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高压高、低压低,心脏风险增大,应该怎么处理?

控慢病保说 2024-06-23 11:48:16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压变化往往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模式:高压(收缩压)升高,而低压(舒张压)下降。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它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对心脏的威胁。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这种血压变化?这种变化对心脏健康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揭示答案,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血压,保护心脏健康。

一、血压的形成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它的形成受心脏泵血力量、血管弹性和血液量等因素影响。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泵入动脉产生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压力较低形成舒张压。血压受遗传、饮食、体重、运动、吸烟、饮酒、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调控。

二、血压的相关概念

高压(收缩压):定义:指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内的最高血压。数值标准:收缩压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正常的收缩压一般为90-120 mmHg。如果收缩压超过140 mmHg,通常被诊断为收缩期高血压。意义:收缩压直接反映了心脏在收缩时所需克服的血管阻力。如果高压过高,意味着心脏必须更加用力泵血,增加心脏负担。低压(舒张压):定义:指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内的最低血压。数值标准:正常的舒张压一般为60-80 mmHg。如果舒张压超过90 mmHg,通常被诊断为舒张期高血压。意义:舒张压反映了血管在心脏放松时的阻力。如果低压过高,表明血管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脉压差:

定义: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即高压减去低压的结果。数值标准:正常情况下,脉压差一般在30-50 mmHg范围内。意义:脉压差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提示指标。如果脉压差过大,通常表明动脉壁弹性减弱,动脉硬化程度增加。较大的脉压差是心血管伤害和心脏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一、老年人高压高的原因

血管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硬化,弹性下降。动脉硬化使得血管不能有效扩张,以应对心脏每次收缩时的血液冲击,导致收缩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动脉内壁的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使得血管内径变窄,阻力增加,从而导致收缩压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老年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进而引起收缩压升高。肾功能下降:肾脏在调节血压中起重要作用。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收缩压升高。二、老年人低压低的原因

血管弹性下降: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舒张期血管无法有效回缩,导致舒张压降低。心脏功能减退:老年人的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导致舒张期的血液流量降低,进而使舒张压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退化: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减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血管张力降低,舒张压随之下降。药物影响:老年人常服用降压药物、利尿剂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舒张压过度降低。三、脉压增大的心脏风险

心脏负担加重:脉压增大意味着心脏在每次收缩和舒张之间需要克服更大的压力差,这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长期下去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功能减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脉压增大时,舒张压降低,冠状动脉在舒张期的供血减少,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动脉硬化加剧:脉压增大是动脉硬化的标志之一,动脉硬化进一步加剧血管病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心力衰竭风险:脉压增大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原因,常出现高压高、低压低的现象,导致脉压增大。这种变化对心脏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增加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和预防脉压增大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0 阅读:77

控慢病保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