商、想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行业人士,以及要成大事的公司,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其实都该更谨慎一些。

TIPS:

敲黑板!

对文章中所涉及的疑问和难题,内参君向同福集团发送了“问询函”,不负期待,稿件推送前也收到了同福集团的回复,全文以QA的形式陈述如下,辛苦各位看官自己“找答案”。

Q=内参君;A=同福集团

Q:同福目前确实接手了阿里零售通吗?

A:我们有关注到相关媒体曾经作出类似的报道,就所述情况,我们内部从相关部门中了解到,同福的共享业务与阿里的零售通业务确实一定程度上的类似或重合。所以,在目标客户群体上对同福的共享业务和阿里的零售通业务可能出现了多重选择。事实上,我们一向秉承开放和包容的合作态度,并未针对任何友商采取明确指向性的业务开拓策略,更不存在要求合作商户作出类似于“二选一”等限制良性竞争的措施。所以,应该不存在“接手”一说。

借此回应的机会,我们感谢各界媒体同行对我们同福的动态关注,同时感谢各方合作伙伴对我们同福的认可和信任。

Q:如果接手了,请问阿里做不好的事儿,同福打算如何做?

A:阿里巴巴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互联网巨头,其持续高增长的业绩表现和全业态的发展规模,在过去数十年间深耕全球电子商务市场,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并保障了自由公平的交易自主选择权。同时,进一步加速了商品交易的透明化发展,让消费者和商户都因此而受惠。阿里巴巴发展至今,确实做好了表率,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您提及的问题,如上一个问题的回复,我们自始不存在“接手”一说,我们充分尊重每一个合作商户的自主和开放的选择。同时对于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很多互联网的巨头企业,同福作为一家用科技和金融驱动,深耕内地下沉市场的企业,我们认为应该秉承谦慎的态度去学习同行友商巨头的成功经验,尊重每一个同行友商走过的路,而不是以事后孔明的态度去进行评价。

Q:同福爆品仓自称是“中国县域版山姆”,请问同福是怎么“对标”的?哪些特征可以匹配“山姆”?

A:同福共享科技平台下的同福爆品仓业务,近期受到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我们感到荣幸,也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褒奖。最近,确实有不少媒体给予了同福爆品仓一些特征描述,不排除他们是在对某些新事物、新产物进行报道时,考虑到最终用户的理解度,借鉴了一些现有且相对形成的说法和表达。我们理解,他们这样的报道确实可以更好地帮助公众去快速理解这一新生事物。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媒体报道、披露以及与公众沟通的方式。对此,我们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不排斥这种做法。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对标”,我们同福有着自己对于分销和零售市场业务的独到理解和认知,以及坚定的发展方向和整体规划,敬请大家期待。

Q:同福爆品仓的货,来自地方经销商和厂家的占比是怎样的?

A:很抱歉,这个问题涉及到内部的保密信息,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暂时不便作出具体披露。而事实上,我们同福的业务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很多的数据和比例都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基于我们让更多消费者和商户受惠的目的,我们会不断基于提高商品质量和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目的,而对于货源比例进行严格且即时的动态控制调整。

Q:目前,同福爆品仓的合作厂家都有哪些呢?

A:同“3”问题中的回复。

Q:有业内人士认为,同福爆品仓和同福云商很容易变成“窜货”品台,甚至存在“串货补贴,跨区域串货”;且有爆品仓开业的时候,也确实发生过货被拉走的事儿,同福怎么看这个观点?

A: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表明存在这个说法。我们理解,这个没有依据的猜测结论对于消费者、对于合作商户以及我们同福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评价。原则上,我们可以不对没有依据的猜测进行回复,但我们借此机会,就这个可能造成大家困扰的问题进行回复:

首先,我们尊重并理解每一个厂商对其产品的销售可能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我们无意鼓励、支持或破坏这些策略。我们在与厂商合作以及商品选型的过程中,也是进行了充分的谈判。

其次,同福爆品仓和同福云商两大业务的特色,一直是以消费者和合作商户的合法利益为首要考虑条件。

最后,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限制竞争、恶性竞争等伤害消费者和合作商户的情形出现,这是我们对消费者和合作商户的承诺,亦是我们同福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尽的义务。

Q:另外,故城仓开业后被当地经销商堵⻔收货,甚至被停业,如今,恢复营业了吗?

回复参考上述问题“5”。

Q:有知情人士称,同福集团为了做好旗下零售业务,曾招募了业内不少高管,来自蒙牛的,麦德龙的甚至是阿里零售通的人,但要么很快离职了,要么被各种调离,转向。请问这种情况是业务与高管不匹配,还是同福“自己人”比较排外?

A:我们并不清楚这所谓的“知情人士”对于同福集团到底有多知情,我们亦无意去捕风捉影地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评价去逐一回复。但关于同福内部人力资源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作一个统一的回应,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猜测或误读。

首先,同福作为一家成立超过30年的企业,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所有的同福员工,都秉承着与企业发展高度一致的三观,以及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和理解认知。

其次,同福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快速吸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才,通过不断地补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职位空缺,以进一步保持同福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已发展企业与发展中企业、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差异,而这个对于不同的人员在消化差异过程中,是会存在预期以内的心理冲击和短期的不适。

但我们坚持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员更迭存在的不适和阵痛是必然存在的,这个无论对于员工还是企业,都是必然面临的结果。但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需要的正是打破这个舒适区,不断地通过自我否定和迭代更新,以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Q:同福爆品仓目前的商业模式也是前期烧钱、后期才赚钱的方式吗?

A:我们理解,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笼统地归类为前期先烧钱,后期才赚钱,这种提法如果放在同福的企业文化里面,确实有点认知上的偏差和缺失。同福作为一家三十年的企业,有传承,有社会责任感。任何通过先烧钱,先亏本,以本伤敌,扰乱市场秩序,哗众取宠之后再割韭菜变现的短视运作模式,都无法支撑同福有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我们一贯认为,我们要坚持做好一件正确的事,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Q:目前同福的爆品仓开了多少家店了,今年的开店计划是怎样的?

A:正因您开头所述,同福的发展形势与当今实体大环境形成了一些反差,所以我们会更注重自身业务的打磨,更好的回报社会,而不在这个时候炫耀成绩,但欢迎各界人士保持对同福的关注,我们会保持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扎扎实实做好企业发展的工作。

Q:咨询过同福的业务人员后得知,想要加盟做爆品仓项目前期投资需要200-300万,那么,投资人多久能回本呢?

A:同福共享模式的理念正如名字所示,我们倡导企业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伙伴更好的共享,帮助和赋能更多有志之士,助力伙伴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能,具体经营效果与地域、经营方式、人员能力等多个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就像老师授课,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讲解,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依然会有成绩的不同,但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尽可能的帮助所有有理想的伙伴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相信只要方向正确,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所有的付出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

图说:

猎头对外物色同福集团所需人才时,对意向人提供的“同福集团简介”显示:1993年,同福集团在石家庄市藁城开发区成立,原名“河北王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瓶装芒果汁、枸杞珍和易拉罐碳酸饮料等产品。不知为何,产品上的logo却是久违了的“三鹿”。当然,这可能是另一个故事。

0 阅读:0

食品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