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银》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6-16 01:27:46

中国产银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到了明初之时,有的仍然在开采中,但是有的已经关闭了。江西侥州、信州和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坑还从来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辰州,贵州省的铜仁,河南省的宜阳县赵保山、永宁县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儿、嵩县马槽山,四川省的会川密勒山,以及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处,都有优良的产银矿场,其余的地方就难以一一列举了。然而,这些银矿一般而言都没有多少产量。因此每次开采时,如果采银的数量还达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额,那么参加开采银矿的人就得摊派钱财用来赔偿。如果法制不严,就很容易出现偷窃争夺而造成祸乱的事件,所以禁戒律令又不得不十分严苛。河北和山东一带,由于天气寒冷,石层又薄,因而不出产金银。以上八省合起来的产银总量还比不上云南省的一半呢,所以开矿炼银,只有在云南一省可以常办不衰。

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和大理三个地方储量最为丰富,曲靖、姚安位居其次,镇沅又居其次。凡是石山硐里蕴藏有银矿的,在山上面就会出现一堆堆带有微褐色的小石头,分成若干个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一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脉,这种巨大的工程强度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所能完成的。找到了银矿苗以后,才能知道银矿具体所在。银矿埋藏得很深,而且像树枝那样有主干、枝干。采矿的工人跟踪着银矿苗分成几路横挖找矿,一边挖一边还要搭架横板用以支撑坑顶,以防塌方。采矿的工人提着灯笼分头挖掘,一直到取得矿砂为止。在土里的银矿苗,有的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有的在泥隙石缝中出现有乱丝的形状,这都表明银矿就在附近了。银矿石中,含银较多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的叫做砂,其表面分布成树枝状的叫做铆,外面包裹着的石块叫做围岩。围岩大的像斗,小的像拳头,都是可以抛弃的废物。礁砂形状像煤炭,底下垫着石头因而显得不那么黑。礁砂的品质分几个等级(矿场主挖到矿砂后,先要呈交官府验辨分级,然后再行定税)。刚出土的矿砂用斗量过之后,交给冶工去炼。矿砂品质高的每斗可以炼出纯银六七两,中等的矿砂可以炼出纯银三四两,最差的可以炼出的纯银只有一二两(那些特别光亮的礁砂,反倒由于里面的精华已经被泄漏得太多,最终得到的纯银反而偏少)。

礁砂在入炉之前,先要进行手选、淘洗。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成的,土墩高约五尺左右,炉子底下铺上瓷片和炭灰之类的东西,每个炉子可容纳含银矿石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在矿石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还要砌一道砖墙,高和宽各一丈多。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个人拉动鼓风。靠这一道砖墙来隔热,拉风箱的人才能有立身之地。等到炉里的炭烧完时,就用长铁陆续添加。如果火力够了,炉里的矿石就会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在铅里而没有被分离出来。两石银矿石熔成团后约有一百斤。冷却后取出,放入另一个名叫分金炉或者虾蟆炉的炉子里,用松木炭围住熔团,透过一个小门辨别火色。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以用扇子来回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熔团会重新熔化,铅就沉到炉底(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再放进别的炉子里熔炼,可以得到扁担铅)。要不断用柳树枝从门缝中插进去燃烧,如果铅全部被氧化成氧化铅,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了。刚炼出来的银叫做生银。倒出来凝固以后的银如果表面没有丝纹,就要再熔炼一次,直到凝固的银锭中心出现一种云南人叫“茶经”的一点圆星。接着加入一点铜,再重新用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倒入槽里就会现出丝纹了(倒进槽里才能出现丝纹,是因为四周被围住,银气不会四处走散)。云南楚雄的银矿有些不一样,那里的矿砂含铅太少,还要向其他地方采购铅来辅助炼银。每炼银矿石一百斤,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二百斤铅,然后才鼓风将矿砂冶炼成团。至于再转到虾蟆炉里使铅沉下分离出银的方法则是相同的。银的开采和熔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其他方法。讲炼丹的方书和谈医药的书中,常常没有根据地乱想乱注,真是令人十分讨厌。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里面隐藏着的宝气的精华,因此产金的地方三百里之内没有银矿,产银的地方三百里之内也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设计、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概。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进行淘洗、然后再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操劳一天,少的只能得到三分子,多的也只有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子口上掉下来的、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地面,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抛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然会夹杂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能出产的。

世间使用的银,只有红铜和铅两种金属可以掺混进去用来作假,但是把碎银铸成银锭的时候,就可以除去杂质加以提纯。方法是将杂银放在坩锅里,送进高炉里用猛火熔炼,撒上一些硝石,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了,这就叫做银锈。那些敲落在灰池里的叫做炉底。将银锈和炉底一起放进分金炉里,用土甑子装满木炭起火熔炼,铅就会首先熔化,流向低处,剩下的铜和银可以用铁条分拨,两者就截然分开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炉的式样附图于左边。

附:朱砂银

那些虚伪的方士用炉火骗人的方法中,用朱砂银愚弄人是比较容易的。在罐子里放入铅、朱砂、白银等物,封存起来,用火低温养二十一天后,朱砂含有银的成分,成为很好的宝物。把银子挑出来,剩下的已经没有银的样子,光有渣滓了。放铅炼时,随着火力铅有损耗,再炼几次,一点儿都不剩了。损失了朱砂、炭的钱,笨人还抱着贪恋不放,我把这也记录下来。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