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两次遇险差点丧命,都被刘乙光救下,这哥们竟是军统特务?

一堂过去 2024-06-09 08:05:17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追求真理的道路向来艰险,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走岔了路也情有可原。黄克诚与刘乙光二人年轻时候有共同的革命理想,相约此后顶峰相见。但是后来却一个加入共产党,一个去了国民党军统中。

这二人在战争年代虽然分属于不同阵营,但是由于早年的同窗情谊,黄克诚几次有难时,刘乙光都向他伸出援手。

大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黄克诚身处险境,穷困潦倒,多亏了有刘乙光的资助维持生计;建国后,黄克诚成为开国大将,功成名就,而人们对于刘乙光的印象只有他看守了张学良几十年。

这二人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又是如何走上命运的不同岔路口?点个关注一起看下去吧。。

暴动失败

要说黄克诚与刘乙光的相识,还要从少年时代说起。二人是同龄人,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这两人还是无话不谈的好同窗,情谊早在年少时就已经结下。

当时的读书人们都以救国为己任,读书出来后,不是参加政治宣讲活动,就是干脆到军中去建功立业,读书好的人大都会选择去军校中继续深造。

在黄克诚的介绍下,刘乙光也考入了黄埔军校。“一座黄埔校,半部民国史。”在我国近代史上,在黄埔军校中读过书的名人还真不少,诸如徐向前、陈赓等的开国名将,都曾在黄埔军校中学习过,这是我国近代革命者们的温床。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刘乙光和黄克诚都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受到四一二政变的影响,黄克诚的革命信念始终都没有改变过,但是刘乙光在中途却是摇摆不定,最后,为了生计,倒向国民党的阵营当中。

大革命失败初期,黄克诚被委派回乡,发动广大农民,给农民进行革命思想的灌输工作,为党发展新生力量。

在朱德与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余部往湘南进发时,黄克诚等几位负责人就领导着他们组织起来的农民队伍发动暴动,迎合余部的到来。

当时的农民队伍组建得仓促,他们大多数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是混口饭吃,并没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时间一长,队伍中自然出现了问题。

黄克诚带着队伍打游击战,越走越远。远离自己家乡的农民队伍们不满意了,游击小队内部产生了嫌隙。不满情绪一直滋生,黄克诚没有在第一时间意识到队伍的思想已经出了问题,一直到一队人马私自跑掉,黄克诚才意识到问题大了。

人心聚拢不到一起,留下的民兵也丧失了战斗意志,这支队伍很快被敌军打散,黄克诚作为队伍的头目,被敌军悬赏抓捕,只能东躲西藏。

暴动失败了,敌军占领了黄克诚所在的村子以及周围的地界,对进出城的人都严格把控,黄克诚为了隐蔽自己,只能躲在家附近的山中,白天就在山林里隐蔽,晚上再下山吃点东西,睡上一觉,躲得十分辛苦。

等到收集够了敌人的情报,敌人也逐渐放松警惕之后,黄克诚觉得这样躲下去不是办法,他打算找机会突出敌人的包围,到上海找党组织。

在路上他遇到了同样要去找组织的党员李卜成,要想进入上海,需要经过层层检查,敌人将上海城包围得严严实实,二人目前没办法进城,于是他们就先借道去了南京。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在南京寻找组织的联络员,但是寻找未果。二人身上的盘缠也花光了,又不敢轻易冒头去打零工赚钱,他们只能寻找人接济。

黄克诚在南京有一位当年在黄埔军校中认识的老乡,名叫曹日晖。此人毕业之后就在南京工作,在这里安了家。

黄克诚之所以来找此人,也是因为这人条件还不错,而且手里有点人脉,希望能通过他获得一点有关组织的线索。

但是曹日晖在见到他们之后大为震惊:“现在居然敢来南京,你们不知道现在南京一直在通缉共产党吗?你们还是赶快离开吧。”

曹日晖这幅态度,摆明了是没法帮上忙,但他还是给黄克诚出了主意:“你读书时不是与刘乙光相熟?他如今也在南京,条件不错,你或许可以向他寻求帮助。”

听到刘乙光的名字,黄克诚陷入纠结当中,他与李卜成二人辞别曹日晖,另寻他法。李卜成追问刘乙光的情况,黄克诚这才回忆起昔日同窗。

大革命失败后,二人曾在汉口见过一面,当时刘乙光踌躇不定,对未来的路相当迷茫,黄克诚希望他能继续返回江西,继续完成自己身为共产党的使命。但是最后,刘乙光为了生活,选择留在武汉,加入国民党,在党务学校工作。

如今二人分属于不同的阵营,他去求助刘乙光合适吗?能求得帮助吗?

黄克诚的求助

最终,走投无路的黄克诚还是决定要找刘乙光谈一谈。黄克诚抱着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刘乙光的态度上门,但是过程比黄克诚想象中简单多了,他没有非多大劲就得到了刘乙光的帮助。

黄克诚的两个请求,第一是想要了解当下的局势,第二是想让刘乙光接济他们,只要能够他们到达上海就行。

刘乙光不但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说自己要外派去上海工作,可以直接带他们到上海。

这样一来,二人去上海的路途更简单了,由于刘乙光在国民党中地位不低,由他带着二人,一路上都不会遇到盘查,多亏了刘乙光,他们去上海的路途非常顺利。

其实,刘乙光在接到昔日老同学的求助时,内心也想了很多。黄克诚到上海是要寻找共产党,刘乙光身处在敌对阵营中,应该给他帮助吗?

