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威震缅甸,改变历史的,却另有其人

马鸣风啸 2024-06-22 16:05:22

胡康河谷,地处中印缅三国交界,由达罗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组成,缅语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日本称为"富昆溪",而胡康河谷以及周边方圆数百里的原始森林,在中国历史典籍中称之为“野人山”。

孙立人望着这片原始森林,清晰可见到处是第五军将士的累累白骨,这个地方,他太熟悉了。

孙立人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与杜聿明分道扬镳,带着新编38师撤入印度,在印度兰姆伽基地,部队得以整训休养,国军又用飞机从国内源源不断运来新兵,使新编38师迅速恢复建制,武器装备也焕然一新。

新编38师配备200多门火炮,其中包括105榴弹炮、75毫米山炮、战防炮、大口径迫击炮等,还有火箭筒、火焰喷射器等新型装备,冲锋枪、机关枪装备到了班排一级,士兵普遍装备半自动步枪。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制定反攻缅北作战计划,以保障敷设输油管,开辟中印公路、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代号“人猿泰山”。

孙立人率新编38师此行野人山,正是肩负了此次作战计划的主攻任务,与廖耀湘所部新编22师协作,攻取日军在胡康河谷的战略要地、军政中心“孟关”。

但孙立人的对手不可小觑。

驻防孟关的日军第18师团,是日军王牌部队,曾参与进攻屠城南京等中国领土。曾占越南、进泰国、横扫马来亚,在新加坡,创造以3万人迫使8.5万英军缴枪投降的奇迹,被誉为“南亚丛林之王”。

第18师团也是孙立人的“老对手”。1937年11月3日,孙立人率领的税警总团坚守苏州河阵地,成功阻止日军第7次渡河进攻。当晚,孙立人亲自带队破坏浮桥时被日军发现,在日军猛烈炮火下,孙立人身负重伤,昏迷3天3夜。

国恨身仇,让孙立人牙根痒痒、磨刀霍霍。孙立人就地蓄胡立誓:“不攻下孟关,不剔胡子”。

大战一触即发,1943年10月14日,新编38师一个连队(300余人)前插搜索时,突然遭遇与日军大队(约1100人),国军连队迅速抢占无名高地占据有利地形。

而日军根据以往作战经验,根本没把区区一个连的中国士兵放在眼里,例行炮击之后,日军端着三八大盖,立即向国军占领的无名高地发起了冲锋。

但日军很快就被打蒙,国军的迫击炮弹如冰雹般成片落下,轻重机枪编织而成的火力网密不透风,日军被打得怀疑人生,更可怕的是国军士兵手中的汤普森冲锋枪,日军“神兵”三八大盖,立刻就成了烧火棍。

在国军另一个连的增援下,两路并发反冲锋,日军丢下200多具尸体,仓皇而逃。中国驻印军初战告捷,并首创对日作战以少胜多的佳绩。

1943年10月24日,新编38师第112团开始攻击推进,10月29日攻占新平洋,进入胡康河谷,胡康河谷战役正式打响。

日军第18师团发现国军进入胡康河谷,立即调整部署,调集驻守密zhi那的第55、56两个联队向前线增援,师团指挥部前移。

孙立人部第112团击溃日军第十八师团搜索大队及第五十五联队,攻占宁宾、新平洋,打开了胡康河谷的北大门。

1944年1月初,新编第三十八师全部到达大龙河西岸。

2月1日,新三十八师主力攻占太白家。中国驻印军随即挥师南下,追歼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

新编第22师主力由坎道渡过大奈河,直趋孟关,2月2日肃清漾那加日军,2月3日占领卡拉。新编第38师一路士气高涨,主力迂回切断日军后方交通,与新编第22师对孟关成钳形夹击之势。

2月16日,中国驻印军日文翻译官截获一封敌报:“师团以歼敌于孟关附近之目的,决将主力转移至孟关以南。”一旁的孙立人默然不语,此时他蓄须已过两寸,布满血丝的眼眶中闪过一丝喜悦。

1944年3月5日,中国驻印军攻克孟关,日军第18师团残部向瓦鲁班溃退。数日后,孙立人部与其他中国驻印军、美军突击队,多路合兵一处,向瓦鲁班发起总攻,日军第18师几被全歼,胡康河谷战役以中国驻印军完胜而告终。

孙立人,因仁安羌大捷一战封神,以及胡康河谷、密zhi那战役等一系列缅甸作战杰出表现,被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授予“帝国司令”勋章、“不列颠帝国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同时两枚此勋章的外籍将领;他还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丰功”勋章,以及中国“青天白日勋章”。孙立人将军,从此成为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抗日英雄。

胡康河战役结束后,日军清点18师团阵亡士兵,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志村菊次郎”,被一笔勾销,而这个不起眼的小兵,却是改变中日历史的“关键小人物”。

志村菊次郎,1917年生于大阪,他是一名小报记者,平凡、认真、老实、肥胖、动作略显迟钝,但脑子并不笨,他的人生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能够像芥川龙之介一样,写出《罗生门》那样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但是天皇的一纸征兵诏书,让菊次郎的梦想嘎然而止。1937年,20岁的他应召入伍,被派至中国地区驻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成了一个陆军最底层的“二等兵”。

菊次郎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吃遍天下美食,到了中国,更让他管不住自己的嘴。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的肠胃一定要争气,不能犯贪吃拉肚子的毛病。”

一天晚上10点多,菊次郎随部演习,突然又犯毛病了,肚子隐隐作痛,忙离队找了个偏僻地方蹲下方便。

夜黑风高,菊次郎出恭完毕后想回到部队,却发现自己已经落单掉队。这个还没经过严格训练的新兵,实在没有能力辨别方向,他慌不择路,漫无目的的走了好长时间,却竟然回到了营地,此时已接近午夜12点。

但是他不知道,就在他离队拉稀的这段时间里,历史的齿轮剧烈转动。

当晚11点多,菊次郎所在联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向中国军队称演习时一名士兵离队失踪,并蛮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严词拒绝。

日军见交涉无果,第一联队联队长大佐牟田口廉,悍然下令向中国军队射击。

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4时50分,这就是被称为打响中日全面战争第一枪的卢沟桥事变。

志村菊次郎,一个小人物,没有因为文学而留名青史,却因为蹲坑而被载入了史册(屎厕)。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事后,菊次郎被日军悄悄安排退役,遣返回国。20岁的志村是幸运的,因为一次腹泻,他及早的离开战场,保护了自己,改变了命运,可以返回家乡大阪过上平静的生活。

然而,随着日军大举侵华,能够置身事外的寥寥无几。因为兵源紧张,1938年,菊次郎再次被征召入伍。他被编入日本陆军第18师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18师团被编入25军,入侵缅甸,1944年,在胡康河战役中死于孙立人所部枪下。

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咬合,不分你我他,只分大小。但在历史洪流中,命运齿轮的转动,又有谁能自己掌握?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转发、分享,创作不易,请勿抄袭。

0 阅读:108

马鸣风啸

简介:穿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