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火电四小龙之首,江苏国信强在何处?年度净利润飙升30倍!

夜春聊趣事 2024-05-29 06:29:53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国比重24.4%,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万亿之城达到9个,占全国1/3。

有目共睹,电力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其运行指标被喻为经济冷暖的“晴雨表”。而在长三角区域中,江苏省的电力发展势头又是首屈一指。

据统计,在2024年一季度全国31省发电装机榜单中,江苏省以15272万千瓦的规模位居全国第四位,排名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之首。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总量较大、经济增速较快的省份,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活跃度高,市场需求旺盛,用电量持续稳定增长。如果要用一家企业的经营情况来分析江苏省能源发展的动向,就不得不提到有着“长三角火电四小龙”之称的江苏国信。

江苏省国资委为实控人

江苏国信前身为江苏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船舶制造、销售、运输等业务。因国际航运与船舶市场持续低迷,自2014年起江苏舜天船舶业务业绩亏损严重,2016年国信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置出船舶业务置入能源、金融业务,主营业务转变为能源和金融双主业,并更名为现名称江苏国信。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江苏国信集团直接持有公司73.82%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实控人为江苏省国资委;华侨城资本持股10.36%为第二大股东。

资产重组之后,公司致力于打造能源+金融双主业标签,其中,能源业务以火电业务为主,供热、煤炭贸易为辅;金融业务以公司持股81.49%的江苏信托为主体。

作为我国第一大主力电源,近年来火力发电量稳中有增。在能源保供的背景下,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先进火电,随着火电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短期内火电装机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近年来,我国高效、清洁、低碳火电技术不断创新,火电将持续优化装机结构,承担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功能。整体来看,火电在当前和今后仍然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助力国家能源转型,持续发挥“托底保供”的作用。

江苏国信所属发电企业分布在江苏、山西两省,总装机容量2045.4万千瓦,已投产机组容量1545.4万千瓦,其中:江苏省燃煤机组890.2万千瓦,燃气机组259.2万千瓦,山西省燃煤机组396万千瓦。

2023年,公司所属射阳港电厂#1机组投产,装机为100万千瓦;国信靖江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其中#3机组为控股机组,#4机组为参股机组;国信滨海港发电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国信沙洲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总体而言,江苏国信旗下目前有十多家电厂背靠江苏省,普遍位于省内电力负荷中心,保证了各电厂机组较高的利用小时数。截至2023年12月31日,江苏国信控股装机总容量2045.4万千瓦,其中已投产1545.4万千瓦(煤电容量1286.2万千瓦、燃机容量259.2万千瓦),在建5台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年度发电量706.54亿千瓦时,两项指标均居江苏省各发电集团前列。

2023年净利润飙升逾30倍

2023年,电力板块中,以火电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其中赣能股份、华电国际、江苏国信归母净利润增速超3000%,22家公司增速超100%。97家公司中,86家公司实现盈利,11家公司亏损;共3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

数据显示,火电板块28家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2700.3亿元,同比增长4.2%;合计归母净利润490.1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增长了1270.5%;合计归母净资产7384.5亿元,同比增长了13.7%,平均ROE为7.1%,较上年提高了7.7pct。

从2023年江苏国信的收入结构来看,电力收入占比97.46%。期内,能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36.93亿元,同比增长6.57%,实现利润总额8.51亿元,同比增长141.28%,主要原因是煤炭市场价格回落,煤电业务边际收益增长,同时能源板块严控成本费用,持续提质增效,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2023年,公司完成全口径发电量706.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0%,其中:江苏省煤电机组发电量为42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4%;山西省煤电机组发电量为22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7%;燃气机组发电量60.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7%。

2023年,公司燃煤机组上网电量为609.5亿千瓦时,市场化电量占比100%;燃气机组上网电量为59.25亿千瓦时,市场化电量占比82.7%。2023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473元/兆瓦时,同比上涨12元/兆瓦时。其中,江苏省煤电机组平均上网电价464.3元/兆瓦时,同比上涨3.3元/兆瓦时;山西省煤电机组平均上网电价414.9元/兆瓦时,同比上涨20.9元/兆瓦时;燃气机组平均上网电价738.6元/兆瓦时,同比上涨1.1元/兆瓦时。由火电带动的能源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也致使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14倍。

分析指出,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煤炭增产保供以及进口煤放开等因素,市场煤价波动下行、长协履约率提升,两者共同推动火电入炉标煤单价下降,盈利能力改善。目前在电厂库存处于高位,以及水电和新能源挤压煤电出力的背景下,预计市场煤价仍有下行空间,有望带动火电盈利继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国信以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倍的增速位列长三角火电四小龙之首。

新能源发展加速

在双碳背景下,国家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火电行业定位将发生根本变化。而除了具有传统能源优势,江苏国信在新能源发展方面也在不断提速。

就2023年的新能源项目而言,山西平鲁集中式光伏项目70MW和盱眙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中18.215MW全容量并网,国信扬电厂区光伏、云台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分批次有序建设。

不仅如此,江苏国信还加大绿色能源投资比重,2023年公司深化与江苏新能的合作。随着新型电力技术的发展,公司持续探索研究电化学储能、氢能和抽水蓄能等新业态,强化在技术、人才方面的储备,现已建成了以靖江电厂熔融盐项目为代表的储能示范工程。

近年来,江苏国信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及相关方案,推进业务转型发展,努力提高参股新能源发电业务比重,苏晋朔州平鲁光伏项目70MW、盱眙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中18.215MW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国信扬电厂区光伏、云台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等一批参股新能源项目正分批次有序建设,为公司能源发展集聚新动能。积极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新海发电成为国内首个在火电行业中拥有碳排放监测系统的电厂,并荣获连云港市“友好减排”突出贡献奖;靖江发电在实施等离子改造的基础上探索了全负荷脱硝实施方法,在不增加额外设备改造的前提下,提高了SCR入口烟温,帮助电厂在更宽的负荷范围内达到环保指标,在同类型号锅炉中具有示范与推广作用;国信能销持续深化碳配额管理,坚持发展碳减排和绿色电力业务,2023年全年累计销售绿电4909万千瓦时,助力企业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4万吨。

写在最后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被提及12次,成为高频词。业内人士认为,江苏海域辽阔,碳排放低、稳定性强、形式多样的海洋能源,可成为新能源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江苏省正在逐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依赖化石能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江苏是全国光伏制造的大省和强省,具有技术领先、规模大、产业链配套完整、集聚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多等优势,光伏制造是江苏省发展光伏得天独厚的优势,电池、组件环节是江苏光伏制造企业重点布局方向。江苏省已形成从硅料提取、硅锭制备、电池生产到系统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此背景之下,“2024第四届分布式光伏大会暨工商业储能研讨会”将于2024年7月4—5日在南京举行。届时光伏产业主管部门、电力企业、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施工、运维服务、分销商等电力新能源产业全链的相关负责人、专家、管理者、代表等共聚一堂,共话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未来!

来源: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

0 阅读:0

夜春聊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