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902万!但新问题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楼市 2024-01-25 18:51:22

最新消息:2023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一增一减,208万人,这是2023年中国减少的人口数量。

2022年,这个数字是85万,显然,人口负增长,比我们想象中来得猛。

人口负增长这件事,一旦开弓,便没有回头。

唯一有点安慰的,大概是比各种民间数据说的800万,要好一点吧。

我知道,关于人口数据一出来,各种看空客就好像拿到了最大的论证,拼命想去论证房子如葱的时代到来。

是如葱,还是如金。

来,聊聊。

人口负增长对应的是楼市分化。

有的房子贵到普通人买不起,有的房子便宜到送人都没人要。

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大家可以看看日韩,人家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比我们快,但房价不等于不涨了。

房价高低涨跌,对应的是价格,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不遵循人口减少逻辑的。

只有大部分的日用品,才会直接受到人口减少的影响。

比如尿不湿、婴幼儿食品,这些赛道以后要么卷,要么死。

以后老人尿不湿要比婴儿尿不湿更抢手。

如果要我去概括总结人口减少这件事,大概就是:

总需求减少,但会推动所有行业进入内卷,有机会留下来的将会吃掉更多的蛋糕。

并且这适用于大部分行业。

房地产行业同样如此,以前专门以三四线城市为主阵地的恒大碧桂园,虽然早几年就开始重新把布局眼光放到一二线城市,但还是慢了。

这轮洗牌就直接拍死在沙滩上了。

我记得2022年数据出来,我们国家正式进入负增长的时候,网络上是一片欢呼。

我就不理解了,你真以为人口减少,人均享有的资金就多了?

错了。

你可能会面临,幼儿园小学的关停,还有一些行业的产品卷不过别人,只能停止生产。

产业改革、财富分配与人口结构是深度捆绑的。

现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你说前面两个变不变?

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支,当下年轻人交的养老金,会被用来支付当下老年人的退休金。

出生人口的减少,老年人的增长,养老金入不敷出在某个时间节点一定会出现。

这样财政压力会越来越大,就迫使我们必须往更高生产力去转型。

要么同样劳动力+更多劳动时间的投入;

要么高效率的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投入;

也就是说,你想跟得上人口结构调整后的生活水平,要么工作更长时间,要么效率更高。

不管哪一点,对现在各个行业都是考验,所以我真不理解大家在欢呼什么。

人口数量衰减的大环境之下,得让这些存量人口去做消费和投资的支撑。

那就得让这批人兜里有钱,要么提高劳动报酬,要么提高资产价值。

还有就是落实基础保障体系,让所有人都有钱,且敢消费。

我相信我们大家长已经在做很多的准备了,而我们个人呢?

不管你是企业主、个体户老板还是普通搬砖的。

你都该了解,人口结构变化背后是整个社会财富分配重新发生变化。

如果你是做企业的,你要重新审视你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是不是有足够优势。

在人口结构改变的情况下,还能持续拿到业务增长?甚至吃下别人的蛋糕?

如果你是个人,你现在所在的行业是向上还是向下?

哪怕你就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事业单位,你也必须思考,真的还是铁饭碗吗?

最后,你还得考虑,你家庭的财富,你家庭的资产,是不是在足够安全的城市。

人口总量减少之下,人口流动的趋势,你家庭资产的配置安排,你又是否做好了提前布局?

人口递减是大势所趋,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共性趋势,也不单单只有我们。

接着说回,我上面说的,人口结构背后是楼市分化。

这也算不上什么新观点,但分化可能在之后会走得更极致,更深入。

过去我们只是理解为,城市间得分化,比如北上广深房子会更贵,三四线城市房子会更便宜。

但实际上分化是在内部也发生极度剧烈了,一线城市的郊区,老房子和新房子的差异也会表现非常的大。

一线城市的郊区跑不赢二线城市的核心区,这个趋势可能会拉得更大。

尤其是在新房改的推动下。

我上面说了,接下来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抢存量人口的消费和投资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看新房改之下,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旧改,大城市的保障房建设。

其实都是落实这件事。

旧改也好,保障房也好,就是大城市抢人口的一种办法,让人留的下来,住有所居。

大城市尚且如此,小城市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

过去40多年的市场经济,一二线城市已经经历了一轮抢人才的举措,比如大专以上学历入户,比如各种上百万的人才落户奖励。

当然,优质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的。

但多数城市会从抢人才到抢人口去过渡,这也是新房改在此刻出来的原因之一。

以后保障房和商品房会同步在大城市存在,你说内部市场会不会也极度分化。

有钱的少数人,始终会抢占这个城市少数的优质资产。

而大多数郊区、老房子又会被保障房冲击。

城市间的内部分化也会演变得更加剧烈。

所以房子如葱还是如金,不是AB单选题,而是共存的选项。

考验的是每一个做选择题的人,是选到A还是选到B。

人口对一个城市而言,不仅仅是统计学中冷冰冰的数字。

更具象来看,一个人在城市里工作消费娶妻生子,本质上就是为这座城市的GDP做贡献。

所以人,其实就是钱。

人口持续负增长,那么我们就会持续看到未来几十年时间里面,各个城市的人口也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农村的消失、城市的凋零,这个持续发生的过程中,对区域、对城市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说,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人是攀附城市发展而发展的。

