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伊始应防燥邪伤肺

健康热点观察 2023-08-14 11:26:58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具体时间根据太阳视运动的规律来确定。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的立秋时间为:

日期:8月8日(阳历)

时间:15:36:32(北京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北京时间来计算,2023年的立秋时刻是15点36分32秒。此时,太阳直射黄经150°。

不知不觉立秋了。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何会出现秋燥

中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声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称二者“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秋燥发病特点

秋天发病特点在于“秋燥伤肺”,意思是指秋季好发肺系疾病,呼吸道病最多见。早秋之时,从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燥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病复发等,此外还有其他疾病出现。若至中晚秋,从立夏至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结合伤人,称为凉燥,除导致上感、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以外,由于寒邪收引、血管收缩,脑血管的病变特别是中风也随之而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要小心为是。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我们必须增强防病意识,适应气候变化,努力避免秋燥伤人,防止外邪侵入。

防燥有方

慎起居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应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应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保持心态平衡。尤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更应避免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中风。

常锻炼

秋高气爽是健身的大好时节,人们在立秋伊始秋燥不甚之际就应早到户外锻炼,呼吸吐纳,提高肺脏生理功能则燥邪难侵。可晨起锻炼健身,打太极拳、做气功、按摩迎香穴等方法,都是秋季保健的好措施,可以通过锻炼调动体内积极因素,御邪抗病。

调饮食

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食辛辣、油炸、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早秋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中晚秋多用温补食品。此外,中医名方“增液汤”(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能润一身之燥,秋季可水煎代茶常饮。

中药养肺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喜润而恶燥,而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因此,秋季养生重在养肺、润肺。

秋燥容易伤及人的肺脏,耗伤人的肺阴,使人出现口咽干燥、咳嗽少痰等症状。除了饮食调理之外,中成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麦味地黄丸等,以使肺脏安度金秋。

麦味地黄丸是由“补阴方药之祖”六味地黄丸衍化而来,首次记载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所写的《寿世保元》书中,具有滋肾养肺功效,主要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麦味地黄丸成分为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也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五味子两种中药。

其中麦冬入肺经,可以滋阴润肺,而肺就好比作是天,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天上时不时下点小雨来滋养,所以肺阴一旦受损,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也就跟着遭殃了,而麦冬润肺的能力就相当于把天上的雨水给降下来。

地黄则可以滋肾阴,中医讲肾主水,肾其实就是人体的江河湖海,而肺主金,肺和肾的关系就是金水相生,什么意思?大家看肾是不是有蒸腾气化的作用,而水汽向上蒸腾是不是又会化生成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滋肾阴来养肺阴。

山药则是一味平和的药,它可以补肺、脾、肾三脏,在这里用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来,不至于急于求成,也不至于敷衍了事。

五味子、山茱萸则负责收敛,防止津液外泄,我们要知道,补进去的肺阴肾阴要是不好好收住,它就好比是漏斗,会不停地流失,还是出现肺阴不足的情况。

泽泻和茯苓则用来祛湿,看到这,有些人就说祛湿不是和滋阴有矛盾吗?本身体内津液就不足,这时候再祛湿,那不就是更导致体内津液亏虚。其实这并没有矛盾,怎么讲?我们要肺喜润,而脾喜燥,所以当水分大了,我们就需要泽泻和茯苓来把湿气,也就是浊气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最后再用点丹皮来清虚热,为什么清虚热呢?中医常讲阴虚生内热,所以啊肺阴虚产生的虚热,丹皮是可以清。

由此一来,麦味地黄丸可以滋阴润肺,对于秋燥导致的咽喉干痛、干咳、大便干结这些情况可谓是个不错的方子。它会让肾阴虚、气虚咳嗽的老年人感觉舒服。所以,麦味地黄丸又叫做“八仙长寿丸”。

如果说你在这个时间段常感觉自己咽干、咽痛、干咳、便秘、或者还伴有鼻出血、皮肤瘙痒、失眠烦躁的情况,而这种多见就是秋燥耗伤肺阴导致的,而这种情况我们要以滋阴润燥、补养肺气为主,通常可以参考麦味地黄丸。

0 阅读:0

健康热点观察

简介:有态度的健康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