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畔的青春岁月,40多年前,部队在师农场参加生产劳动记忆。

齐鲁赵公看世界 2024-06-28 15:38:42

1981年的初夏时节,我们连队遵照上级命令,前往位于河北省保定安新县白洋淀边的师农场,参与生产劳动。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我们与白洋淀的水乡风光相伴,共同度过了四个月的辛勤劳动时光。

接到命令后,我们全连干部战士,除了安排一个班留守营房值守之外,其他人员分乘五辆军用卡车,奔向50多华里之外的师后勤农场。农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洋淀岸边,当地老百姓大都习惯称之为部队农场或者“坨子农场,”,因为在农场的附近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坨子”。农场的环境与我们平时的军营生活截然不同,这里绿树成荫,一望无际的田野,像一幅绚丽多彩的水彩画。夏日的白洋淀,阳光洒在翠绿的芦苇荡上,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美得令人心醉。

农场共有上千亩的水田和旱地,各种农业生产机械20多台(辆),还有两台进口的康拜因谷物联合收割机。农场的级别是正团级单位。内设机构有生产股、管理股、运输股、财务股、政宣股。直属单位有机务队、副业队、生产队、养殖场,还建有一座小型农产品加工厂。我们被安排到临时营区宿营。比我们提前来农场搞生产的还有另外一个团的一个连队,第二天就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生产劳动生活。

我们到农场的那个季节,正是为稻田整平土地,灌水插秧的时节。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嘹亮的号声响起,我们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战士们挥汗如雨,用双手翻动着泥土,播种着希望。中午时分,太阳高照,随着一声哨声的响起,大家便从水田里拖着疲惫的双腿爬上来,洗洗涮涮回营区开饭。有的时候也在田间地头简单地吃着炊事班准备的便餐,虽然简单,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记得有一次,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农场里没有太多需要干的事情可做,于是战士们自发组织起来,前往通向白洋淀的一个河岔捕鱼。战士们有的用条框,有的用草袋子,整个上午的努力,总共捕到了一二百斤的鱼。那个时代,连队里又没有用来冷藏食物的冰箱,因此炊事班决定将这一二百斤的鱼全部烹饪成红烧鱼。当红烧鱼香气四溢地飘进战士们的鼻腔时,开饭的时候,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涌向炊事班,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红烧鱼。由于长时间的艰苦生活,战士们对于美食的渴望与珍惜超越了其他。鱼的鲜美和红烧独有的香味深深地满足了战友们的味蕾,也给大家带来了片刻的快乐和满足感。

在农场的劳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整田、插秧、施肥,还是闲暇时间里的捕鱼,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在共同的劳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家都始终保持着坚韧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总是能够团结一致来克服。

四个月的劳动生活转瞬即逝,但这段经历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白洋淀的水乡风光,战友们的欢声笑语,以及那顿难忘的红烧鱼,都成为了我们共同的珍贵回忆。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更让我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和生活的真谛。

那年夏季在白洋淀岸边的师农场生产劳动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那些汗水、欢笑和团结协作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劳动的意义。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这段经历都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难忘的历史。如今,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但白洋淀的水乡风光和那段劳动的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0 阅读:0

齐鲁赵公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