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窝的开口朝上,下大雨时怎么办?看完后才知道鸟类有多聪明

木苏君 2022-03-11 18:24:27

农村80岁的老人说:你认为鸟窝只是睡觉的地方,那就大错特错,大部分时间,鸟窝对它们来说可有可无。当时我不信,去查阅资料后,才知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去野外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在树上看到鸟窝,也许就会有疑问,鸟窝是鸟休息的地方,而且没有顶,下雨的时候,雨水流进去,那么鸟又去哪里躲雨呢?至于为什么鸟窝没有顶,每个人看法也不一样,有人说是为了鸟类进出方便,也有人说是为了视野开阔,不管是什么理由,这只是鸟类生存的一种方式而已。

鸟类筑巢的方式

在自然界中,鸟类大约有9000个品种,每种鸟类的生活方式不同,有的会筑巢,也有的不筑巢也能生存。比如说杜鹃,生活中比较懒惰,到了繁殖的时候,把蛋下在别的鸟巢内,还让其代养自己的后代,长大以后就会离开鸟窝。

大部分鸟类还是会自己筑巢,方法千奇百怪,用到各种东西,比如说泥巴、树枝、杂草等,甚至还有鸟突发奇想,叼来废旧的空瓶子,当成自己的鸟巢。

生活当中,人们经常可以接触麻雀和燕子,它们是比较聪明的鸟类,通常会选择在屋檐下筑巢,避免风吹雨淋。

大鹰在育雏之前,会在野外的地上筑巢,比较方便,但是幼崽容易遭到蛇类或其它动物的攻击,因此大鹰会轮流守护在窝前,保护安全。

动物在大自然中生存,会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有的鸟类,生活的环境没有大树,地面也没有合适的位置,要繁衍下去,就会把鸟窝建在陡壁的悬崖上。

峰虎鸟长得很漂亮,但是它们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通常在悬崖峭壁上尖嘴啄洞,这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差不多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洞口很小,但里面很深,躲在里面基本不会有天敌来打扰。

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燕子筑巢,用的是泥巴,在树上筑巢容易被雨水淋湿,于是位置都会选在屋檐下或屋内,它是一种益鸟,人们也不会驱赶。

燕子在筑巢时,会花费很多的精力,首先要挑选位置,不能在露天环境,也不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位置确定好了,就要去找地里找松软的泥巴,用嘴一口一口叼过来,与自己的唾液混在一起,慢慢堆起来,大概要花几天时间,窝才能初步成形,之后在里面铺上杂草,才算大功告成。

鸟窝除了休息以外,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繁殖后代

很多鸟类,不会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为了搜寻食物,就会远离巢穴,有时候累了,直接在树上休息,只要不是繁殖的时候,鸟窝对它们来说可有可无。

如果快到繁殖的季节,鸟类找到合适的地方,不再漂泊,提前建好巢穴,为繁育后代做准备。

对于鸟类来说,有巢穴就是优势,可以吸引异性的注意,就好比人们相亲,女方都会要求小伙子有房,这样才会觉得有保障。鸟类也一样,为了繁殖后代,再苦再累也要弄一个鸟窝,给幼崽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

第二,躲避天敌的威胁

刚孵化出来的幼鸟,根本就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若是没有鸟窝的保护,很容易遭到其他动物的袭击。鸟在树上筑巢,可以躲避地上的天敌。

就拿燕子来说吧,每年春天,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忙着在屋檐下面筑巢,挑选位置时,也有一定的讲究,除了躲避风雨以外,离地面太近也不行,通常在屋顶的位置,而且要在隐蔽的角落。

我们看到燕子的窝,几乎贴近了房顶,进出的口也很狭窄,这样可以躲避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威胁,给孵化培育幼鸟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三,鸟窝也是领地的象征

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地,鸟类也一样,如果不遵守族群的法则,有可能会被同类驱逐。

