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凭吊杜甫,写下一首七律,言简意赅,充满了崇敬之情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6-13 13:28:32

唐代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希望致君尧舜上、治国平天下。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反差巨大,文人墨客们也会同样遭遇困境,当才子们面对各种挫折时,他们没有灰心丧气,反而让自己的胸襟变得更加纯净和豁达。

贫不改志、贱不失德,这是很多唐代诗人在困难面前的表现;人生苦短、浩气长存,盛唐诗人也总会给人一股警策的英气。后世一位才子就非常热爱盛唐的诗歌,更会用诗行表达对先贤的赞赏和讴歌。下面分享大学教授凭吊杜甫,写下一首七律,言简意赅,充满了崇敬之情。

杜甫窑

当代 • 华钟彦

梨枣庭前尚有柯,宗师老不废吟哦。

朱门十字关情重,广厦千间遗爱多。

稷契平生劳想象,羯羌祸国恨如何!

南瑶湾下沧浪水,犹载心声遍九河。

华钟彦出生于辽宁沈阳,他在就读北大时师从钱玄同,又拜过名师高阆仙学习古典诗词。作者毕业后曾在很多大学任教,晚年还在河南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其一生著述颇丰。

杜甫窑位于河南巩义南窑湾村笔架山下,窑洞的大门上悬挂着由郭沫若撰写的“杜甫诞生窑”之匾额。窑洞口为砖砌墙壁,窑洞深达20米,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就诞生于此窑内。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参观杜甫窑后的感受,表达出诗人对诗圣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意。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他的母亲乃是大族人家出身,父亲担任过郾城县尉,杜甫年少时不必为生活忧虑,又接受过良好教育,他在18岁时开始到外地壮游,既结识了很多朋友,又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杜甫中年之后遭遇乱世,晚年更是一贫如洗,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和痛苦,不过这些非凡阅历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题材,更让他的思想境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开篇化用杜甫的诗句,并表达崇敬之情。杜甫的《百忧集行》中曾有“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华教授熟读杜甫诗句,他感慨诗圣出生之地依然可见梨树和枣树,可是那座窑洞早已成为古迹。诗人更敬佩杜甫一生笔不辍耕,即使晚年四处飘零,依然吟哦不断,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优秀篇章。

颔联精选诗圣的名作进行阐释,“朱门十字关情重,广厦千间遗爱多。”出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者说这四个字反映出杜甫对贫苦百姓们的关怀,也道出了诗圣晚年的悲催处境。

对句则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杜甫的满腔激情、以及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华教授赞赏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也深信这种伟大精神必将影响深远,诗圣更会留名千史。

颈联又转而刻画杜甫生前的坎坷经历,“稷契平生劳想象,羯羌祸国恨如何!”杜甫曾悲吟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意思是说杜甫觉得自己虽然老来显得笨拙,却要向稷契(代指贤臣)看齐。

羯羌,这里指安禄山,他随母嫁突厥人,精通蕃语、会跳胡舞,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信任,后来却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劳想象、恨如何”,反映了杜甫一生爱憎分明,他渴望成为社稷的肱骨大臣,又不幸遭遇史无前例的乱世,可谓才不经用、有志难伸,让华教授也为之扼腕叹息。

结尾歌颂杜甫的伟大作品将流传千古,南瑶湾地属巩义市站街镇,沧浪水乃是渔父濯缨之处,又暗指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士遗风。

“犹载心声遍九河”,这7个字极其委婉,诗人没有直接说诗圣将永垂不朽,而是用“心声”代指一种宽广胸襟,“九河”暗指诗圣的伟大精神将与神州大地上的大江大河一样万古长存。

全文虽然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也不见震耳欲聋的口号,但是作者却通过化用前贤诗句、讲述时代背景,达到一种言简意赅的效果,更能激发读者对诗圣博大襟怀的崇敬之情。

0 阅读:24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