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美元事件证明?《黑神话》过后,国产3A游戏的“机会来了”

令狐伯光 2024-06-17 00:46:41

文|令狐伯光

随着《黑神话悟空》8月20日发售时期越来越近,之前定价,预售也写过稿子分析(虽然都是以文化输出,还有流行文化角度出发)。结果这部游戏的火热是挡都挡不住,最新消息就是“700万美元事件”。

大概就是国内博主发文称《黑神话悟空》开发团队遭到Sweet Baby Inc勒索700万美元。结果游戏科学拒绝了,虽然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尚未得到证实,但消息被翻译成英文后迅速传到推特上,激起了海外网友的广泛讨论。

说到底:海内外游戏玩家都对于现在的政治正确,尤其是西方政治正确深恶痛绝。

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好写的,说句实话,《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关注度多高相信不用讲了,现在国外的热度简直也是属于挡都挡不住的那种。中国网友对于中国做不出3A游戏的说法,几乎是公认情况(差点成功的是《古剑3》)。

这几年,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看到很多中国3A游戏的预告(是不是画饼就不知道了),什么《百面千相》《明末:渊虚之羽》《苍龙城》《失落之魂》《古剑奇谭4》《影之刃零》等等。

所以,这次《黑神话》成功后会迎来中国3A游戏的春天吗

《黑神话》之前,中国3A单机游戏,为什么一直是个“笑话”

这个历史就不复述了,简单点来讲中国单机游戏当初还是有点影的,就是90年代末,由台湾游戏代表的《仙剑奇侠传》系列,所谓“三剑”在国产游戏史还是非常辉煌的,怎么也绕不开。

但这个游戏是台湾搞的,技术和投资都是如此,当时内地经济发展远远不如港台,同时盗版横行,虽然玩的人多,但游戏公司并不怎么赚钱。尤其是当时上面还禁止了主机游戏,多方因素之下,导致中国游戏发展非常艰难。

这个所谓“游戏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单机游戏,单机游戏大作就更是如此。

就像精神离不开躯体,意识离不开物质一样,游戏也离不开它的载体。

2005年前后,中国的网吧和网络通信行业开始飞速发展,这个也就能支撑“网游”这个文化产品,伴随网文一并崛起的还有互联网崛起的还有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游戏企业,而后者一段时间是联合的。

这段时间中国网游发展还是可以的,什么引进韩国的《传奇》首度火爆。然后是《诛仙》《完美世界》《大话西游》《倩女幽魂》《魔域》《剑侠情缘》《梦幻西游》《征途》《逆战》等等。

是不是感觉唤醒你记忆里的DNA了?

这个时间都来到2012年过后,然后4G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苹果代表的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中国互联网巨头如企业,某易开始进军游戏,就像某企业开始垄断网文一样,然后它们从开始垄断网游,再开始搞手游。

这个现代商业产业嘛,说到底就看一个产业的成熟度,也就是路线依赖。

在《黑神话》之前为啥中国没有3A游戏,说到底相比国内长线运营的“原崩粥王者”等等,确实不赚钱,或者说没人家赚得那么多。国内到现在一直弄不出nb的买断制3A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赚钱,没人愿意去做。

本来自己的长线运营管理方法已经很成熟了,那为什么不愿意做更保险的项目,而要去投资太多做未知的,甚至可能相比现在长线运营不赚钱的东西。自己查查各自的营收对比就明白了。

资本是逐利的,又不可能免费给你整。无论什么3A大作《GTA》《巫师3》《光环》《大表哥》等等都是为了赚钱的。至少在它们那个时代是成功的,赚钱的,但是现在呢?要是诞生在现在人家还一定会做买断吗?

我也不是否认它们,它们有巨大的成功,我只是说事情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有空上油管看看国外的贴频广告做的跟《传奇》差不多了。

《黑神话》终于来了?为何和外国相比,中国3A晚了这么久

人家是发达国家啊,而且是世界游戏产业发达国家前二强,世界发达国家多了但很多发达国家这个行业也不行,这就跟全世界的动画行业一样,也是美国之外就是日本动画了。

而日本和欧美的游戏产业都是在和制造业捆绑的基础上建立的,早期游戏主机和街机制造商自己也是游戏的第一方,游戏的研发流程走的就是制造业那套,制造业的管理方式很严谨,又依赖产品本身的销量生存,必然注重产品自身的质量。

日本欧美经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比较早,经济泡沫破灭之前家电普及率很高,这也是游戏主机有销量的前提,广场协议之后大部分制造业被美国卡死,大量高素质人员转业到金融、服务和媒体等其他行业。

借着欧美当时雅达利崩溃的风波,任天堂和SEGA这类主机研发公司一下子站住了欧美市场,这也是日本游戏建立根基的基础。后来自从1990年卡马克和ID software在PC上研发了3D引擎,欧美开始在软件层面推动硬件进步。

