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了!韩国加入西方阵营后更惨了却继芯片后开始打压中国电商

子真评论 2024-05-31 21:10:46

最近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高峰会议,是四年半以来的首次会议,本来我们是抱着诚意参加的,但日韩却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盘,同时还不断地加入自己的私货逼迫中国让步。但日韩没有认识到,拥抱欧美远离中国市场以后,日韩的好日子越来越少了。

韩国本来与我国有良好的经贸关系,中国曾经是现在仍然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过去的30年里韩国得益于中国市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两年韩国加入西方阵营对抗和打压中国,严重地破坏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没有想到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这是为什么呢?

韩国放弃了中国这个第二大经济体,没有想到加入西方阵营打压中国后日子反而过得更惨了,这是为什么呢?

韩国新总统上任以后,采取了全面的拥抱西方、加入西方阵营、作欧美的马前卒,对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击,本以为能够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能力,还想加入G7集团成为G8。但让韩国没有想到的是,打压中国的后果没有让自己的经济更好,更没有受到美国的青睐,反而因为失去了中国这个第一大世界市场,反而是自己过得更惨了。

第一是从经济上看,韩国越来越面临一系列严峻的经济问题,目前韩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崩溃边缘。从经济增长率看,韩国2023年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韩国的GDP增长率仅为1.4%。

第二是从韩国的优势汽车产业看,韩国曾经的优势汽车产业正被我国的国产车所替代,韩国汽车产业已经逐步被中国的主流市场所淘汰,去年韩国的起亚、现代等汽车在华销售量暴跌了30%,韩国汽车越来越在中国没有存在感。

第三是从韩国的传统优势造船产业看,韩国曾经引以为傲的造船业被我国远远超越,韩国和日本曾经占据世界造船业的主导地位,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优势,截至今年3月全球总造船订单量中国占了59%,几乎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韩国占比仅为24%,已经越来越边缘化。

第四是从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看,韩国曾经在半导体产业上对我国具有优势,并成为对华出口的重要产业,但韩国自己作死主动加入欧美的芯片联盟打压中国,中高端企业限制向中国出口,没有想到反而伤害了自己,韩国的半导体销售额更是下降了37.5%。

第五是韩国的文旅行业遭受打击。中国游客曾经是韩国旅游业的最大客源国,也是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的数据,2019年中国赴韩国游客达到了639万人次,占韩国入境游客总数的34.4%。但韩国却对我国游客采取了不友好的政策,韩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对中国游客的负面言论,在对待中国游客上采取 歧视和不友好的措施,导致中国放弃了对韩国的旅游预期,导致韩国旅游业大幅度下降,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韩国跟随欧美打压中国,实际上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结果导致日子过得越来越差,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的政策、客观地判断自己的优劣?

全世界最倒霉是哪个国家?结论自然是韩国。因为韩国说第二倒霉没人敢说第一,你知道为什么吗?

韩国人要过上好日子,必须对自己的优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这恰恰是韩国所缺乏的,韩国领导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打压中国意味着什么后果,更不知道中国对韩国的重要性,结果自然是越来越倒霉。

有专家曾经说,如果在世界上选出一个最倒霉的国家,那自然是韩国。如果韩国人说自己是第二倒霉国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倒霉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经济上韩国的支柱产业与中国的优势产业和大力发展的产业几乎100%重叠,这无疑对韩国形成了一个客观上的冲击,如果韩国能够与我国形成良好的互动,则全则两利、分则伤韩国。

我们知道,韩国有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造船业、汽车制造和半导体。曾经这三大产业形成了对我国的主要出口优势,并奠定了中国与韩国的贸易总格局。但现在,在韩国主力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已经被中国超越,造船业也被中国碾压。

但由于韩国的汽车产业 没有持续进步和改进,再加上韩国与我国经济上寻求对立 ,韩国的汽车产业 目前在中国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优势,2023年韩国的起亚、现代等品牌汽车在我国的销售量暴跌了30%。而中国汽车的出口则形成越来越强的执着,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17.1万辆,已成为世界第一;相反曾经具有优势的韩国汽车则在世界汽车出口地位大幅度下降,韩国汽车出口量2023年排世界第五,仅的263.3万辆。

