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姓氏,非常罕见,全国只有17人,全都生活在一个小县城

新新愣是 2024-06-24 22:18:45

姓氏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最广、凝聚力最强的人文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家庭和宗族观念的标志之一。

即使在今天,姓氏文化也发挥着它强大的社交功能,比如与人打招呼时,往往会冠以姓氏的尊称:李女士,刘老师,王经理等。

可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上千个姓氏里,有一个姓氏却非常罕见,全国只有17个人是这个姓氏,而且这些人全都生活在同一个县城里。

中国姓氏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姓氏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像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姓姜,黄帝姓姬。

而欧洲其他国家的姓氏在公元100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而我国周边的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姓氏出现时期更晚,而且大多都是由中国的姓氏演变而成。

在姓氏起源之初,姓和氏是分开的,在原始社会,姓指的是女人,氏指的是男人,女性担任着生育和繁衍后代的责任,所以女性地位高于男性地位,孩子跟随母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耕作农作物,打鱼捕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男性地位日益上升,所以繁育的后代开始跟随父姓,到了秦汉以后,慢慢的姓氏就合二为一了。

那么从古至今,中国姓氏发展了这么多年,到底有多少个姓呢?

其实中国姓氏的数量,远不止《百家姓》中记载的几百个那么简单,按照详细统计,中国的姓氏数量高达5600多个,其中单姓3484个,如张、王、李、赵等,复姓2032个,如上官、司马、欧阳等。

可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姓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只有比较简单的八大姓,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存在,导致姓氏数量开始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当时宋、郑、赵、秦等都是常见的姓氏。

特别是在诸侯或者士大夫的封地上,往往以地名为姓,只要在封地上出生的孩子,都能以地名为姓氏,比如春秋时期的晋国荀首的封地名字叫“智”,那么这个地方的新增人口都可以姓智。

如众所周知的东郭先生,其之所以姓东郭,正是因为其祖先就生在东郭;再比如鲁庄公子遂住在鲁东门,就被人称为东门遂。

而到了唐朝时期,皇帝赐姓成为一种奖赏,有大功于朝廷的臣子都有机会被皇帝赐予国姓“李”。当然还为了避讳而改姓氏的情况,比如汉明帝刘庄为了避讳“庄”字,但凡百姓中姓庄的,通通改为了“严”姓。

在古代还有一种姓氏文化体现,就是犯了某项大罪,或者冲撞了朝廷就可能会被剥夺姓氏,赐予带有贬义的姓氏,以此达到惩罚犯人或者羞辱的目的。比如在清朝雍正时期,皇帝对自己的政敌,八王一党,就用过这种手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出现了多次分裂,融合,而每一次融合都会出现姓氏汉化的过程,比如瓜尔佳氏改为关,像众人熟知的关晓彤、关之琳都是由瓜尔佳氏改变而来。

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底蕴的国家,人口发展也比较稳定,可以说每一个姓氏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总有一些特殊的存在,即使经过时代的更迭,新中国的解放,有一个姓氏依然人口极少。

这个姓氏就是“枫”姓,全国只有17个人,这在14亿中国人口的基数下,确实足够特殊,而更匪夷所思的是,这17个姓“枫”之人,还生活在同一个县城里。

根据《安溪姓氏志》记载,枫姓最早出现在清朝,和其他大姓一比,“枫”姓的流传时间确实比较短。

在当时安徽宜城做县令的胡庆允,偶然在路边遇见一个小乞丐,在封建社会,路边有个乞丐,就像地上有个蚂蚁一样稀松平常,但是命运的齿轮却因为这场偶遇开始悄悄转动。

胡庆允看着这孩子甚是投缘,就上前询问乞丐家住哪里,姓甚名谁,但是小乞丐一问三不知,于是胡庆允看他实在可怜,于是把他带回了福建安溪。

作为地方县令,多养活一个人就是多碗饭的事情,但小乞丐知恩图报,要求县令大人给自己赐姓,胡县令突然回忆起,自己在一棵枫树下遇见这个小乞丐,所以就索性给他赐了“枫”姓。

有了姓氏,小乞丐也算是有了正式的身份,随后在胡县令身边更加忠心,而胡县令不仅教小乞丐识文断字,还给他娶了一房媳妇,安置了宅院。

原本只是一个街头乞丐,却因为一场偶遇获得正式身份,而且还有了安身立命的底气,为了感念恩人的垂爱,这位小乞丐的后代便一直沿用了“枫”这个姓氏。

“枫”姓的具体历史源头,无从辨别真假,但是无论任何版本的描述,都传递着感恩的底蕴,这个姓氏即使在中国14亿人口中只有17人,但他们却非常团结,而且自从清朝以来就一直生活在福建安溪县。

中国姓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堪称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绝对值得被重点保护,更要避免被韩国觊觎。

2019年11月7日,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专家以及姓氏组织代表参加会议,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姓氏的包容性也不再固化,尤其是随着男女平等理念的普及,如今的很多年轻父母为了让爱情更有意义,会让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无疑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姓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寻根文化,根就是中华大地上所诞生的一切文明。

参考资料:

肃州融媒:2023-04-17:我国最尴尬的3个姓氏,其中1姓仅剩17人,另外2姓都羞于读出口

泉州晚报:2015-04-10:泉州罕见姓氏你知多少? 328人一人独占一姓(图)

新京报:2023-04-22:新闻多一度|你的姓氏罕见吗?这些冷门姓氏你都知道吗?

人民日报:2019-11-07:你的姓氏罕见吗?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0 阅读:0

新新愣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