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分娩之夜,老丈人不准女婿进门,女婿高喊:晚了就来不及了

巧嘴讲述故事 2024-06-17 14:01:09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恳请理性观赏,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深夜里,街上传来巡更人的三声梆子响,接着响起了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灾。”

祖以诚的妻子今夜分娩,接生婆早早地做了准备,然而却迟迟不见动静,急得他在厅堂里走来走去。他的妻子姓姚,十六岁嫁入他家,生了一个女儿,这以后,肚子再也没有动静了。

没想到,如今姚氏年近四十了,竟然怀上了身孕,这可把祖以诚高兴坏了。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分娩之日,产房里却一直没有消息,怎不令祖以诚心急如焚呢?

就在这时,产房的门打开,姚氏的贴身丫头喊道:“老爷,不好了,夫人出现了难产,接生婆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生出来。”

祖以诚心里一阵发慌,差点瘫坐在地上。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祖以诚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女婿宿前雨。他顿时拉下脸来,猛地将门关上。

他为何将门关上呢?

因为他不喜欢这个女婿,也不认这个女婿,不和女婿来往,不准他上门。宿前雨急得大喊起来:“丈母娘难产,我是来救她的,快开门,晚了就来不及了。”

祖以诚闷声闷气地问道:“你住在百里之外,又是如何知道难产的?你有什么办法?”宿前雨喊道:“这些事等以后慢慢地告诉你,救人要紧。”祖以诚打开门,宿前雨箭一般地冲进了产房里。

好好的翁婿关系,祖以诚为何不认宿前雨这个女婿呢?此事还得从头说起。

宿前雨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他是跟着姑姑长大的。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姑姑因病去世了,过了不久,姑父续弦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独自生活。好在他身强体壮,力气大,靠给财主家里打短工,也能糊口。

一转眼,宿前雨十七岁了,这一年的秋天,他到小镇上给祖以诚打短工,吃住都在祖以诚的家里。祖以诚这人比较小气,家里空着房子,却不给宿前雨住,而是在前院的角落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让宿前雨住了进去。此时天气转凉,祖以诚只给了宿前雨一张床单。好在他的身体好,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祖以诚有一个女儿,闺名讨姿儿,心地善良,她看见宿前雨没有被褥,便悄悄地把自己的一床薄锦被送了过来。

宿前雨很感动,两人经常在一起闲话,一来二去有了感情。但是,好景不长,此事被祖以诚知道了,他痛骂宿前雨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将他打了一顿,赶了出去。讨姿儿也被他喝骂了一顿,羞得讨姿儿躲在屋里大哭了一场。

宿前雨步履蹒跚地走在街上,路过酒馆时,他心情郁闷,便想借酒浇愁。一个人喝闷酒最容易醉,很快,他就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他被酒馆的小伙计推醒,才发现已经临近黄昏。他结算了酒钱,又买了两坛酒,挑在肩上,快步往家里走去。走在山路上,酒意上涌,昏昏欲睡,他实在控制不住,将两坛酒放在草地上,倒在地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等到他一觉醒来,已经是月朗星疏,大约三更天了。他坐起来,揉了揉双眼,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一只狐狸倒在草地上呼呼大睡,两个酒坛歪倒在一边,封口已经被打开。

宿前雨去看酒坛,已经空了,不由得哑然失笑,想不到狐狸竟然贪酒,趁他睡着了,把两坛酒喝光了,醉倒在草地上。

他解开捆扎酒坛的绳子,把狐狸五花大绑了起来。想不到狐狸醉的不轻,被五花大绑了起来,还酣然大睡着。宿前雨就把头枕在酒坛上,躺下来静静地等着狐狸醒来。

一直到山下的大公鸡打鸣声传来,狐狸才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被捆绑着,于是大声喊叫了起来,让宿前雨快快松绑。

宿前雨就把它松了绑,狐狸的身形一晃,变成了一位中年书生模样,拱手说道:“在下贪酒,看见酒就迈不动脚步,喝光了你的两坛酒,实在抱歉。”

