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为什么是全世界第1艘电磁弹射常规航母?2022年6月17日下水

萨沙讲史堂 2024-06-21 18:45:48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福建舰为什么是全世界第1艘电磁弹射常规航母?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并命名为福建舰。

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解放军海军就分为航母派和飞潜派。

航母派认为中国虽是一个大陆国家,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国耻告诉我们,必须争夺海上霸权。如果中国不能在海上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即便有强大的陆军也难以保卫国家的安全。

清末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首先全力消灭北洋水师,在获得海上控制权以后在中国沿海任意登陆。清朝陆军即便有百万规模,也是防不胜防、顾此失彼,局部兵力上还被日军占据上风,最终全军崩溃。

清末庚子事变中,八国联军直接杀入渤海湾,大军从天津登陆后直逼首都北京,慈禧太后只能仓皇逃走。

抗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将中国沿海完全封锁,导致我国急需的国外军火物资无法运到国内,只能依靠运输条件极差且非常危险的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仅仅驼峰航线的空中运输上,美国就死亡了1400名精英飞行员。

航母派也预计到,中国未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应该就是沿海地区。单靠陆军难以有效包围这些发达地区,就必须依赖海军。

二战告诉我们,战列舰时代已经结束,航母是毫无疑问的远洋海上霸主。即便大和号、武藏号这种超级战列舰,在航母的猛烈攻击下能够坚持一二个小时就算了不起。它们不可能对敌人航母造成任何威胁,甚至都看不到敌舰的样子。

中国想要真正成为军事大国,在世界上有话语权,就必须建立一支拥有航母的海军。

对于航母派的观点,飞潜派其实不反对,只是认为现阶段是无法办到这个目标。

且不谈刚建国时,中国连建造几十吨的炮艇都要苏联援助重要零件,大型军舰更是几乎为0。

在建国后长达20年内,中国远洋海军支柱竟然是1953年从苏联买回来的4艘二战前建造的老式驱逐舰。

在苏联本来要退役的07型驱逐舰,老大哥以每艘相当于17吨黄金高价卖给我们。

夸张的是,这4艘排水量仅有1600多吨的老旧驱逐舰,直到70年代都是解放军最大的远洋军舰。它们就是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

飞潜派认为,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发展大型航母,甚至发展大型驱逐舰都有很大困难。

看看这段描述:

1950年3月,新上任的军委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视察威海,由于没有舰艇,只能租渔船渡海。

1950年6月,国民党海军布水雷封锁长江口,海军由于缺乏专业舰船,扫雷工作进展缓慢,周总理甚至捎话过来问:“海军到底行不行?”

1950年12月,海军司令部向周总理打了一份报告求援,为的仅仅是用于青岛航校建设的一段1500米长的排水管……

1950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一周年时,航速最快、火力最强的军舰,是从水下捞起后修复的“南昌”号(国军排水量1360吨的“长治号”)。

此时,人民海军能称得上军舰的舰船仅有几艘,剩下的百余艘小船小艇破旧不堪,型号不一,光主副机的机型就多达300余种。军舰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华东军区海军的5776名干部中,有5114人是初中以下学历。海军战士多为换上水兵服的陆军士兵,他们中很多人在加入海军之前从未见过大海。

底子这么薄,想要在短期内建立航母编队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要说中国,就算实力强了几倍的苏联,在发展航母方面捉襟见肘,存在很多技术和经济门槛,发展速度极为缓慢。

航母好归好,却不是中国能够快速搞定的。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中国目前还是必须务实的建立一支近海防御的海军,解决美台海军不断骚扰沿海的燃眉之急。

飞潜派的思维同二战苏联差不多,就是利用战机、潜艇、中小型军舰(鱼雷艇、导弹艇、炮艇、护卫舰)联合实行近海防御。

以中国的国力和军力来说,只要花费10年左右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保卫中国近海。

至少在建国初期,飞潜派的主意是没错的,也打赢了一些对台湾海军的小型海战。

然而1974年的西沙海战,却为解放军海军敲响了警钟。

面对马上就要亡国的南越海军4艘不算很强的军舰,解放军差点没能打赢。依靠6艘军舰官兵以视死如归的战斗意识,解放军拼尽全力才占据上风。

此战虽以南越海军溃败为结束,他们不过1艘军舰被击沉,解放军也有1艘被击沉。

面对这么一个弱敌,解放军海军尚且如此艰难,遇到美苏等强敌又会如何?

长期强调近海防御,解放军军舰吨位小、火力弱、远洋能力差,性能上甚至不如南越海军。

南越海军4艘军舰总吨位有6000多吨,解放军初期参战的4艘军舰仅有1700多吨!

