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射雕后,金庸武侠世界又来了?古龙,好像开始“过气了”

令狐伯光 2024-06-15 00:30:04

文|令狐伯光

最近,最新的翻拍金庸剧《金庸武侠世界》马上要播出了,又有一部金庸影视化作品播出了。如果你有留意的话,便会发现在金庸去世6周年之际,金庸武侠在国内流行文化翻拍潮里,可以说是有增无减的。

除了这部《金庸武侠世界》,还有徐克导演,肖战主演的电影版《射雕》。

与此同时,还有动画版武侠动画电影《笑傲江湖・三部曲》,另外还有游戏《致金庸》等等作品。

2020年代进入第4个年头,华语武侠大师金梁温黄当中,现在看来只剩下金庸一骑绝尘,包括齐名的古龙都已经明显掉队了。梁羽生在2010年之前就差不多掉队了,前几年只剩下一部压了很久的《武当一剑》。

温瑞安翻拍知名IP只有《四大名捕》,上一次是邓超,刘亦菲版电影(玩狼人和心灵控制),最近就是前两年曾舜晞的《说英雄,谁是英雄》。而黄易知名IP有很多,但翻拍影视剧大概只剩下古天乐《寻秦记》电影版。

其它三位宗师不火了倒也能理解,毕竟公认不如金庸古龙。但是和金庸相比,为什么古龙影视化也明显掉队了呢?

和金庸相比,古龙影视化为什么掉队了?你看刘慈欣就知道了

其实有个最简单的答案,我个人认为也最根本的答案,和水平没有关系,而是综合下来的平均水平。

金庸一生只有十五本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本《越女剑》。

虽然金庸写作生涯也同样分时期,但他的作品综合水平实在太高,尤其是几部大长篇可以说都是武侠文学里面的名著,随便拿出来一部都是扛把子级别的,比如“大漠三部曲”《射雕》《神雕》《倚天》,然后《天龙》《笑傲》《鹿鼎记》。

这几部作品可都非常厉害,真正的半部名著了,所以翻拍也是最多的。

你看就是金庸几本中篇《书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侠客行》等水平远远不如几部大长篇,是不是现在也冷门很多,翻拍得越来越少,说到底就是价值决定水平,而水平决定流传度,流传度决定新时代是否翻拍。

古龙因为出身,还有成长经历的关系,古龙的文化底蕴是远远不如金庸的。他创作的武侠小说数量更多,一共有70多部,这个数量多了,水平自然就参差不齐,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能记住的就只有那些知名的。

而古龙武侠小说真正上路大概是在《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前后,在《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真正登堂入室(也在模仿阶段),前面就有十多部作品,不能说寂寂无名,只能说无人问津。

而这四部作品翻拍几率最高的,也是最经典的《绝代双骄》。之后古龙正式成为大家,但最知名作品很明显还是《楚留香》《陆小凤》《多情剑客无情剑》这几本。其它《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也非常经典,写作上还有突破,但就类似《绝代双骄》,其实翻拍机率不是那么高。

在这个之后古龙又有十来部作品,不管文学水平如何,对于武侠尝试如何突破,但是在影视化的角度,你去看就是比较失败的。这是作品数量,作品平均水平和人记忆结合的情况。

第二个情况是这种知名史诗级的大长篇小说,如果成为通俗文学顶端,你会发现它天然有巨大影响力,里面的各种设定,背景世界观,角色塑造,故事情节,知名场面,包括后面什么隐喻都非常著名。

观众记得越清楚,讨论得越多,它也就越出圈,也就经久不衰,衍生也就越多。

比如同样中国科幻四大天王,我们都不说另外三大天王单独就刘慈欣。如果你看过刘慈欣所有小说,你会发现他其它短篇科幻小说也是世界级的,除了《流浪地球》,比如《山》《赡养上帝》《赡养人类》等作品。

但大众知名度寥寥,他的长篇作品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系列》。但前两本不是那种重世界观,设定,海量角色和名场面的科幻小说,这个出圈度简直比不上《三体》的零头。

金庸赢了,古龙输了?文化到最后拼的还是底蕴

古龙和金庸相比,金庸就是有两个《三体》系列(把笑傲,天龙,鹿鼎记算成一个系列)。古龙的《陆小凤》《楚留香》《小李飞刀》是他的巅峰了,小说也是长篇,但是文学底蕴确实不如金庸深厚。

