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30年时间,我国先进战机总数,就已是日本的10倍

娱酱拌饭呀 2024-06-27 17:46:45

曾几何时,日本航空自卫队曾是亚洲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空中力量。而如今,中国空军的四代以上战机数量,已悄然达到日本的十倍之多。这一变迁,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空军还在勉强维持着歼-7、歼-8等第三代战机的时候,日本已经引进了美制F-15J战斗机。

这款当时的尖端之作,拥有超过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7吨的弹药载荷,配备了最先进的航电系统,堪称四代机的标杆。面对如此强敌,中国空军无疑是望尘莫及。差距如此之大,让人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中日空军实力发生了如此逆转?

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F-15J的性能优势。这款战机不仅航程远、载弹量大,而且拥有当时最为领先的航电设备,堪称四代机的佼佼者。除此之外,日本空自还拥有F-2、F-4等多型主力战机,综合实力远非彼时的中国空军可以比拟。

即便是在引进了24架苏-27之后,中国空军与日本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我们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可以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日本始终稳坐亚洲空中霸主的宝座。

意识到这一差距后,中国开始了疯狂的追赶之路。一方面,我们加大了先进战机的引进力度。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约100架苏-30MK2,极大充实了空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国产四代机的研发也在加速推进。歼-10和歼-11在2004年前后实现了批量生产,标志着中国开始掌握了四代机的核心技术。

到2006年,凭借引进和自研的双管齐下,中国四代机的数量终于追平了日本。但真正标志着中日空军实力逆转的,还是2011年歼-20首飞成功的那一刻。就在前一年,中国的GDP总量刚刚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后,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中国空军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入新的十年,中国空军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歼-11B、歼-10C、歼-15、歼-16等一系列先进战机相继问世并投入量产,形成了以第四代战机为主体、第三代和第五代战机并驾齐驱的多层次力量结构。

以歼-10C为例,截至2023年,这一型号的总量已经突破300架,成为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空军四代及以上战机的总数已经超过2000架,在亚洲独占鳌头,位列世界第二。

相比之下,日本空自不仅没能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反而因为种种原因损失了十余架战机。如今,其现役战机总数只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现代化水平也明显落后。面对中国战机频繁的抵近,日本战机往往疲于奔命,难以招架。

即便单论东部战区空军,其作战力量都已稳稳压过日本空自一头。随着歼-20的批量服役和下一代舰载机歼-35的研发,未来中日空军实力的差距只会进一步拉大。就算日本引进全部的100多架F-35,也难以扭转颓势。

毕竟,决定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归根结底还是其经济和科技实力。而这恰恰是中国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根本原因。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空军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我们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从仰望者变成了被仰望者。这一切,都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0 阅读:0

娱酱拌饭呀

简介:更新有趣好玩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