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敌压境,中国汽车产业大合作

非凡油依 2024-05-25 09:04:01

4月底,马斯克为推动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华落地而来到中国。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入华有了一定的进展,而没过多久,国内厂商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也有了新进展。

5月6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自去年11月25日,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以来,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长安汽车及关联方拟出资获取新公司的股权,比例不超过40%,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签订最终交易文件。

今年1月,华为出资10亿元完成了目标公司的注册,名称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引望智能”的组建,被认为是华为车BU业务由独立运作,升级为与汽车产业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

早在2013年,华为就开始布局车联网,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智能电动。并在6年后正式宣布入局汽车领域。

如今,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和HUAWEIADS高阶智驾,已有国内汽车行业的座舱、智驾“双天花板”之称。

不过,华为车BU的理念是“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目前,华为车BU有三种业务模式。第一种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如电机、模组、激光雷达等,参与度较低。

根据华为去年年报透露,公司零部件的发货量目前已超过300万套。

然而,零部件供应很难推动智能化技术落地,并且利润较低。当时的汽车厂商对于汽车上的零部件都实行成本定价的方式,仅留有3%-5%的利润。

第二种是HI(HUAWEI Inside)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车企占主导地位,华为只提供相关技术及解决方案。代表案例有北汽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长安阿维塔11等车型。

第三种是智选车模式,也就是现在的鸿蒙智行。这是华为最引以为傲的模式,由华为把控合作汽车的设计、研发、销售等过程。

如今,鸿蒙智行已构建起“界”家族,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傲界。

其中,“问界”最早诞生,由华为与赛力斯合作,也是华为的王牌军。

从销量上看,问界新M7车型自上市7个月以来,订单数量达到17.4万辆。问界M9车型三个月内订单超过7万辆,刷新了国内豪华汽车销售速度的纪录。

现在,问界已跻身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问界的成绩标志着华为跑通了智选车模式。

随之而来的还有“智界”,2023年11月,华为与奇瑞合作推出的智界S7正式发布,24小时内就收获了2万个订单。

但最终因为交付延期等问题,直到今年3月底才官宣称智界S7开启大规模交付。

“享界”是和北汽合作的新能源豪华轿车,在刚结束不久的北京车展亮相。

享界S9的价格预计将来到50万元级别,将狙击目标放在了以奔驰S、宝马7系、奥迪A8为代表的D级豪华轿车市场。

“傲界”是和江淮汽车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售价百万。

其实,从以上四个“界”可以发现鸿蒙智行的一个关键问题——只知华为而不知车企。

华为几乎掌控了研发和销售等关键环节,而传统车企缺少主导权,更像一个代工厂的角色。

大众熟知“问界”、“智界”也是因为华为,而非赛力斯和奇瑞。

早在2021年7月,上汽董事长陈虹就表示:“如果与华为合作,那么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便是灵魂,上汽造出的汽车只不过是一个躯壳。”

2023年3月,广汽埃安更是将与华为的合作由原来的HI模式,变更为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由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优越性、对行业话语权的强势追求,至今各大车企集团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仍然对华为心存忌惮,涉及到所谓的“灵魂”争夺。

而且,鸿蒙智行还可能引发同质化竞争,从而无法保障合作伙伴的利益,尤其在价格趋同和定位相似的情况下。

例如,智界S7和问界M7都是定位于年轻人的智能电动轿跑,都在3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两者面临着同一细分市场的竞争。

华为还需要协调好各个合作车企的产品策略,避免因为产品重叠而导致的销量失衡。

在“灵魂论”和“竞争论”之外,还有对成本和收益的考量。

自2019年5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300亿人民币,研发团队规模达到7000人。

然而,高投入并没有带来高产出。

余承东曾表示:“华为车BU最早一年亏100亿元,后来亏80亿元,去年亏了60亿元。”

但得益于问界的爆火,2024年前三个月华为智选车业务已实现扭亏为盈,车BU也接近盈亏平衡,预计4月份往后可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1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3.29万辆,同比增长636.83%,环比增长34.76%,首次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2024年2月,问界再次带来亮眼成绩,交付新车达到2.11万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超过1.8万辆,累计交付超过10万辆,登顶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第一。

但考虑到当前新能源汽车不断内卷的现状,华为车BU回本乃至盈利,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此外,任何技术解决方案都会随着时间延后技术先进性边际效应递减,随时可能有别家更先进的技术方案创新出来。

因此,拆分车BU对于华为来说,既可以减轻财务负担、也可以令整车厂打消顾虑,同时华为继续掌握研发技术和智选车业务,也能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引望智能”将作为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如果更多车企能够在智能化领域得到车BU的技术支持,无疑能在面对即将入场的特斯拉FSD时更加从容。

目前,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发出股权开放邀请,欢迎中国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商参与共建,打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相关产品。

通过华为持股和其他车企入股的模式,有望形成更清晰的信息共享与利润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大车企与华为的合作力度。

参考资料:

长安汽车入股华为合资公司项目延期

https://mp.weixin.qq.com/s/y5Tnos3whpWJ6rnDh__Efw

长安与华为新公司合作迎来新进展→未来将打造“中国版博世”

https://cqrb.cn/jingji/guancha/2024-05-07/1930769_pc.html

华为造车大消息,4家车企加入鸿蒙原生生态!

https://mp.weixin.qq.com/s/N68E2qtQ9pI53WN6i9ErXg

华为重磅!余承东最新发声:智界S7开启大规模交付 https://www.cls.cn/detail/1634531

华为造车,“烧掉”300亿

https://mp.weixin.qq.com/s/lWfYd9FXspzdkCjhNXjTwg

华为汽车行业深度:商业模式、业务进展、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https://mp.weixin.qq.com/s/vjqGi_9S63l7si-kMIExcA

事关华为,披露重大进展!

https://mp.weixin.qq.com/s/eIfxYM9TN2vIjp_Q0Q5n3w

车!华为新动作

https://mp.weixin.qq.com/s/JFKszU38yOA1MfLD9Fahvg

本回完

0 阅读:0

非凡油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