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拥有960万国土,最应该感谢他,没有他可能连800万都没有

科普博物馆 2024-06-12 22:30:53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中国,在世界地图上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

它北起漠河,南到曾母暗沙,东临太平洋,西至帕米尔高原,既有“鱼米之乡”的富庶江南,又有“千里冰封”的风光北国,还有“资源丰富”的大西北等,可谓包罗万象,幅员辽阔。

现如今,我国的国土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堪称地理上的“巨人”。

不过在100多年前,中国也曾出现过一次重大危机。当时,中国的国土面积一度缩减到800万平方公里,倘若没有这个人,当年那些失去的疆土或许早已成了别人的领地。那么,这个捍卫国土的英雄是谁?他又是如何收回100多万公里的失地的?

阿古柏之乱

时间来到19世纪60年,那个时候,太平天国刚走向衰败,陕西、甘肃二省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暴乱。

1864年,在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变#深度好文计划#的影响下,新疆各地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库车、吐鲁番、喀什等地先后建立起割据政权,和清兵相互攻伐,局势变得混乱不堪。

同年8月,柯尔克孜族部落和伊斯兰教白山派在喀什噶尔展开争夺战,因战争持续许久,双方都派人赶赴中亚的浩罕汗国求援,由此将浩罕汗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引入了新疆。

1865年春,阿古柏率军侵占了喀什噶尔,驱逐柯尔克孜族的首领司迪克,同时扶持了一个傀儡布素鲁克,建立“哲德沙尔汗国”。

1867年,浩罕汗国被俄国人支持的布哈拉汗国打败,战后,将近7000浩罕兵逃入新疆,投奔阿古柏,这让阿古柏的实力进一步大增。

也就是这个时候,布素鲁克发动兵变,但他只坚守了41天便宣告失败,随后阿古柏又扶持了另一个傀儡。

1867年5月,在新疆一路高歌猛进的阿古柏除掉傀儡,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成了“洪福汗国”,随后又攻占库车、库尔勒,将大半个新疆纳入了汗国的版图。

而在阿古柏进入新疆的这10余年间,他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了疯狂的血腥统治,给当地百姓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在入侵的过程中,阿古柏的军队所到之处,几乎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屠杀,甚至烹煮城中百姓,因此得名“中亚屠夫”。而在统治期间,他将各地居民视作农奴,搜刮人民的所有收入,为了镇压起义,他还创建了警察机构,让警察和特务遍布各个区域。

在阿古柏的暴政下,百姓就如同生活在人间炼狱,不是被打死,就是活活饿死,有些地方甚至连年颗粒无收。为此,各地人民都奋起抗争,一时间,“见到浩罕人就杀”的口号响彻了整个新疆。

海防和塞防之争

进入到1870年代,陕甘回乱的起义军残部逃往新疆,和阿古柏同流,沙俄又趁机侵占了伊犁,日本则盯上了台湾和清藩属国琉球。在外族和列强的蚕食下,清朝的东、西边境变得岌岌可危。

也正是这时,清廷中出现了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两大派别。

在恭亲王奕訢和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人看来,海防比边防更加重要、紧迫,因为京师离海近,离新疆远;而从清朝当时的财力和军力来看,新疆战役的胜算渺茫;此外,新疆土地贫瘠,周围又有沙俄、英国这种大国,即便赢了也守不了多久。

所以他们建议暂时不考虑新疆,等后续有实力了再大举进攻。

而身为湖南巡抚的王文韶则认为,如果沙俄进不了西北,那各国也威胁不了东南。新疆作为西北第一线,它守卫着蒙古这道重要屏障;而且西方列强还没有正式入侵,但俄国人已经盘踞在新疆,因此新疆绝不能丢。

王文韶

不过,就在“保西北”还是“保东南”的争论陷入僵局的时候,以左宗棠为首的朝臣却提出了第三种方案。

他们表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皆不能弃”,左宗棠等人都认可海防的重要性,但同时,他们也认为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海防,而牺牲边防。倘若新疆叛乱得不到平定,俄国必将继续蚕食西北领土,西方列强也会趁势向东南沿海发难。

和西方列强或者日本相比,俄国人的威胁更大,因为俄国既可以通过陆路入侵中国,又可以从海陆进入中国,而其他国家都只能从上海进入。

左宗棠

除此之外,深谋远虑的左宗棠还强调,西方列强大多是为了通商特权而开战,而俄国除了追求通商之外,还有吞并领土的野心,所以左宗棠坚决要求出兵西征,不管以多大的代价,都要将失地收复。

