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人物|领衔课题十余年,突破黄姑鱼雌核发育等关键技术徐冬冬:让黄姑鱼只“生女儿”

科教资讯 2024-05-28 17:33:17

繁殖、产卵、收集、称重、水路与陆路联合运输……4月28日,一箱4公斤重的黄姑鱼“全雌1号”新品种受精卵从舟山出发运往宁波象山,这一箱小小的受精卵,在培育养成较理想的情况下,预计可带来50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谈起这项合作时,徐冬冬研究员喜笑颜开。“这是黄姑鱼全雌群体培育技术从科研攻关到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长年在舟山工作的徐冬冬其实是个山东汉子,2009年他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毕业后前往舟山工作,其间还曾于布朗大学、东京海洋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他长期参与并领衔黄姑鱼全雌群体培育课题十余年,相继突破了黄姑鱼雌核发育、伪雄鱼诱导以及全雌鱼规模化培育等关键技术。

黄姑鱼”全雌一号“苗种。共享联盟·舟山 姚凯乐 摄。

目前,黄姑鱼“全雌1号”已经游出了舟山,在宁波象山、台州大陈岛、温州洞头、福建宁德、山东日照、河南延津等地均有试养。相比于传统黄姑鱼养殖,“全雌1号”生长速度更快,养殖周期更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高,每公斤身价在百元左右。

就像把大象关进冰箱只需两步一样

早在徐冬冬的研究生阶段,他就在观察学习中发现,一些鱼类的雌性群体往往比雄性体重更大、生长周期更短、养殖效率更高。来到舟山后,肉嫩少刺、营养丰富、受众广泛的黄姑鱼进入了他的视野。

就像人们戏称将大象关进冰箱只需两步一样,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徐冬冬的黄姑鱼全雌苗种培育课题也可分为两步,首先要研究如何将原本的雌性黄姑鱼转变成“伪雄性”,其次是让“伪雄性”黄姑鱼再与雌性黄姑鱼交配,诞下只有雌性的黄姑鱼宝宝。

为了培育一批拥有优秀基因的“鱼爸鱼妈”,徐冬冬从研究员转型成了“渔民”。在舟山海域中,徐冬冬或随着渔民出海捕捞,在渔船上现场进行科研工作,或守在码头,等着渔船靠岸就登船筛选黄姑鱼亲体。

“黄姑鱼全雌苗种培育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7年,光是母本选育就经历了4代,终于有了一批‘基因优化版’的优质母本。”徐冬冬说。

2012年,在徐冬冬主持下,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正式开展黄姑鱼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设立培育全雌黄姑鱼的科研项目。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

“当时国内外都没有相关领域的育种技术,也没有成功先例可以参考,我们能做的只有自己探索。”徐冬冬说,创新与坚守是科研人员永远的武器,只有勇于创新,敢于坚持,才能够达成平地起高楼的伟愿。

徐冬冬正在检测养殖池水温参数。见习记者 吕凌棘 摄。

他“脑洞大开”,开始了伪雄鱼诱导技术的研究。通过将受精卵冷激以诱导雌核发育,反复尝试冷激温度和时长;为伪雄鱼的诱导实验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处理时间点与处理时长等都与最后的结果息息相关。

在这期间,失败成了家常便饭。水温与供氧量不对,试验鱼群成批死亡;冷激处理时长不足,雌核诱导率大大降低;诱导药物出现问题,或是鱼苗发育成存活率低,或是出现了千奇百怪的“畸形儿”……

“有时科研就像打游戏一样,稍有不慎,轻则选关重开,重则从头再来。”徐冬冬望着已经成熟的“全雌1号”黄姑鱼这样感慨道。

抱着永远创新,敢于坚持的精神,徐冬冬和他的团队相继攻克了黄姑鱼雌核发育、伪雄鱼诱导及全雌鱼规模化培育等关键技术。“关关难过关关过,在取得突破后,更要不断优化,在技术上不断去创新。”徐冬冬说。

竺奇慧博士也是徐冬冬团队的一员,他这样总结道:“已经记不清失败多少次了,每次失败,徐老师都会‘满血重开’。我们跟着他埋头向前走,突然有一天,雾散了,曙光也出现了。”

做科研需要一颗大心脏

凌晨,西轩岛海水增养殖基地已陷入了沉睡,只剩下虫鸣与海风,风中不时传来一阵犬吠。突然,车间养殖池的断气警报声骤然响起,随即岛上亮起了点点灯光,徐冬冬团队成员和工人师傅们不约而同地向养殖车间冲去,先立刻启动备用气泵抢救鱼苗,再排查断气原因。井然有序、分工明确,因为这样的场景徐冬冬团队已经历过多次。

盛夏的西轩岛气候可谓是“冰火两重天”。酷热是常态,但台风来临时的狂风暴雨又恍若世界末日。但自1984年开始,因其地理优势,这里建立起了海水增养殖的试验场与实验基地,一批批海洋水产研究试验就在此进行。

西轩是舟山的渔业科技岛。见习记者 吕凌棘 摄。

“我参加工作开始,就开始了黄姑鱼全雌群体培育技术的研究工作,不得不说,做科研需要有一颗大心脏,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徐冬冬看着水池中欢快的鱼儿感慨道。