你的工作机会、收入、家庭财富的积累,往大了说,是跟随国运,往中间说,是跟随城市,往小了说,是跟对自己选择的方向。

所以各位,现在你们又要面临一个选择的机会了。

数据出炉,但不仅仅是人口数据,关于其他的数据,我也会在我后续的文章中做分享。

等不及的也可以在我闭门直播中来听。

这几天我看到又有专家,在针对提高人口出生率做一些建议了。

我还有看到很多人,依然把不愿意生孩子的根本原因,推在了高房价的身上。

但或许只有真正适育家庭才知道,高房价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根本。

高等教育的普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职场的安全感等等,都是问题。

之后,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了。

虽然我们知道人口减少是补可避免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要看得明白,更要做好准备。

15 阅读:14155
评论列表
  • 2024-01-27 17:38

    我们中国什么不多就人口多!!!你就是年年500万出生,每年1000死亡!给你算30年。我们还是超过十亿级别的存在![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仙问 回复:
    别急 30年后一年死3000万!出生几百万
    雪碧 回复:
    这帐不是这么算的[呲牙笑]
  • 2024-01-26 22:50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A浙江浩行孙 回复:
    其实说法是对的,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国家有国家层面的角度,他说的完全没错
  • 2024-01-27 16:35

    去年死了1000多万人,十年死一亿,100年死10亿,从现在开始,往后100年,即使一个人也不出生,人口还剩下5亿人,人口还是太多了

    宋光耀 回复:
    这种算法不对吧?能活一百岁的有5个亿?
    胖子 回复:
    百年后不知道这个地球还有没有,操那个心不累吗[得瑟]
  • 2024-01-27 20:54

    说啥都不生 苦自己吃就行了

  • 2024-01-27 14:16

    这个比例未来十年都是这样的。不说二十年是给10后留点后路

  • 2024-01-26 20:09

    老年人多了 除了医疗 其它的消费会下降

  • 胖马 10
    2024-01-26 10:56

    老年的养老金增加应该适当减少,尤其是高薪的如超过一万的,要考虑不给加。

    天才小熊猫 回复:
    你是不是疯了?
  • 2024-01-27 20:43

    啥也不懂,还跟着带节奏

  • GAO 9
    2024-01-28 20:04

    没钱拿什么生,拿什么养

  • 2024-01-29 17:27

    你说的都对,既然人口减少会造成那么多问题。你先生个够吧!年轻人还是不婚,不生。过好自己这一生就算了,死了之后,谁知道以后的世界?

  • XX 7
    2024-01-27 17:24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多余无用的人会越来越多。

    风风 回复:
    大战是因为工业革命吗?还是因为人够贪婪
    XX 回复: 风风
    那你觉得工业革命是贪婪的产物还是自然的产物?
  • 2024-01-28 03:35

    你不能光算数量不算质量啊,照你这个算法,30年后人口虽然还超过10亿,但是多了3亿老人,少了3亿年轻人。负担更重了。

    沙漠骆驼 回复:
    死的都是老人,出生的都是年轻人。三十年后又平衡了[得瑟]
  • 2024-01-29 19:43

    都活了半辈子了,还负债累累,自己都养不活了,还在担心国家生育能力,

  • 2024-01-27 20:58

    急啥?国内精英都没下措施呢,那说明在计划内

  • 2024-01-29 20:24

    关我屁事

  • 2024-01-29 12:49

    还多呢,留一半就够了[笑着哭]

  • 2024-01-26 15:26

    2024年人口减少600万以上

  • 2024-01-29 13:27

    新版本来了,新法提案同居可以分一半资产,男方婚前父母全款房不加女方名子一样可以分割除非婚前公证是只属于对男方单独一人的赠予行为[呲牙笑]

  • 2024-01-27 15:16

    902万男女比例如何?

  • 2024-01-29 13:25

    跟日韩比,日韩的人口密度和我们一样吗?

  • A久 4
    2024-01-28 21:31

    急的是专家,反正我又不买[呲牙笑]

  • GAO 3
    2024-01-28 20:06

    大家说说现在供一个小孩读书和生活,一年大概要多少钱

    董小新 回复:
    杭州这边如果不上补习班什么的。。读幼儿园学费加生活费一般一年2万应该够了
  • 2024-01-30 03:09

    减少了,好啊!!赶紧多减点儿,,,让出下一代的发展空间

  • 2024-01-29 08:04

    以后200万都是高峰期

    李元峰 回复:
    今年不知道,去年2月份在妇产科,二三胎还是挺多的,一胎非常少,感觉出生率是差在一胎上面
    克虏伯大帝 回复: 李元峰
    目前我认识的朋友,同学,还没有谁三胎的
  • 2024-01-28 16:52

    中国人口降为一般,人口都还多

  • 2024-01-31 12:19

    一年降一千万就好了,[静静吃瓜]。

  • 2024-01-31 08:53

    这个数据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去年疫情放开,死了很多人,才造成死亡数据偏高的现象。

  • 2024-01-31 01:36

    人少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过去三十年告诉我们,人多一定是不好的。

大胡子说楼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