而此时已是70年代,解放军海军发展了20年,却仍然是如此水平。

事实证明,飞潜派的理论已经过时了。单纯的近海防御只能被动挨打,解放军必须走向远洋的绿水。

而想要在远洋建立海上霸权,那就必须建造航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力开始上升,综合国力提高很快,航母派逐步走到前台。

1983年,中国以废钢的价格(150万美元),购买了澳大利亚海军退役航母墨尔本号。

墨尔本号是二战服役的老式轻型航母,战后卖给澳大利亚海军,经过了几次技术改造。

中国购买墨尔本号航母的目的,是近距离研究航母。它的武器系统、电子系统甚至动力系统都被拆除,但是蒸汽弹射器居然还在,成为我国海军的意外之喜。

通过拆解这艘航母,中国军事专家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航母的方方面面,积累了很多重要的知识。

中国专家对航母的了解,终于不再拘泥于书本。只是,墨尔本号航母过于老旧,充其量只能作为粗浅的教学材料。

1998年,中国花费530万美元,从韩国大宇集团购买了苏联基辅级航母“明斯克”号。1999年又以70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它的姊妹舰“基辅”号。

基辅级航母是苏联第二代航母,严格来说它不算是真正的航母,只是一种提供舰队区域制空能力的军舰。

对于解放军来说,基辅级是可以买到,还能进行研究的最先进航母。

通过研究基辅级,解放军再次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997年底,无力维持强大海军的乌克兰政府,将库兹涅佐夫级航母2号舰“瓦良格”号出售。澳门创律公司以打造海上赌场的名义,以2000万美元购得该舰。

1999年7月,“瓦良格”号和近40吨重的图纸,被拖离造船厂,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程。

由于垃圾国家土耳其的阻挠,中国政府被迫给了该国很多好处,才让“瓦良格”号历经艰辛,历时123天,于2002年3月4日进入大连港。

2012年,我国海军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把它改造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结束了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却没有航母的历史。

很多人不了解辽宁舰号的意义,其实再弱的航母也比没有要强。

当年苏联研发基辅级航母,目的是为红色海军远洋舰队,提供一定的海上制空权。

很多苏联专家表示反对,认为花费如此巨大财力物力建造基辅级航母,却只能给海军舰队提供,12架性能很烂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实在是暴殄天物。

然而,苏联海军元帅则力排众议:你们没有打过仗,哪里知道海军官兵真正需要什么。就算远洋舰队头上只有一架我军的战斗机,也比完全没有,要强过百倍。

2019年12月17日,山东号航母正式交付海军,同辽宁号一起服役。

辽宁号也好,山东号也罢,大体还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水平,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可以这么说,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不足以同美国现役航母,甚至上一代的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对抗,然而是一种很实用的航母。

有了这两艘航母以后,解放军可以在每年的大半时间内,保持一个航母战斗群在远洋巡逻、作战,将海军活动区域彻底从蓝水扩张到绿水。

而这2个航母战斗群或许难以对付美国现役航母,还是能够对付周边的绝大多数假想敌,尤其是在南海搞事的众多小国。

自然,辽宁号、山东号是老一代航母,技术上已经过时。

航母搭载的歼15采用滑跃起飞方式,无法满载起飞。携带大量弹药尤其是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的歼15,实际作战半径只有500到700公里,攻击能力较弱。

而航母最大的作用就是进攻,先发制人消灭敌人,攻击力一定要强。

另外,大型预警机无法滑跃起飞,辽宁号只能使用直18Y预警直升机。

直18Y能对150到250公里范围内的各类海空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最大航程只有数百公里,在3000米高度的巡逻时间为2.5小时。

显然,它和固定翼预警机无法相比。

以美国E2舰载预警机为例,最大航程2700多公里,续航时间6个小时以上。预警雷达配置上,也明显优于预警直升机。E2D型号预警机的APY9雷达对3到5平米RCS小型目标探测距离约为500千米。

预警机是航母的眼睛,只有看到见,才能打得到。预警机上的巨大差距,让辽宁号、山东号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对辽宁号的缺陷心知肚明,解放军才推出了新一代的福建号。

福建号的主要性能还没有公开,可以确定的是采用了新一代的电磁弹射器。

这就表明,福建号可以起降歼15T重型舰载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性能比辽宁号、山东号有着巨大的提升。

一说,福建号可能使用歼35战斗机,将自己的舰载机提高到隐形时代。

西方专家推测福建号的舰载机配备:2个歼15T舰载战斗机大队,24架飞机;2个歼35隐身战斗机大队,24架飞机;1个空警600大队,4到6架飞机;1个歼15D电子战攻击机大队,6到8架飞机;此外还有一个舰载直升机大队,舰载直升机8到10架左右,可能配备舰载无人机。福建舰的舰载机总数将会达到60到70架。

不过,福建号想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预计不久之后,福建号的姊妹舰就会开工建造,到时候解放军就会装备四艘航母。

对于福建号为什么没有采用核动力,而是使用常规动力。

西方军事专家主要是两种意见,第一是的科技能力还达不到。虽然中国虽有核潜舰的技术,比如094、096万吨级核潜舰分别装有两具压水式核反应炉,但其输出功率并没有大到可以推动八万吨航母的等级。中国的福建舰要采用核动力,至少需要八个小型的核子反应器,而且从八个小型核子反应器到变成两个中大型反应器的过程里,还有相当多的科技难点要去克服。

虽然2019年中国制造了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似乎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但航空母舰可不是开玩笑的,是海军重器,一旦服役往往就要用上几十年。一旦航母核动力系统不可靠,或者存在安全隐患,那就是严重影响海军战斗力的特大事故。所以还是那句话,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是要踏实的走路,一步步来比较稳妥。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海军对于核动力航母的要求程度较低。中国在全球缺少海军基地,无法像美国海军一样在各大洋乱跑。中国航母主要的活动海域,也就是太平洋,最多再加上印度洋,使用常规动力已经足够用。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