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十四胤禵的心有多毒

木子x哥 2024-06-20 22:21:57

在《雍正王朝》剧中,真正引爆九子夺嫡大战最终对决的关键事件,乃是发生于千叟宴上的“死鹰事件”。老十四胤禵精心准备的寿石,被老八胤禩暗中替换成死鹰,并呈献给了康熙帝,就此拉开了夺嫡大战的最终帷幕。

与此同时,一系列疑问也随之产生。老十四胤禵与老八胤禩原本同属一个阵营,为何会相互拆台?康熙帝被死鹰气得患病之后,为何不深入追查此事,反而精神萎靡,一病不起?还有老十四胤禵,为何遭老八胤禩如此算计,回京后却并未追究?

难道说,这整个事件的背后,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洞悉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方能知晓老十四胤禵的心思有多深沉?

最初,在康熙帝的众多儿子中,真正角逐皇位的主要有三股势力。

实力最为强劲的当属太子胤礽,支持他的皇子有老三胤祉、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老大胤禔自成一派,因其年长,又常随康熙帝出征打仗,一直将太子胤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在众多皇子中综合实力最强的要数老八胤禩,有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为其助力,也是最有希望取代太子胤礽的一方。

然而,经历了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之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被淘汰出局,前者因魇镇太子,后者则是明知此事却故意隐瞒,直至关键时刻企图一举绝杀。

结果老大胤禔被康熙帝怒斥为蠢猪,并被永久圈禁。而老三胤祉也因心思被康熙帝识破,被大骂读书读到狗肚子里,自此与皇位绝缘。与此同时,太子胤礽因种种不佳表现,又给康熙帝戴了绿帽子,最终导致其第一次被废黜。

就这样,原本三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因太子胤礽被废,形势发生了巨大转变。当康熙帝让众臣举荐新太子时,在剩余的皇子中,老八胤禩获胜的概率最大。

这使得康熙帝、张廷玉以及邬思道都察觉到,剩下的皇子难以与老八胤禩抗衡,无奈之下只能复立太子胤礽。

就在此时,老十四胤禵敏锐地察觉到,老八胤禩根本入不了康熙帝的眼。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能自成一派,参与皇位的争夺呢?

于是,便有了在大殿前老十四胤禵与老十三胤祥的打斗。一方面,通过康熙帝释放老十三胤祥以及复立太子胤礽来看,康熙帝大概率已知晓热河八大山庄调兵手谕有假。所以,老十四胤禵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消除自身的嫌疑,坚决表现出对老八胤禩的支持。

也只有这样坚决地支持老八胤禩,才能表明在热河的一切阴谋,主谋是老八胤禩。这也是老八胤禩一听老十四和老十三打起来了,不顾一切想要阻止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他也要通过实际行动向康熙帝表明,自己是有才能之人,无需依附老八胤禩。

可以说,老十四胤禵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惊险,不过也确实揣摩对了康熙帝的心思。虽然差点被康熙帝拔刀砍杀,但康熙帝冷静下来后,认为这是瓦解八爷党的一个契机。于是老十四胤禵不仅未受处罚,反而顺利兼管兵部,成为手握实权的阿哥之一。

但从那以后,老十四胤禵便有了自己的盘算,与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的关系不再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

老十四胤禵深知,即便太子胤礽复立,也难以长久,迟早会被其他兄弟拉下马。

果然,机会来临。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老四胤禛背叛太子胤礽,并在众兄弟面前烧毁《百官行述》一事,预示着太子胤礽的彻底没落。老八胤禩等人抓住这条线索,一路追查,果然抓到一个关键,还从他那里获取了一封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书信。

这也不能全怪坎儿,要知道这封信太过重要,若没有老四胤禛的许可,坎儿根本无法拿到。当然,交出这封信风险极大,不仅会导致太子胤礽倒台,还会连累老十三胤祥。

所以老四胤禛才会去找大和尚忏悔,询问自己此举的对错。

大和尚也很厉害,估计看穿了老四胤禛的夺嫡之心,告诉他:“有江山就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当然,老四胤禛走出这步棋,也是迫不得已,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豪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拿到信后的老八胤禩,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同时,他把目光投向了老十四胤禵,毕竟,总得有人将此事呈递给康熙帝。

之前提到,老十四胤禵心中已生异心,如果真如老八胤禩所言,太子胤礽被废,老四胤禛也遭殃,那剩下的皇子中不就是八爷一党独大了?

