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这样做把体内的“寒滞”全赶走,一年顺遂健康!

百智说健康 2024-06-25 09:10:55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就确定下来了,这种地位不是每一个节气都有的,也说明这一天特殊性很明显的: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北京达15小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所谓夏九九,这第一九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了。

有了这两个“最”所以,此时人的感觉并不会太舒服:嗜睡、腹痛、头晕、烦躁……这些小情绪看起来受到太阳辐射的干扰而无法避免,但却有一个根源:滞。这也就是我们祖先把这一天定为养生节气的先见。

腹痛是寒滞,头晕是寒滞,烦躁是情滞……一个“滞”字,贯穿整个夏九九,并且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滞”在不同的地方,也会给我们本存的疾病带来威胁。因此:夏至必须注意防三滞、拍四处。

01

防三滞

一防寒滞

莫贪生冷

洗澡寒滞

夏至到来之后,高温之下冷水洗浴是很多中青年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耗损阳气。主要症状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诱发风寒感冒。

有的人虽然是热水洗浴,但是喜欢洗完之后进入空调间或者浴后吹电风扇,这样也容易导致寒邪伤阳,使得寒气留滞体内成为致病因素,老人与孩子尤其需要预防,洗完热水澡之后一定要擦干,再穿好长袖、过膝的衣服,再进入空调房。

饮食寒滞

夏季夜短,老人儿童或者体质稍弱者,夜间不易消化饮食,尤其是生冷食物,特别是生冷饮食作为夜宵,时间久了会导致寒邪凝滞,出现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那么,如何不让这些寒邪留滞体内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首先大家要注意尽量少吃生冷食物。

夏季的第一大生冷就是水果。

水果方面,平常脾胃虚寒的朋友记得这一天尽量还是不要吃西瓜、冰镇饮料以及雪糕等,如果想利水可以用黄瓜代替,另外可以吃点荔枝。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因为荔枝是热性的水果,在夏季吃的话可以冲抵人们因为空调、贪凉等等受到的寒邪伤害。

此外,从中医角度来说,很多食品虽然感觉上温度并不低,但是按照中医药属性的划分,多属于寒凉之性,如海鲜类。在海鲜类产品中,除鱼、虾、鲍鱼等极少数属于温热之性,大部分均是寒凉的,像螃蟹、蛤蜊、生蚝等。

所以,像螃蟹类的海鲜,一是不能吃太多,二是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着姜汁食用才行,用姜汁的温热制约它的寒凉之气。有的人一吃螃蟹,就会出现胃痛,原因就是螃蟹的寒凉之性,损伤了胃阳。

二防食滞

吃“苦”按摩

夏季虽然新陈代谢加快,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胃口并不好,因为闷热和湿热的天气不利于人的肠胃蠕动,如果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更易伤脾胃,久而久之会引起食滞的现象,如何应对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建议,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性味偏苦的蔬菜,如苦瓜、芹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又偏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对于虚寒体质不适合吃“苦”的人如何预防食滞呢?大家可以试试按摩。比如每天下午1~3点这个时间段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的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肠吸收,能促进消化。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缓缓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结肠部)可稍稍加力。

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2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则不拘时间,次数和力量可适当加重,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三防情滞

调息静心

夏至之后大家的工作更加繁忙,再加上这个时间段的天气时而炎热、时而闷热、时而湿热,人的情绪也难免会受到影响,因为湿度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闷热和湿热的环境导致神经系统不稳定,这时很容易就患上焦虑症,让不良情绪停滞,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夏季让情绪稳定下来,格外重要。

三国时期的著名养生家嵇康在其所著的《养生论》中对预防炎夏的“情滞”有自己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段话的核心意思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六字诀中的呵字决适宜夏季练习防治心病,缓解焦躁情绪。

【练习效果】

在人体器官中,“呵”对应心,常练习此功,可以补心气,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糜烂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习方法】

练功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

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应注意念“呵”字时口形为口半张,腮用力,舌抵下腭,舌边顶齿。连做6次,然后调息。

02

拍四处,养心肺

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已经很高了,每次在外出回来以后,我们可以用清水去拍打身体,从而有效地把人体表面的热量降下来,保护好咱们的心肺。

第一个窝就是肘窝,它对应的是人的心肺经络的位置。第二个窝就是腋窝,这里是心经的发源地。还有是肩窝,在肩膀前侧这个位置是肺经的位置,拍打这个位置能去肺火。(具体方法点击这里:脖下有个“聚宝盆”!每天拍30下,养脑、美容、调心肾,让气血流动起来!)

再有就是膝盖窝。

大家外出后,从炎热的太阳底下回来时,就可以拿清水轻轻地拍以上这几个窝的位置。每个窝拍上白下(不要太重),直到把它拍得发微微红、发热为止,就可以把内在的一些热气给宣泄出来。(编者注:拍打时注意力道,如果觉得疼痛难忍则说明过度了。)

这是比较不错的一个方法。在这段时间如果感觉到很热,大家可以试一试。

防三滞,拍四处,健康度夏至,把这份度夏的文章发给身边的朋友们吧!让大家一起顺顺遂遂、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夏天吧~

1 阅读:2

百智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