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保山端阳花市品商家人间百态

滇云新闻 2024-06-17 09:32:58

保山的端阳花市源于汉代,成熟于清代,承载了隆阳作为开放前沿的千年传承。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端阳花市也被赋予了新元素和新内涵,并以“花市聚人、文化搭台、商贸交流”的方式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今年端阳花市汇集了约1800个展位,设置了花卉、非遗文化、地方特色产品展及国际商品展等10余个展区。人们徜徉在花海里,赏花、买花,其乐融融。

“过去的花街就是用来卖花和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我们保山拥有很多的自然中草药,保山人民因地制宜,利用本地的中草药进行买卖交易,从而获取一些经济收入。”中草药摊来自隆阳区瓦马乡的药农李开隆说,“小单方治大病,民间口口相传的草药治疗头疼发热效果好,但药店买不到的草药,也可以在花街找到。”

施甸县仁和镇“其闻苗圃"负责人李丽明介绍,“此次参加端阳花市果苗展销,有四十多个品种,每天成交额两千多元,近二十天的销售额,占苗圃年收入的一半,所以已连续十多年来赶端阳花市。"

“让农村废弃的猪槽、干树枝、磨盘底槽等朽木拼装的各种家具,化腐朽为神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根艺创作的赵红兵说,“一个个鲜活的盆景,一件件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在我的手中诞生。而端阳花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我的艺术才华,客户购买中意作品,我赚钱的同时,肯定了我的劳动成果。一次端阳花市,认识朋友的同时也有五、六万元的成交额。"

“腾冲甜棕,有一种生活叫自然。”这是老兵吴仕平推广甜棕产业的标语。展位上,有棕丝做的床垫、鞋子、鞋垫、帽子。“纯天然的东西越来越少,看了棕制品,才知道甜棕全身都是宝,不但棕头、棕花是食药同源的山珍,棕匹做的产品好用、适用还天然,一下子让我穿越回到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此次购买三千株甜棕苗,种植四亩,给子孙留下念想。"购买了鞋子、棕垫的昌宁县田园镇的农民张宗平说。

今年花街的一大亮点在国际贸易展区里,来自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50余户客商,拿出各国的特色商品,吸引市民和游客流连驻足。(蒋建国)

0 阅读:2

滇云新闻

简介:保山日报新媒体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