虽然老十四胤禵不想成为呈上奏折的那个人,但面对老八胤禩的提议,他又无法拒绝。若呈上奏折,他就会成为扳倒太子胤礽的人,必将为天下人所不容,要知道之前这样做的老大胤禔还被关在宗人府。

可若不上奏折,自己名义上拥护老八胤禩,又等于过早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同样会被八爷党所不容。

所以,他耍了个心眼。因掌管兵部,江夏镇被屠,他要调查。于是便以调查江夏镇淮安绿营造反案为由,夹带了这封信,呈递给了康熙帝。

但关键在于,他只是夹带了这封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信,并未上折子弹劾。而这个举动,让康熙帝眼前一亮,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看起来,胤禵也学会用心思了!”

一方面,之前老十四胤禵与老十三胤祥打架一事,在康熙帝看来是鲁莽之举。再加上他拼命维护老八胤禩,会让康熙帝觉得他没有主见。此次送信,康熙帝原本以为是受老八胤禩指使。

在确定没有奏折呈上后,康熙帝感到欣慰,表明老十四胤禵有了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老十四胤禵既未弹劾太子胤礽,也未举报老四胤禛,不再维护老八胤禩,更未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切交由皇阿玛裁决。

在张廷玉看来,觉得他或许有难言之隐,但在康熙帝看来,意义却不同。这意味着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兵部坚定地站在皇上身后,值得信赖。

正因如此,康熙帝将除掉太子胤礽的重要任务,交给了老十四胤禵。

这样一来,原本太子胤礽倒台后,最有希望夺嫡的老八胤禩,优势不再。真正出风头的,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老四胤禛,另一个便是老十四胤禵。

为此,老八胤禩不忘敲打老十四胤禵,试探他是否有夺嫡之心。

之后,老十四胤禵带兵剿灭太子胤礽的叛军,并一路护送康熙帝回京,这使他在八爷党中崭露头角,成为不容小觑的夺嫡力量。

这也是后来西北战乱再起时,八爷党再次试探老十四胤禵,看他是否还有二心,是否还拥护八哥。

老十四胤禵深知,一旦与八爷党撕破脸,他们是否助力是其次,关键是如何防范背后的暗箭。

所以,他当着众人的面,发誓表明拥护八哥的决心。

可惜,刚发完誓,他就与老四胤禛暗中勾结,摇身一变,绕过老八胤禩,成为康熙帝亲封的大将军王。

这让老八胤禩愈发焦虑,毕竟原本自己是八爷党的核心,如今连铁杆支持者老九胤禟都觉得形势不妙。在康熙帝再次表明过寿之事推迟后,老九胤禟向老十胤誐解释。

两人说着便离开了,根本没注意到躲在一旁脸色铁青的老八胤禩。

一方面,为了消除康熙帝对老十四胤禵的好印象,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老十四胤禵迅速凯旋回京。所以,老八胤禩写信给老十四胤禵,阻止他迅速与叛军决战,并警告他。

可惜,老十四胤禵早已与老八胤禩貌合神离,此次难得的立功机会,他怎会放过?

毕竟,早在举荐大将军王之前,朝廷上下就达成共识,连老八胤禩自己都承认,谁获得大将军王的职位,谁就是未来的皇上。

于是,老十四胤禵通过伪造信件,施展三十六计,离间了老八胤禩安排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卧底。成功将鄂伦岱拉拢到自己这边,并借此机会,打了一场胜仗,彻底超越了老八胤禩的风头。

他的这一举动,让老九胤禟恍然大悟,感叹被老十四胤禵欺骗。

然而,更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十四胤禵打了胜仗,取得大捷之后,康熙帝并没有召他回京的打算。要知道,后来雍正帝即位后,年羹尧刚打了一场胜仗,皇上就迫不及待地召他回京论功行赏。

如果康熙帝趁着过寿,将老十四胤禵召回京领赏,那么,有了军功在身的老十四胤禵,再加上生母乌雅氏已贵为皇贵妃,在诸位皇子还在世的生母中地位最高。那他夺嫡的希望将会更大,这恐怕也是老八胤禩不希望他打胜仗的原因之一,毕竟自古以来,传位之时,从未听闻让储君在外带兵。