而被卡了制造业脖子的日本就只能继续玩电子版,后来接手部分日本制造业转移的韩国网游在2000年左右也开始爆发(电脑内存零件成本降低,游戏公司和普通消费者成本降低)。

国内传统游戏行业的利润在发展阶段被崛起的互联网挤占了,国内人口众多但是经济欠发达,薄利多销是必然的销售策略,产品研发能力不高但是需求量大,推广就能盈利,必然注重游戏种类和宣发而不注重质量。

再加上后来移动互联网崛起,碎片时间打破了传统游戏的体验流程,必然会形成今天的局面,而且当时的从业人员素质都不高,很多人发迹以后掌握了行业话语权,也会形成产业发展到阻力,也就是路径依赖,全世界资本都这样。

中国的游戏市场主要是被几个巨头垄断了,他们定义了游戏的标准,资本化的游戏市场不可能喜欢那种投入大周期长的游戏的,这需要国家的调控,因为游戏产业真的是文化产业,不能一直搞那种短平快。

不过,这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民消费审美水平有所改观。

怪资本,怪审核,还是怪观众?中国3A游戏好歹是来了

这是一个历史进程的问题,我讨厌的一种论调是中国的单机主机游戏产业发展不起来,是因为中国的玩家素质不行。这里面隐含的观点是,玩手游和网游的玩家素质要低于单机主机玩家,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

不可否认后者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都远高于前者,但这更多是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和游戏市场的奇葩发展路线导致的特殊现象;在游戏产业成熟的美国、日本,不会有人因为别人玩ps4、xbox就高看他一眼,相反还有可能被认为是nerd、geek、废宅。

同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玩手游网游就觉得他是低端玩家。

说白了,还是见识短浅造成的优越感。另外一个隐含的观点是,因为中国玩家素质低不会欣赏,所以它们选择了手游网游,导致单机主机没有市场,这更是扯淡,典型的倒果为因;但美国日本有成熟的游戏产业和市场,对他们的玩家来说买主机买游戏就是自打出生起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中国由于政策和文化原因根本没有这样的市场和消费习惯,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游和手游的发展盖住了传统的单机游戏,所以相当一部分中国玩家对游戏的理解就是王者荣耀、cf,这里我觉得玩家没有任何错误。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消费者只会是“劣质”产品的受害者而不是帮助犯。

同样,一句话归咎于资本也是非常没水平的,全世界的资本都是逐利的,不会因为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就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在企鹅还是在cdpr就有所改变,企鹅做《王者荣耀》是为了赚钱,难道任天堂做塞尔达就不是为了赚钱吗?

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了最适合的道路罢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造成今天这种境况的,首要原因就是21世纪初的那些人尽皆知的事情和某局的迷幻操作。中国今天的游戏产业可以说是玩家和资本在夹缝中探索出来的一条路,虽然有点畸形,但基本上是能做到的比较好的结果了,甚至国产手游开始割国外的韭菜,就像岩缝中长出的一棵歪脖子树,虽然没那么美观,但总比没有好。

《黑神话悟空》过后,还有哪些中国3A大作?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改变行业生态,单个谈作品没有意义。培养市场占有率,发掘未来消费潜力,扩大行业生产才是最重要的(前提是上面别卡了)。我们那个时候的发展水平就注定了很多新领域是没有办法发展的,而别人已经有发展的空间和基础。

日本美国起码在他们以前的历史进程,也有文化禁令,但是以前的对手少呀,就和视频里面说的,比我们还差的国家,今后的问题又会更加大。

至于《黑神话》过后的国产3A,游戏玩家是需要分群体的,手游网游玩家不会因为一个《黑神话》去买一台万元主机,别人氪10个648不代表会买一台主机来买这个3A,国内市场的篮子里面鸡蛋太少。没有强大成熟的游戏产业链,平台和渠道去做宣发预热,那么销量估计多少,那么卖价又是多少才合适呢?大作长期预热高销量才能回本乃至赚钱?

这一次《黑神话》只要质量口碑不血崩,目前来看绝对开了个好头。中国玩家的消费力开始起来了,而国外美国日本游戏堡垒虽然深厚,但越来越严重的政治正确也让玩家苦不堪言。

这个《黑神话》吃到逆袭热度只是开始,如果中国3A游戏能在之后崛起。而且不受到西方政治正确影响,那就证明国产3A不但在国内市场有搞头,还有可能逆袭美国和日本游戏呢。

只要上面审核不卡,挡都挡不住的那种。

2 阅读:206
评论列表
  • 2024-06-17 12:04

    好游戏不会被辜负的,游戏大厂只想挣块钱,能卖白粉谁卖面粉

  • 2024-06-17 12:02

    sweet baby是假借女权寄生游戏的勒索公司,主要人员全部是渣女,甚至逼的游戏制作人男友自杀,这个前几年已经报道过了,后来玩家可没惯着,只要她们搅合并干涉过的游戏,很多玩家看都不看全部差评,所以绝对不能屈服

令狐伯光

简介:游戏模型师| 动画爱好 |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