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只能携带6枚导弹,如果都打完了该怎么办?

娱酱拌饭呀 2024-06-27 17:48:56

当我们谈论歼-20的时候,这款先进的隐身战机,为何只能携带区区6枚空空导弹?当这些"武器库存"耗尽之后,歼-20还能否在现代空战中占据上风?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隐身和挂载之间的矛盾。为了维持极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像歼-20这样的第五代机必须将导弹藏于机腹的武器舱内,而非像老一代战机那样大大咧咧地外挂。然而,内置武器舱的容量毕竟有限。即便是美军的F-22,其隐身布局下也只能容纳6枚AIM-120D中程空空导弹。这是否意味着,隐身战机注定要在武器载荷上吃亏?

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让我们先从空战的发展说起,看看导弹与机炮这对"冤家"的恩怨情仇。

追溯空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趋势:空空导弹的地位节节攀升,而机炮的重要性则日渐式微。在二战时期,机炮还是战机的主要武器。但随着导弹技术的成熟,这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导弹相较于机炮,有着射程远、命中率高、毁伤力大等优势。更关键的是,它赋予了战机"先发制人"的能力。有了导弹,战机无需与敌人正面缠斗,而是可以在数十乃至上百公里外发起攻击。这正是现代空战所强调的"超视距作战"理念。

相比之下,机炮在这一理念下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它的作用距离太近,只能用于"狗斗"这样的近距离缠斗。但在隐身战机时代,"狗斗"的机会本就寥寥无几。无怪乎,连歼-20这样的先进战机都彻底告别了机炮。

那么,当歼-20用尽了6枚"霹雳-15"导弹,是否就意味着它已经丧失了战斗力?非也。 在现代空战中,导弹的发射结果往往只有两种:击中目标,或被敌方导弹击落。假设歼-20在一场6比1的遭遇战中发射了所有导弹,即便其中只有一半击中目标,也意味着敌方损失了3架战机。这样的战果,恐怕任何空军都不会嫌弃吧?

再者,导弹的质量远比数量更为重要。以中国的"霹雳-15"为例,其射程可达150千米,大大超过了美军的AIM-120D。在实战中,歼-20完全可能在发射1至2枚导弹后,就已经制胜空战。

歼-20携带6枚导弹,数量少不少?从隐身性能的角度看,这个数量无疑是合理的。任何多余的外挂载荷,都会显著增加歼-20的雷达反射面积,削弱其隐身优势。而6枚"霹雳-15",已经足以让歼-20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先机。

从导弹性能的角度看,质量远胜于数量。"霹雳-15"不仅射程远,而且具备多种制导方式和反干扰能力。在实战中,歼-20只需用2至3枚导弹牵制住敌方战机,其余的就可以用于攻击和掩护。这就好比一盘棋,歼-20手中的子力也许不多,但每一枚都威力惊人。

当然,导弹的可靠性和维护性也不容忽视。再先进的导弹,如果在关键时刻哑火,也无异于废铁一堆。因此,歼-20在追求导弹性能的同时,更要确保它们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这对工程师和地勤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歼-20 搭载6枚导弹的配置,是隐身性、导弹性能、可靠性等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在这个组合拳的加持下,歼-20纵使身负轻甲,也有与百万雄师争锋的底气。未来,随着导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或许还会看到更加出色的武器搭配方案。

在现代空战中,导弹数量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其射程、命中率等性能指标,以及飞行员的驾驭能力和战术运用水平。

作为一款隐身战机,歼-20在机动性、态势感知、信息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只要充分发挥这些长处,哪怕弹药舱里只有6枚导弹,它也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空战中一展雄风,甚至不亚于美军的F-22和F-35。

武器装备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场简单的数字游戏。真正决定战局走向的,是各项性能指标与作战理念的博弈,是工程制造与实战运用的较量。透过歼-20导弹数量的表象,我们更应看到中国航空工业整体实力的提升,看到一个新时代空军的勃勃雄心。

1 阅读:237
评论列表
  • 2024-06-27 22:22

    20是4枚霹雳15,2枚霹雳10

  • 2024-06-27 23:18

    歼20目前应该有300多架。就算一次出动20架,打完每架已经干掉三四架敌机了。可以回家等二等功了。还干什么?有多少敌机给你打?

  • 2024-06-27 22:55

    打完收工[呲牙笑]

  • 2024-06-27 23:21

    第一种情况,五代机紫禁之巅,大家带的都不多,就看谁的导弹够远。第二种情况,对对阵三代四代,6枚估计干掉三四架,对方能有多少架够你打?

娱酱拌饭呀

简介:更新有趣好玩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