原来,他是修行了五百年的狐仙,来自涂山,以涂为姓,字号半山,居无定所,四处游荡。他见宿前雨面带忧色,就询问他有什么心思?宿前雨就把和讨姿儿的情意讲了,哀叹家境贫困,两家门不当户不对,无法娶她为妻。

涂半山大笑着说:“此事容易,包在我的身上,必然让祖以诚心甘情愿地把女儿嫁给你,我与你投缘,就住在你家,想办法让你发家致富。唯一的条件,就是让我顿顿有酒喝。”

宿前雨连连点头说:“只要你让我变成了有钱人,娶了讨姿儿,我保证你顿顿有酒喝。”涂半山说:“这样吧,我俩结拜为异姓兄弟。”宿前雨大喜,两人当即跪在草地上,指天发誓,结拜成了兄弟。

涂半山笑着说:“兄弟,你先回家,我去办一件事情,办完后就到你家找你。”宿前雨点点头,回家去了。

过了不久,涂半山来了,自此后,他就住在宿前雨的家里。他拿出一笔银子,让宿前雨收购山货,运到县城里去卖。几次下来,宿前雨归还了涂半山的本钱,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涂半山吩咐他用这一百多两银子,买了几部水车,请了几个人,去抽深潭里的水。这一个深潭,坐落在半山腰上。十几天后,潭水抽干,捡到两颗珍珠。宿前雨卖了两颗珍珠,获银五千两,购置了许多良田,居家当起了富翁。

过了不久,宿前雨听到消息,讨姿儿变得疯疯癫癫的,满嘴胡话,分明是中了邪。祖以诚请来不少术士,都束手无策。他便贴出告示,谁要是治好了讨姿儿,未婚的就把女儿嫁给他,已婚的就赏银三百两。

宿前雨询问涂半山,是不是他搞的鬼?涂半山点点头说:“你放心,讨姿儿不会受到伤害。如今时机还不成熟,再等一个多月,你就可以去揭告示了。”

过了一个多月,宿前雨听从涂半山的吩咐,去揭了告示。祖以诚看见宿前雨,认为他是来捣乱的,要赶他走。宿前雨说:“我要是治不好讨姿儿的病,你送我去告官,要是治好了她,你不能食言,要把她嫁给我。”

祖以诚已经被讨姿儿的病折磨的够呛,姑且死马当作活马医,挥挥手说:“行,你去治病吧。”宿前雨来到讨姿儿的卧室里,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讨姿儿就恢复了正常。

宿前雨当天就把讨姿儿带回了家,祖以诚心中不快,认为是宿前雨为了得到讨姿儿,故意使用了不正经的手段,因此不认他这个女婿,拒绝和他家往来。

讨姿儿如愿嫁给了宿前雨,她和涂半山如同家人,也不用刻意回避,常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有一次闲聊,讨姿儿说起父母就生了她一个女儿,询问涂半山,这是什么原因?

涂半山掐指一算说:“你的父亲心胸狭窄,命中注定没有儿子。”讨姿儿询问可否有办法改变?涂半山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善事,或许会有改变。”

讨姿儿抽时间回去了一趟,祖以诚虽然不认宿前雨这个女婿,对于女儿还是很想念的,夫妻俩抱着讨姿儿大哭了一场。讨姿儿就把做善事能改变命运,极有可能生儿子的事情讲了。

祖以诚做梦都想生一个儿子,觉得讨姿儿的话有一些道理,就采纳了她的建议,开始做起善事来了,架桥修路,救济穷人,做了不少。

有一个姓池的书生,家境非常贫困,不幸的是,他的老父亲生了重病,需要长期吃药。他家没有积蓄,很快就买不起药了。这一天,姓池的书生到药店里抓药,拿不出钱来,恳请掌柜赊药,被掌柜赶了出去。