刘乙光虽然选择了国民党,但同时他也十分佩服老同学的毅力与决心,想到二人读书时曾经说过,要一起改变中国的未来,这才是刘乙光最后决定帮助黄克诚的原因。

去往上海的列车上,二人就中国的未来发展问题,讨论了许多,二人心照不宣地躲过了关于阵营问题的探讨,二人发现,尽管中间经历了这么多,但是两人早年结下的友谊并未产生改变。

末了,刘乙光对黄克诚说:“我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处境。”

到达上海后,刘乙光不但给黄克诚安排了住处,还定期给黄克诚汇款,支撑黄克诚在没有收入来源时的日常生活。

刘乙光的所作所为,给了黄克诚莫大的帮助,黄克诚得以在上海安心寻找组织,不用为生计发愁。

大革命之后,白色恐怖席卷上海街头,每天都能听到共产党员被查出,被枪毙的消息,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也为了隐蔽起见,全都换为单线联系,黄克诚找到组织更难了。

在上海流落期间,黄克诚几度到了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一直联系不到组织,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他在同乡的牵线下,认识了一位叫做黄壁的富商,去他们工厂做活。

危机又发生,他到了工厂却发现工厂内有一位负责人,竟然是自己的同乡邓丰立。遇到同乡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位同乡有着屠杀大批共产党人的斑斑劣迹。

还好多年未见,邓丰立没有认出黄克诚,更为戏剧性的是,他听到黄克诚熟悉的乡音,还提起了当年与他作对的“黄克诚”。

黄克诚冷汗都下来了,好不容易跑了出来,但是他的谋生之路又断了,而且当时,刘乙光在事业上的进展也并不顺利,对黄克诚的接济不得不中断。

好在事情在不久之后迎来了转机,组织上派人来上海,联系上了黄克诚与李卜成,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之后,黄克诚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唐山从事地下工作,在这里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他想要打入唐生智部队,因为在工作中他了解到了唐生智与蒋介石不和,在这里他能打探到更多关于国民党的消息。

在唐山,由于他将自己参加过湘南暴动的事情说出去,引起了部队长官的疑心,他只能转移地点,另谋出路。到了武汉之后,他又一次受到了刘乙光的帮助。

二次救助

黄克诚找到了组织,刘乙光也重新在国民党中被重用,刘乙光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职位是国军第2师某团的少校训练官。

黄克诚借着找工作的名义联系上了刘乙光,二人关系好,谋个闲职还是很简单的。刘乙光将黄克诚接到他部队驻扎的地方,给了他一个管理图书档案的职位。

在这里工作期间,黄克诚与李卜成保持着联系,李卜成当时潜伏在一所学校中,本来做得好好的,因为武汉支部书记刘家驹的叛变,被抓捕入狱了。

黄克诚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李卜成的身份已经暴露,但是暴露了多少?黄克诚的身份是否也被暴露了?这些问题他完全都不清楚,唯一能问的就是刘乙光。

刘乙光非常靠谱,二人心照不宣,黄克诚问了,他就去了解情况,刘乙光分析,黄克诚不必现在就着急走,突然走了反倒惹人怀疑。

刘乙光在监狱中任职的朋友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目前李卜成没有被查出做了什么事情,估计过段时间就会被放出来。

在刘乙光的庇护下,黄克诚一直都没有被找麻烦,刘乙光心里明镜似的,但是他从来不多问,后面他还托人照顾在狱中的李卜成,让黄克诚放心。

黄克诚虽然被编入地下党中,但是他一直都在做边缘工作,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所想要的。后来,黄克诚向上级打了报告,申请去前线打仗。

在告别刘乙光时,黄克诚终于能和他说出自己的日后规划了。就因为少年时期的相处,刘乙光几乎是无条件地帮了黄克诚那么多忙,这是他生命中的大恩人。

走之前,黄克诚要求刘乙光加入红军当中,刘乙光也郑重地说:“我会考虑。”但是之后,刘乙光因为家庭等原因的牵绊,他最终还是没有去苏区,而是被吸纳入军统当中。

虽然变成军统特务,但是刘乙光也没有如大家所想那般,变成间谍或者是杀手,他在军统中工作是也没有迫害过共产党人。后来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后,由于张学良执意要将蒋介石送回南京,他落入蒋介石的陷阱当中,被软禁了一辈子。刘乙光就是那个名为照顾张学良生活起居,实则是监视张学良一举一动的人。

刘乙光就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一辈子,期间,他也曾找蒋介石要求调岗,但都不了了之。

陪着张学良的日子,跟与世隔绝也没什么区别。刘乙光的妻子就因为这样长期不能与外界交流的生活,彻底疯了。刘乙光也因此对张学良的态度并不好,张佛严在描述刘乙光看管张学良期间的故事时,说张学良“受尽了刘乙光夫妇的百般凌辱和精神虐待”。

尽管张佛严如此记载,张学良也说过刘乙光对自己的恶劣态度。但是最终,张学良在晚年想起这位看管时,还是说:“刘乙光既是仇人,也是恩人。”

由于张学良关押情况的特殊性,关押地点时常转移,每次张学良有突发疾病,刘乙光都会在第一时间,承担下所有可能出现的责任送他去就医。

这么想也能理解,为了工作一辈子过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刘乙光对张学良有怨气也是正常的事情。斩学良在晚年时,还想要接济刘乙光的生活,由此可见刘乙光对待张学良的态度绝对没有文人杜撰中的那么不堪。

黄克诚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一路高升,建国后他被授予开国大将的称号,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荣耀。当他提到刘乙光时,虽然二人表面上是敌对阵营,但是在心里,刘乙光一直都是他生命中的贵人,是他的好友。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定义为纯粹的好人或者是坏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刘乙光不但没有利用黄克诚的党员身份为自己在国民政府中邀功,还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这样的深厚情谊,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让人暖心,给人力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

一堂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