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就在朝廷左右为难时,左宗棠再次向清廷陈述新疆对大清存亡的利害关系,表示如果大清失去了新疆,那么蒙古、陇右等地都将受到巨大的威胁。眼看着俄国人进入了伊犁,朝廷终于决定保西北。

光绪元年(1875年),朝廷下诏让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的军务,全权统领三军。

那个时候,左宗棠已是63岁高龄,西北军费又拖欠了足足2100余万两,清兵的战力更是羸弱不堪,也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老臣左宗棠仍旧选择临危受命,率军西征。

为准备平叛新疆,左宗棠只能四处借款、借粮,向山西晋商乔致庸筹备军需,又让“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外国银行借了1800万两,这才勉强凑足军费。而为了稳定军心,左宗棠在出征之前还带上了自己的棺材。

胡雪岩

通过对新疆局势和清廷现状的分析,左宗棠定下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西征战略。

先北后南,就是先定北疆,再进南疆。要知道,平叛新疆的重点是阿古柏,而洪福汗国在北疆的势力较为薄弱,进军更容易,而且北边的乌鲁木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攻克北疆,才能给收复伊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缓进,则是积极治军,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当时,左宗棠规定凡是不想西征的,一律发饷遣送,不予勉强,在出关时,西征清军的总兵力大约7、8万,但真正到前线作战的兵力,只剩下2万多。

所谓急战,则是在有限的军费下,速战速决,力争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全胜收兵。

结果,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左宗棠就率领这支劲旅,克复北疆,收服南疆,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领土重新纳入清朝的版图,可谓神勇。

不过在这之后,沙俄依旧不肯放手伊犁,并逼迫崇厚签下了《里瓦几亚条约》,左宗棠听闻此事,又多次上书朝廷,分析其中利弊,直到将清廷说服,治了崇厚的罪。

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派出曾纪泽(曾国藩次子)出使沙俄,重新谈判。同时,左宗棠兵分三路,朝伊犁进发。

1882年,沙俄正式将伊犁交还给清朝,同时左宗棠第五次奏请设新疆省,两年后,清政府听从左宗棠的意见,设立了新疆省。直到这时,西南边陲长达十余年的领土危机才终于得以解除。

左宗棠的这次西征,成功收复了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域,倘若没有他,俄国或将长驱直入,威胁整个中国,而我国如今的国土也可能只有800万平方公里。

只可惜,在新疆归来的第二年,这位民族英雄就在福州病殁,享年65岁。

11 阅读:2541
评论列表
  • 2024-06-24 16:22

    著名的左宗棠, 左宗总很有水平! 鼎 鼎 鼎 !! [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6-17 15:11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索额图提出三个中俄划界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第二个方案:是以东西伯利亚的勒拿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第三个方案是以远东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包括库页岛,都属于中国的版图。

  • 2024-06-17 15:11

    清朝鼎盛时期很厉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康熙皇帝和索额图,提出中俄两国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地区属中国版图,以西地区属俄国版图。

  • 2024-06-17 15:12

    以前有个网页,讨论明朝为什么没有继承元朝时期,那横跨欧亚的庞大疆域领土,反而重新缩变成汉国,上面天南海北的很多网民发评论,那些网民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批评谴责明朝,没有继承元朝时期,那横跨欧亚的庞大疆域领土,结果给了东欧俄罗斯人崛起难得的历史机遇,

  • 2024-06-20 18:10

    不仅仅是他,是大清开疆扩土浴血奋战的所有将士,是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点赞][点赞]

  • 2024-06-17 15:10

    在图们江出海口,有一座俄朝铁路大桥,横档在图们江出海口,这座俄朝铁路大桥建得过于低矮,使得中国这边的的大海船不能通过。

  • 2024-06-17 15:11

    元朝时期,岭北行省在叶尼塞河流域,设立行政管辖,命名为谦州,叶尼塞河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做谦河。

  • 2024-06-17 15:12

    中国的边界也没有尽头!

  • 2024-06-17 15:10

    西伯利亚分东、中、西三个地区,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勒拿河以东为界,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叶尼塞河以东为界,西伯利亚平原以乌拉尔山脉以东为界。

  • 2024-06-17 15:10

    俄罗斯人是欧洲人,它们的土地在欧洲,亚洲没有它们的土地。

  • 2024-06-24 16:09

    民族英雄,左公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