恰巧祖以诚从此路过,得知情况,帮他买了药。这以后,祖以诚经常送钱给姓池的买药,长达两年之久。只可惜,姓池的老父亲最终没有保住性命,撒手西去了。

大唐元和二年,姓池的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路费,便去找祖以诚借钱,表示科举高中后,连同以前的药钱,加倍奉还。祖以诚二话没说,拿出了一百两银子。

谁也没有想到,姓池的在赶考路上,出了意外,被官军的惊马践踏死了。官差们按照路引上的地址,把他送了回来,还是祖以诚出钱给他安葬了。

过了一段时间,祖以诚半夜里做梦,梦见姓池的书生对他说:“大叔,我生前欠你的情太多,无法偿还,只好来给你当儿子,报答你的恩情了。”

祖以诚醒了过来,和妻子姚氏说起此事,两人唏嘘不已。大约半个月后,姚氏发现自己怀上了身孕。

等到分娩之夜,姚氏却出现了难产,她年纪偏大,身体虚弱,使不上力气,接生婆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

正当祖以诚急得六神无主时,响起了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女婿宿前雨。祖以诚顿时拉下了脸,将门关上了。

宿前雨焦急地喊道:“岳父,晚了就来不及,救人要紧。”祖以诚顿时醒悟了过来,他虽然不喜欢这个女婿,但是姚氏和婴儿的性命要紧,于是打开了门。宿前雨如飞一般,闯进了产房里。

祖以诚急得在后面喊道:“你不能进去了,有什么办法可以对我说。”可是,宿前雨已经进去了,慌得接生婆赶紧盖上床单。只见宿前雨举着拳头,伸到姚氏的鼻子下面,伸开了手掌,一阵烟雾飘进了姚氏的鼻子里。姚氏顿时有了力气,一使劲,孩子生了出来。

宿前雨是如何知道丈母娘难产的呢?

这一天晚上,他和涂半山喝酒,讨姿儿在一边斟酒,不知不觉间喝到了半夜里。突然,讨姿儿的手一松,酒壶掉在地上摔碎了。她皱着眉讲,也不知道怎么的,她的心很乱,浑身不得劲。

涂半山嘴里念念有词,掐指一算,惊讶地说:“难怪你心神不宁,你的父亲做善事改变了命运,今夜会得到一个儿子,但是你的母亲遇上了难产,母子性命堪忧。”

讨姿儿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恳求涂半山快想办法,宿前雨也出言恳求。涂半山拉着宿前雨说:“快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两人出来屋子,涂半山拉着宿前雨腾空而起,一百多里的路程,眨眼即到。他往宿前雨的手掌心吐了一口气,让他捏紧拳头,吩咐他如此这般。

这就是宿前雨为何要硬闯产房的缘由,因为拳头里的一口气,是无法传递的,只有他亲自送到丈母娘的鼻子下面。

幸亏宿前雨来得及时,母子平安无事,姚氏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可把祖以诚高兴坏了。等到他高兴劲过了,这才想起了宿前雨,却发现他早已不告而别回家去了。

祖以诚知道儿子是姓池的书生投胎转世的,看来做善事能改变命运,真的没错。不然的话,他恐怕依然不会有儿子的。他的儿子长大后,读书很厉害,二十二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上了进士,为祖以诚光耀了门庭。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自此后,祖以诚更加不遗余力地做起善事来。

有了儿子,祖以诚心里十分高兴,有感于宿前雨解救了母子二人,他接纳了这个女婿,亲自上门邀请女儿女婿喝满月酒。这以后,翁婿之间消除了隔阂,走动了起来。

讨姿儿给宿前雨生下了两个儿子,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涂半山一直在宿前雨家里住了三十多年,等到宿前雨归山后,他才不辞而别。

这以后,宿前雨的后人再也没有见过涂半山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本故事笔法荒诞,意在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内容纯属虚构,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它方面,俱是艺术加工的需要,与现实毫无关联,请理性对待。

0 阅读:2

巧嘴讲述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