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APP现重大更新,个税要变了么?

花姐计 2024-06-30 14:52:52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人生只有纳税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近有两件事挺热闹,恰巧都跟税收有关:一是企业被追缴税款,维维股份、博汇股份、顺灏股份、北大医药、藏格矿业、华林证券、联建光电等公司都在其中。补缴税费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30年前。二是个人所得税APP的“收入纳税明细”,新增5个项目,如下图,前面四项一直有,后面五项是新出来的。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后者的影响可能不是一般的大!和三哥一起来看看吧!

个税APP现重大更新个税要变了么?“收入纳税明细”新增5个项目,大多数人搞不太明白它准确含义,但会在心里打个问号:这是要加税了吗?有记者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客服人员的答复是:该五项个人所得确实为今年新增的显示项目,主要是可以让有上述个人所得的人在个税APP上查询收入、个税明细。此次新增展示的五项个人所得主要是查询、展示的作用,并不改变汇算清缴方式。

《个人所得税法》把个人收入分为9类:

其中前4类——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项劳动性质的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并实行按年计征。所以,我们在个税APP上“收入纳税明细”中,之前只能看到4项内容。

说白了,这4项打包构成了“综合所得”,一起计税。

另外5个项目是分类计税的,一共分为两组,其中“经营所得”按照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最高35%);其他4项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税率计征。

这次更新,把9类收入都集中到个税APP上,是否意味着以后9类收入会纳入到“综合所得”,合并到现有收入中计税呢?

根据目前税局的答疑来看,并不是。但是三哥大胆猜测这可能是一个方向。

新增的五项收入,三哥并没有找到具体解释。但结合过往相关政策的新闻,三哥在这里大胆猜了个大概,下面给大家说说:

(1)经营所得

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等。大胆猜测,未来可能会和微信支付宝收款挂钩。

(2)利息、股息、红利

这部分主要集中在证券投资领域,税率是20%。最近有不少个人投资者收到了境外收入补税的通知,就属于这一范畴。

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银行存款也是要征收利息税的,税率也是20%,这个60后肯定都有切身体会。1999年10月31号之前的利息是不征税的,1999年11月到2008年10月8号那段时间可不大欢喜了,存款利息要交20%的税。

2008年10月9号至今则暂免征收。注意是“暂免”,不代表未来一直免。

由于近年来居民存款居高不下,国家一直鼓励大家消费、投资都不管用。未来会不会从税收下手,这就不好说了!

(3)财产租赁

财产租赁的财产包括房产、车子、设备等。清晰记得,汇算清缴第一年,我朋友想要上传“房租抵扣”,房租即发出狠话“你敢上传我就加你房租!”

如今5年过去了,各位房东的信息,大概也能被个税APP摸得差不多了。新增这项,大概就是提醒房东,以后该交税的还是要交税了。

看到这条,各位房东应该开始瑟瑟发抖了吧?

(4)财产转让

指的是纳税人将其拥有的财产出售、转让给他人,从而获得的收益。这类财产可以是房产、车辆、股票、债券、知识产权等各种形式的资产。

比如卖房子产生的个税就要交20%。这部分也一直在收着,放在这里应该是为了统一维度。更全面了解每一个人。

(5)偶然所得

比如中彩票、他人无偿赠送……也是要交20%个税的。

但话说回来,要是真中了彩票,谁还在乎这20%的偶然所得税呀。

三哥总结:

按照目前的情况,新增的这些收入,大概率不会合并到综合所得中计税。

但不排除,未来对房租、利息、微信支付宝收款征税的可能性。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但目前个税政策没有变的,三哥给大家总结个税最新最全的知识,建议收藏起来!

1、7张表格梳理清楚个税专项扣除标准;

2、年终奖优惠计税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个税汇算清缴政策;

3、年终奖选择单独申报or选择综合申报?哪种方式计算更省税呢?

4、明年开年才发年终奖,今年底需要预提吗?

5、附最新最全的个税税率表!请收藏!

七张表梳理清楚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根据政策,梳理了七张表格,分别对应七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简单明了一文讲清楚,快来对表了解吧~

01

子女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学前教育支出

学历教育支出

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不包括0-3岁阶段)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2000元/月/每个子女

扣除

主体

父母(法定监护人)选择各扣除50%

父母(法定监护人)选择一方全额扣除

注意

事项

1.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均可享受。

2.子女已经不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不可以填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3.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 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02

继续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学历继续教育支出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

境内学历(学位)教育期间

取得证书的年度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400/月

最长不超过48个月

3600元

扣除

主体

本人扣除

本人扣除

个人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注意

事项

1.对同时接受多个学历继续教育,或者同时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只需填报其中一个即可。但如果同时存在学历继续教育、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两类继续教育情形,则每一类都要填写。