鸟类在食物链的位置并不高,很容易成为其它动物的猎物,在生活中就会时刻保持警惕,若有不速之客闯入自己的领地,就会奋力反击,将其驱逐。

为了确定领地范围,鸟类就会以窝为标准,在周围留下特殊的气味,以此来区分,证明这块区域就是自己的。

鸟类虽然在上空飞翔,但体力有限,总有歇脚的时候,鸟窝除了用来休息,也是宣告领地范围的一种方式。

第四,鸟窝有助于提高雏鸟的温度

鸟类在孵化时,产下的蛋放在地面很容易滚落,建一个鸟窝,放在窝中堆积起来,更有利于母鸟孵化。当雏鸟出生以后,自身还没有调节温度的能力,对周围比较敏感,气温太低,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在鸟巢的保护下,雏鸟身上的体温没有那么快散发出来,窝内的温度比外面高,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鸟窝露天朝上,下雨后去哪里躲雨

鸟窝在露天环境,窝口又朝上,那么下雨了,鸟会去哪里躲雨呢?

曾经有位80岁的农村老人说,鸟窝并不只是用来睡觉,没有孵化幼鸟时,它对于鸟类也没那么重要,就算下雨,鸟也会用它的智慧,采取各种方法来躲雨。

第一,用树叶遮挡雨水

鸟在大树上面筑巢时,会建在树杈之间,可以更好地支撑,增加稳定性,防止鸟窝掉落下来。当大树长出叶子后,下雨的时候,鸟可以用叶子遮挡身体,防止被雨水淋到。即便下大雨,在叶子的保护下,只是偶尔会滴落几滴雨水下来,对鸟类的影响并不大,它的羽毛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第二,下小雨时,鸟的羽毛就像一件雨衣

下小雨的时候,鸟类依靠身上的羽毛,根本就不需要躲雨,落在羽毛上面,很快就流了下来,不会接触皮肤。

因为鸟类长时间在上空活动,体能消耗比较大,新陈代谢就要比其它动物强大,这样才能及时供应能量,鸟的体温相对也要高,通常维持在40度左右。在野外生存,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身体不断进化,长满浓密的羽毛,而且光滑,下小雨时,就相当于人类穿了一件雨衣。

第三,有的鸟类,可以承受暴风雨的袭击

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对雨水的耐受力也不同,有的鸟类可以下水,根本就不惧怕雨水。比如说鹈鹕和苍鹭,生活在靠水的区域,经常在水边捕食,对雨水已经形成了很强的耐受力,就算下大雨也不用躲避,反而更有利于捕捉食物。

像一些凶猛的秃鹫,体能素质极强,战斗力爆表,不会因为降雨,放弃捕捉猎物的机会,即使下大雨,也照样在天空翱翔,只有刮台风的时候,就会去山岩的缝隙中躲避。

第四,体型较小的鸟类,会寻找废弃的建筑物来躲避

有些废弃的建筑物,长期没有人居住,就会成为动物的庇护所。下雨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麻雀往房间里飞,它的体型较小,被雨水浸湿以后,身体重量也会增加,根本就飞不起来,只能去废弃的建筑物躲避。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建造的平房,前面会有很大一块屋檐,并拴了绳子,方便晾晒衣服。每次下雨时,就有鸟儿停在上面躲避风雨。

第五,爱鸟人士建的临时鸟窝

城市的公园内,下雨时鸟类没地方去,就有一些爱鸟人士,在特定的位置放了临时鸟窝,虽然不适合在里面长时间生活,但至少短时间内可以躲避风雨。随着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加强,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都市里的鸟类数量也在增加,可以与人类和谐相处。

写在最后

在大自然环境中,天气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下雨对于鸟类来说,是很常见的事。鸟窝可以休息,也可以孵化后代,但大多数时候,没有进入繁殖期的鸟类,就会外出捕食,很少在住所逗留。遇到下雨的天气,就会用合适的方法来躲避雨水,这也是必须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0 阅读:40

木苏君

简介: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