也就是说,老十四胤禵一日不回京,他那颗因夺嫡而焦虑的心,就一日无法安定。

由此,引发了众皇子夺嫡最终决战的“死鹰事件”,那么这一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

若单纯从剧情来看,确实是老八胤禩一伙嫉妒老十四胤禵,故意将他进献给皇上的寿石换成死鹰。

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其实是在自身处于劣势时,发起的最后一搏。原因很简单,若皇上看到死鹰,一气之下驾崩,那自然最好。当时隆科多站在他们这边,手下又控制着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

若皇上未因此丧命,要追查此事,京城局势必将混乱。一旦混乱,同样的局面再次出现,掌控京城绝对兵权的老八胤禩,依然有望胜出。毕竟此时的京城,如他所说,能构成威胁的只有老四胤禛,只要将其铲除即可。

所以,当康熙帝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是一只“死鹰”后,老十胤誐马上跳出来,说了三句话。

这三句话,显然是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事先商量好的,目的有三。

首先,趁乱将鄂伦岱送“死鹰”的行为定性为谋逆,这是在场众人亲眼所见,无可辩驳。一旦鄂伦岱被定罪,那么送寿礼的幕后主使老十四胤禵也会受到牵连。往更深层次说,让隆科多不要放走他的同党,那他的同党是谁?

老四胤禛啊!

别忘了,他与老十四胤禵是亲兄弟,一母所生。而且,当初举荐老十四胤禵当大将军王的,正是老四胤禛,他肯定脱不了干系。

所以,一旦他们的计划得逞,便能一箭双雕,皇位必然属于老八胤禩。

然而,整个事件存在诸多疑点,因为这个计划漏洞百出。

首先,鄂伦岱已被老十四胤禵策反,因违背老八胤禩的意愿,执意出兵并取得胜利,证明他们兄弟已彻底决裂。既然如此,鄂伦岱回京,就算不回自己家,为何不去老十四胤禵的府上,偏偏要带着珍贵的寿石去老八胤禩府上吃饭并过夜?

其次,那么大的寿石换成一只死鹰,重量明显不同。鄂伦岱好歹也是将军,不至于愚蠢到这种程度,都察觉不出?

再者,鄂伦岱前脚刚进八爷府,老八胤禩后脚就拿出一封信给老九胤禟看。

而这封信,正是整个“死鹰事件”最大的疑点,因为让雅布齐杀鄂伦岱的信,是老十四胤禵伪造的。

既然是伪造的,那么这封信究竟有没有交给雅布齐呢?若是交给了,是在拿给鄂伦岱看之前给的,还是之后?雅布齐又为何没有对鄂伦岱动手?

还有,这封信老十四胤禵明明交到鄂伦岱手中,若是又转交给了雅布齐,那他图什么?不怕鄂伦岱知道后生气、失望、绝望?

要知道,这封信里明确写着鄂伦岱被老十四胤禵收买,所以要除掉他。那就证明,这封信绝不能让老十四胤禵看到,他又为何能拿到,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还有许多疑点,按照正常逻辑,根本无法解释。只要老十四胤禵是个正常人,就肯定不会把信交给雅布齐。也不会让雅布齐给老八胤禩写信,因为一旦他俩通信,自己的小把戏就会被揭穿。要知道,老十四胤禵会伪造书信的事,老八胤禩再清楚不过。

所以,能解释这一切疑点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雅布齐也被老十四胤禵收买了,他故意将自己伪造书信的事透露给老八胤禩。也故意让鄂伦岱带着寿石去老八胤禩府上过夜,故意脱离自己的视线,故意无视重量的差异。

也就是说,老十四胤禵故意露出破绽,给老八胤禩机会,在自己的寿礼上动手脚。

原因很简单!

鄂伦岱清楚自己送的是什么,一旦事发,必然会极力喊冤。只要康熙帝未被气死,要追查此事,就给了老十四胤禵一个进京“伸冤”的机会。

就像后来邬思道分析的那样:“送死鹰的事,我敢断定是八爷所为。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借口呀。”

邬思道能断定是八爷所为,难道睿智的康熙帝会判断不出?

可是,老十四胤禵又凭什么断定,自己带兵回京,就能压倒老八胤禩?

很简单,早在老十四胤禵出征之前,就清楚康熙帝身体不佳。自己回京,尚有获胜的希望,不回京,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如果能抓住老八胤禩陷害自己的证据,并一举将其扳倒,那皇位,不就属于自己了?

四哥?

哼,问问我手中的刀,答不答应?

这便是老十四胤禵回京后,没有追究老八胤禩在“死鹰事件”中陷害自己的原因,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和计划之中。

0 阅读:256

木子x哥

简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