韩国一直以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海船包括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客运邮轮而闻名,曾经我国的造船业被韩国歧视,就连船体都不让我们看,对我国的造船技术收购直接截胡打压。但目前韩国造船业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而我国造船业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韩国,目前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67%,船舶出口金额达到211亿美元。更重要的是2022年卡塔尔能源公司订购66艘LNG船,韩国拿下54艘船订单,中国仅拿到12艘船的订单,韩国的优势非常明显。但两年以后的今天,卡塔尔能源集团把建造18艘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订单全部给中国,一艘船的订单都没有给韩国。

半导体产业就不用说了,韩国曾经不可一世的半导体在中国赚取巨大的利润,但现在韩国在全球芯片行业中占据稳固领先地位的目标仍充满挑战,韩国非要参与美日韩联盟对我国进行制裁,结果随着我国芯片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提高,韩国的半导体销售额下降了37.5%。韩国的半导体出口在2023年遭遇了滑铁卢,对我国的出口量遭遇了断崖式下跌。原因是美国挑起的一场“芯片战”韩国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打击原因是韩国积极实施了美国的制裁和管制命令,结果导致了韩国的半导体设备无法进入我国市场。

韩国的倒霉有客观性,但也有韩国自己作死的因素,除了承认倒霉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毕竟不作死就不会死。

韩国经济越来越差不自我检讨,反而怪到中国。韩国政府决定对中国电商进行严格管控,但结果注定会适得其反

韩国经济面临美元的收割导致的货币贬值而陷入困境,特别是韩国物价上涨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2024年3月韩国年通胀率仍然达到3.1%。但韩国却把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归结为中国,认为是中国电商赚了韩国人的钱,因此在上周韩国政府发布了一个对跨境电商实施产品国家综合质检认证的政策,指责中国跨境电商卖到韩国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不得随意在韩国销售。

韩国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限制中国商品进入韩国,是配合美国在对中国搞贸易保护。没有想到政策实施没有几天,韩国民间恶评如潮,毕竟这一政策严重影响了韩国民众使用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等于是让国民花好几倍的价格去买替代中国低价购买的产品,对本来就高企的韩国通货膨胀率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导致抗议浪潮迅速席卷整个韩国,韩国总统尹锡悦没有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只能出面鞠躬道歉以平息民众的怨气。

韩国的逻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逻辑,韩国人总想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为中国,受到美元的收割也把矛盾针对中国,似乎针对中国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韩国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依靠美国的帮助实现了工业体系的建设,并在汽车行业、造船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而在我国刚起步的阶段,韩国也利用了其工业优势在我国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从而形成了对我国经济心理优势。近几年来,韩国经济陷入困局,韩国的优势产业已经消耗殆尽,汽车产业和造船产业已经被我国超越,半导体产业也因过度依赖美国对我国进行封锁而失去了中国市场,因此,韩国从以前的对华贸易大量顺差变为逆差,在2003年到2018年的16年里,中国除了2008年之外一直都给韩国带来最多的贸易顺差,2023年前11月,韩国对华出口1140亿美元,进口1320亿美元,韩国对华贸易收支逆差180亿美元,韩国对华贸易收支31年来首次转入逆差。

除了韩国经济增长减缓之外,韩国的制造业生产指数、产品出厂指数和零售销售额等关键指标都在下跌,在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同时,家庭的实际收入同比也减少了1.6%,这对老百姓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水平下降,是老百姓难以接受的。上个月的国会议员选举,韩国的执政党惨败而归,对韩国政府面临巨大的压力。

韩国政府不反思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反而认为是中国不购买韩国的产品、同时还通过让韩国人购买中国货赚取了韩国人的钱;不反思自己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实施对华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出口管制措施,导致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连续14个月下跌,更是由于中国对韩国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持续萎缩,反而责怪中国没有购买韩国的半导体商品,这是不是逻辑倒错了?

韩国在经济不行趋势下民众家庭收入下降,韩国民众已经买不起日趋涨价的欧美高价商品,只能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货,而电商平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韩国海淘销售数据中来自中国的商品占比为48.7%,创下历史的最高值。现在韩国政府却把经济下行、物价上涨的责任推给中国,限制中国电商业务则完全是本末倒置,不但不会改进韩国民众的生活,可能恰恰会提高韩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引发韩国物价水平的继续上涨,如果韩国继续配合美国对抗和打压中国,韩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更大,韩国民众会承担更大的代价。这是必然的结果。

韩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只能怪他们自己,毕竟路是自己选择的,再难走的路也要忍受。韩国民众也为自己的选择负出了代价。你觉得韩国的出路和民众的选择应该是什么呢?(麒鉴说财经)

0 阅读:3

子真评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