2.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03

大病医疗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基本医保相关医药费除去医保报销后发生的支出

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

扣除

方式

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

标准

每年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

主体

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注意

事项

1.次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扣除。

2.纳税人应当留存大病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纳税年度医药费用清单等资料备查。

温馨

提示

可通过手机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并注册、登录、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通过首页的“年度费用汇总查询”模块查询大病医疗相关数额。

04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

(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1000元/月

扣除

主体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婚后可选择其中一套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或对各自购买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注意

事项

1.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2.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05

住房租金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

直辖市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城市

市辖区户籍人口

>100万

市辖区户籍人口

≤100万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1500元/月

1100元/月

800元/月

扣除

主体

签订租赁合同的承租人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分别扣除

注意

事项

1.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2.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06

赡养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3000元/月

每人不超过1500元/月(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

扣除

主体

本人扣除

平均分摊:赡养人平均分摊

约定分摊:赡养人自行约定分摊比例

指定分摊: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比例

注意

事项

1.指定分摊及约定分摊必须签订书面协议。

2.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3.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07

婴幼儿照护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相关支出

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2000元/月/每孩

扣除

主体

父母(监护人)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父母(监护人)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注意

事项

1.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纳税人需要留存子女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备查。

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

延至2027年底

一、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延续到2027年底

一图带您了解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最新政策

二、个税汇缴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

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要汇算清缴补税的,或者年度汇算清缴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居民个人可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除外。

年终奖单独申报or并入综合所得?

哪个更节税?

1、年终奖单独申报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税率: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对照月度税率表确定:

2、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申报

应纳税额=(年收入-减除费用-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税率-速算扣除数

3、年终奖怎样申报更节税?

(1)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及三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0

年终奖选择并入综合所得更节税。

(2)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及三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36000

年终奖选择两种方式都可以。

(3)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及三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36000当含年终奖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6000时,由于年终奖单独申报存在雷区等原因,为使税负最低,可在年终奖和工资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的年终奖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申报。

年终奖选择单独申报更节税。

如果大家要具体看多发1元年终奖个税多缴8.8万元的情况,可以点击如下链接查看三哥往期原创文章:

官宣!个税变了!多发1元年终奖多缴8.8万个税?哪种方式计算更节税?

明年3月份发放年终奖,

需要在今年预提吗?

年终需要预提年终奖吗?如果今年没有预提年终奖,明年3月份实际发放了,还可以在汇算清缴的时候税前扣除吗?

答复:需要在12月份之前预提2024年的年终奖,企业在2024年没有预提当年的年终奖,且实际支付时间在2024年汇算清缴结束前,不可以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应在2025年度扣除。

那,什么情况下次年支付年终奖才可以在2024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扣除呢?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规定:

二、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

也就是,如果你在当年已经预提过年终奖了,但是在次年汇算清缴结束前实际支付给了员工,是可以在汇缴年度扣除的。

从这个政策来看,其实作为我们财务人员,可以预测一下今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看下今年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其他两个标准都符合,只有应纳税所得额刚好超过300万多出一点,可以拿多出的部分给员工发放年终奖,年终可以税前扣除使企业所得税降低,也是给员工的一项福利,来年更有干劲。

举例

公司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应纳税所得额是320万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20*25%=80万,净利润=320-80=240万元。

如果给员工发放年终奖20万,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00*25%*20%=15万,净利润=300-15=285万元。

最后不仅交的企业所得税少了,企业的利润反而还增加了。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

年终奖计税注意事项

(附最新最全个税税率表)

年终奖无论是单独计算还是并入综合所得,以下几点需要大家额外注意:

注意事项1:只能用一次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单独纳税的,只允许使用一次。

注意事项2:计税方式可选择

年终奖两种计算方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哪个节税按哪个算。

注意事项3:注意选择计税方式

如果不确定,单独计算还是合并计算更划算,建议选择单独计算,这样汇算清缴时,有一次修改的机会,单独计算的可以修改成并入综合所得的;但是并入的年终奖不能再更改成单独计算。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征收方式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个税税率表】

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

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1)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率表

(2)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三、综合所得税率表

综合所得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预扣率表见前述一、二)。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四、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表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五、经营所得税率表

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关于个体户经营所得个税的最新政策如下: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第二条: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两个变化:

①原来可以减半征收的金额是100万元,现在提至200万元的部分。

计算公式也要改了,个体工商户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减免税额: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的应纳税额-其他政策减免税额×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50%)

②优惠政策执行到期时间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比原来2024年12月31日,延长了3年。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该税率适用于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

七、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规定的,在2027年12月31日前,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0

花姐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