或者不如说文史基本功古龙更差一点,所谓的架空历史,其实就是为了自圆其说搞了个画地为牢。古龙笔下的大侠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历史裹挟,家国情怀之类的,因为根本连历史背景都没有,你让李寻欢去为国为民,古龙本人都不知道李寻欢到底是哪一国,为的是哪一民。

所以颠过来倒过去就还是自己那点事,比如李寻欢一直发愁的就是表妹跟人家了,楚留香就是一个架空侦探,哪怕像白玉老虎这种,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同样是写私仇,看古龙笔下的赵无忌和金庸笔下的萧峰就知道了,金古两人的文史底子,写作水平其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古龙胜就胜在一个奇字,这个奇还只局限于一些小章节上,论整体还是照金庸差一些。

古龙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历史观。两人受教育程度不一样,金庸是真正意义上旧学和新学都很精通的人,可以在《射雕》后面洋洋洒洒写一篇成吉思汗家族,而且专业性非常强,所以金庸可以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穿插着写,而且能自圆其说。

古龙本身受教育程度一般,说白了就是天赋点满,但是在文史这一块,你让他写他也写不出来,所以古龙笔下只有他想象的江湖,没有真正的朝堂。其实真正能像金庸这样写小说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如果你是个网文写手就知道了,我自己也写写小说,你让我像金庸这么写,我写不出,玩不好就很刻意,很假,但是像金庸笔下的人物,我轻易就相信,郭靖就是镇守襄阳的大英雄,张无忌就是和朱元璋有关系,金庸的文化底子在那呢。

而新时代内地社会环境,虽然美西方的情况不太一样,但中国观众还是讲宏观叙事的。一旦讲到这个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么金庸自然就还有市场,因为契合观众思想和表达。

前不见“大侠”,后不见“江湖”?古龙过气了也情有可原

古龙并没有把他笔下的侠放置于芸芸众生之上,和金庸比起来,古龙系主角普遍更接近凡人。阿飞没有正常社会的道德观念,李寻欢嗜酒,陆小凤、楚留香都好色,小鱼儿一个古龙版的韦小宝就不说了。

傅红雪为了心中执念报仇杀了一堆人结果发现那些仇家大多数都不是坏人,反而是自己的爹才是当年的大恶人,而且自己也不是亲生的只是当年江边被捡来的,到最后心爱的人也离他而去。

在某些地方,金古其实都一样有共同点,比如古龙的两部小说《边城浪子》《白玉老虎》和金庸的《天龙八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主角为了报仇结果永远错过了挚爱之人。区别就是萧峰最后死了,赵无忌和傅红雪都没死(如果要说天龙的真主角是段誉,当然也可以)

尤其是傅红雪,毕竟古龙还要写后续《天涯明月刀》,但是即便是到了《天涯明月刀》,傅红雪仍然是孤家寡人,一个瘸子,一把断刀,一颗残破不堪的内心。他得到了什么呢?他什么都没得到。

他早就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但是由于公子羽的缘故又不得不重出江湖。

古龙很多主角除了有一身好功夫以外,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有(当然沈浪是个例外,但是沈浪本来就是少见的龙傲天类型主角)。李寻欢虽然表面上各种光鲜亮丽,但其实到最后他们都往往沦落为孤家寡人,想退出江湖但是身不由己。

我们都说金庸是武侠史诗(宏观叙事),古龙是写的才是人(是江湖)。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内地社会环境导致在旧社会余晖,还有黑帮林立的台湾社会的古龙江湖,它和内地社会是完全不同的。内地社会更多的是一种工业化浪潮,城市化崛起,乡村凋零,高考大学和城市高度竞争的社会。

网友形容2000年后崛起的仙侠,修真,玄幻是最符合内地社会的表达。

你仔细想想也有道理,主角从小山村出发或者落魄了,跑到外面有挂偷偷发育变强,然后和无数天才竞争,结果就是打败对手装B打脸换地图泡妞,这是一种高强度竞争下的变强之路,古龙的那套并不是太适合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只是个写江湖的,哪能和金庸比格局吹金贬古老论调了金庸写大侠,古龙写浪子,不是一个类型也不一定非得分个高下。

过时就过时吧,只要谈到武侠,古龙永远是绕不开那一个。

1 阅读:76
评论列表
  • 2024-06-15 10:13

    古龙写的是人性,一群不是人的看不懂。古龙作品分三个时期,金庸小说也就是古龙前期水平和游侠录那些差不多

  • 2024-06-15 03:57

    我还是觉得古龙的书写得更好,看现在的穿越古代小说基本都是金庸的调子,千篇一律,古龙写的书更难模仿。

令狐伯光

简介:游戏模型师| 动画爱好 |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