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头还是兔头?用确凿证据和程序正义,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展现一个教科书式的舆情应对方法

寒拾 2023-11-13 19:25:06

又一起鼠头事件,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三起了!

这次事件,我第三次建议,用确凿证据和程序正义,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给公众一个靠谱的交待,同时让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回归!

这次我判断,此物非鼠头,而是兔头,因为这道菜就是香辣兔丁,有兔头顺理成章,且物证就在那里,有证据就容易获得真相!另外,我不相信我们这样的菜里会出现鼠头!

这个舆情发酵,与此前的两个鼠头事件异曲同工,都是“被曝食堂中吃出疑似鼠头异物”网络视频发酵!都是当地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遇到这样问题,不可怕,我们也要以极大的善意面对舆论,家长和学生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担心,可以理解,因此网络舆论发酵,也属正常,包括网红大V为了流量炒作此事,也不意外,长成包子样,就别怕狗跟着,这是常理!现在的问题是,当地怎么处理?是重蹈前两次鼠头覆辙,还是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让鼠头事件,公正客观真相大白天下!

此前,两次鼠头事件,都处理的稀碎:第一起,最初官方结论为鸭脖,但物证证据缺失,只是照片为证,于是出现著名鼠头鸭脖事件,舆论发酵,重新调查,同样证据,结论截然相反,承认是鼠头,舆论为此平息,但并未服人!第二起,大学里吃出鼠头事件,学校快速承认,处理食堂店铺,但结果狗血,一是食材统一采购,二是背后涉及店铺利益之争,而结论,并非证据确实充分!

像这类事件,正常做法应该是:

1、保存证据,必须遵循程序正义,要权威依法,防止证据被调包!

2、权威鉴定,必须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测鉴定!

3、调查真相,就应该提级调查,避免地方利益保护!

4、权威通报,用证据说话,以理服人!鉴定结果完整全面回应!

5、关键证据,充分展示,正义要用看得见的方式展现!

6、舆情应对,实情决定舆情,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7、以上处置,力求时度效,公正客观真实准确!此前两个鼠头事件,之所以舆论稀碎,是因为几乎没有一个准确的应对方法!而这次,也形成了教科书式的应对!

首先结论,非常明确: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两份,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鼠成分,检出兔成分”。

看当地的处置:

1、事件起因:午餐发现疑似异物,放学后带回家,家长拍照上网,被传播扩散!

2、处置方法:接到投诉,有关部门对物证封存!对食堂食物进行封存!

3、权威检测:当天2个封存样本送往具有资质的国家级权威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两份,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鼠成分,检出兔成分”。

4、调查方法:第一,相关人员询问取证。第二,调查各种文件,销售单,食谱!第三,送检到权威机构!

5、调查方法:第一,相关人员询问取证。第二,调查各种文件,销售单,食谱!第三,送检到权威机构!

6、发现问题:因学校管理漏洞和食堂工作人员对兔肉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问题,导致兔唇边的白色兔毛和兔齿没有除尽,学校和食堂负有责任。

这次鼠头兔头事件,实际是一件好事,这是三起鼠头事件,在前两起处置不当的前提下,出现了一个标准的,教科书式的,规范的舆情处置样本,此后,可以把这个舆情处理方法,总结成规律,用以指导相关的舆情事件!而且这个事件,更大程度上扭转公信力和权威性,总结了经验教训,所以,这个事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11 阅读:355

寒拾

简介:专业分析判断、新锐网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