据他回忆,在岛上意外情况随时会出现。5至8月是黄姑鱼繁育、产卵、增重的关键季节,但也是台风的高发季。“从前台风天,我们都担惊受怕,像是患有强迫症一般,反反复复检测岛上的电力线路有没有安全隐患,养殖基地是否牢固这样的细节,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鱼群出现意外。”徐冬冬回忆道。

但纵是已经做到了万无一失,自然的不可抗力仍然会造成巨大损失。台风一大,岛上经常面临断电风险,电力一断,意味着养殖池的供氧系统也随之中断。“担惊受怕是常态,有时在宿舍睡着觉,突然空调停了,就知道可能断电了。我跳起来就往养殖池冲,果然池子里的供氧也没了,如果这时再碰上备用气泵不足的问题,那只能眼睁睁看着鱼群死亡。”

除了断电,徐冬冬和他的团队还碰到过很多其他情况。试验中的鱼群病了,全员守在池边撒药、喂食、观察,轮流值守;供氧量太大了,试验鱼苗开始在池里“扑腾”,太小了则有缺氧的风险,就要反复尝试找到合适的供氧大小……每一步,徐冬冬和他的团队都走得很谨慎,因为一次意外很可能意味着一整年的努力化为乌有。

在项目初期实验鱼群较小的情况下,一旦养殖池内的黄姑鱼全雌群体死亡,就得等下一年繁殖期时才能取得新的试验群体,整体科研进度会大大落后。

“在项目前期,这样的事情是常态,我们能做的补救措施,就只能尽可能扩大群体数量,争取出现意外时能多保留一些。”徐冬冬说。

目前在西轩岛上主持养殖工作的是徐冬冬团队的成员胡伟华工程师,他用了一个“稳”字来形容徐冬冬。“虽然现在出现意外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了,但防不胜防,每次碰到意外,我们都急得不行,但和老师汇报时他总是很稳,好像已经预见到了意外。”

不是有预测未来的特异功能,而是这样的情况徐冬冬已经经历了太多次。“做科研就是要有一颗大心脏,今年不行就明年再来,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总能完成的,不要急于求成。”回忆着经历过的种种意外,徐冬冬一笑了之,并把他的经验传授给了他的学生们。

“既是为了科技成果,更是为了让老百姓赚钱”

去年11月下旬,徐冬冬带着“全雌1号”前往广东参加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开幕式上,17个经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正式发布,黄姑鱼“全雌1号”榜上有名,这是2023年由浙江省内单位主导培育的唯一一个水产新品种,也是舟山市获批的首个水产新品种,更意味着“全雌1号”至此开始正式面市。

这一天,徐冬冬等了10余年,这个正值壮年的山东汉子,鬓角已经有了白发。

“科研成果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要落地,要用科研成果帮助老百姓赚到钱。”徐冬冬已经规划好了下一步的目标——在内陆盐碱地试养以黄姑鱼为代表的东海高品质经济鱼种。

为黄姑鱼“全雌1号”与内陆盐碱地牵线搭桥的,是青蟹。2019年,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在河南兰考与延津的盐碱地成功试养青蟹,这为徐冬冬打开了思路。“青蟹适宜生长的盐度条件在14%至27%之间,青蟹能养,我们舟山的鱼应该也行。”他这样思考着。

黄姑鱼”全雌一号“苗种。共享联盟·舟山 姚凯乐 摄。

相关资料表明,舟山因处长江口流域,受到潮流、季节等因素影响,海水含盐度在6%至27%之间变化,所以舟山的海水鱼同样具有耐低盐度的优势。河南延津有大量闲置盐碱地养殖水塘,含盐度为1.5%。“如果能在此成功试养黄姑鱼,或许就能够为全国5亿亩盐碱地综合利用蹚出条新路子。”徐冬冬说。

他和河南延津的养殖户朱小贝搭上了线,朱小贝原本养殖的是淡水鱼,经济效益较低,每年亩产收入不足3000元,在改养青蟹后,预计8亩蟹塘就可收获10万元,这也给了朱小贝试养黄姑鱼“全雌1号”的信心。如果试养成功,亩产收入将达万元以上。

不止如此,徐冬冬想要将黄姑鱼“全雌1号”推向市场的步骤走得更快,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建立起3家“全雌1号”的苗种规模化繁殖基地,年产全雌苗种500万尾以上,养殖“全雌1号”可帮助相关企业与养殖户提升养殖产量40%以上,养殖效益提升约50%。

“‘全雌1号’已经游出舟山了。”4月28日,徐冬冬在西轩岛的养殖基地内查看鱼群生长情况时感慨道,宁波象山、台州大陈岛、温州洞头、福建宁德、山东日照、河南延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雌1号”受到了各地试养单位的欢迎,几乎每年都有人“追单”,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在徐冬冬看来,如何继续优化“全雌1号”仍是他的主业之一,他和团队正在进行“全雌1号”的循环水养殖实验,以期取得更多新技术的突破。

“黄姑鱼‘全雌1号’我养了十多年,把鱼当成‘孩子’来养,现在就希望它们能够尽快‘成材’,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富鱼’。”徐冬冬这样憧憬着,对此他满怀信心,科研的步伐也更坚实。

(潮新闻见习记者 吕凌棘)

0 阅读:0

科教资讯

简介:走进生活资讯,服务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