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害刘胡兰的凶手们结局如何?均已伏诛,但包庇寡妇的他藏了16年

采蓝说历史 2024-05-26 14:02:39

刘胡兰纪念馆中的报纸

芳华灼灼 ,为革命理想英勇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1947年1月12日,一支阎锡山军阀队伍在一个大胡子军官带领下突然袭击,包围了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

敌军刚刚在1月8日带走了5个人,这个时间再次突袭,刘胡兰意识到一定是有人泄了密。

来不及撤退的刘胡兰和乡亲们都被赶到村南观音庙前,阎军很快把6名共产党员和刘胡兰认了出来,在刘胡兰面前先后用铡刀杀害了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陈树荣等6位共产党员。

敌人残暴的杀害方式,使现场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场下亲眼目睹亲人被杀害的乡亲们,忍着巨大的悲痛,人群中不时传出低低的啜泣声。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敌人以为年仅15岁的刘胡兰年龄小,胆子小,看见如此的惨状肯定害怕,然后会老老实实地坦白所知道的情况,没想到失算了。

大胡子连长意味深长地望着刘胡兰,跟她说只要供出一个人就奖励100块大洋。

刘胡兰毫不动心:“就是奖一个小金人,也休想让我开口。”

刘胡兰的大义凛然使得大胡子军官恼羞成怒,他一把抓住刘胡兰的头发,指着血淋淋的铡刀以及牺牲同志的遗体威胁刘胡兰,如果不将她知道的情报全部说出来,就跟其他6个人一样,只有死路一条。

刘胡兰年纪虽小,但经过几年的革命历练,已经是个拥有坚定共产主义思想的老同志了。

大胡子军官气急败坏:“你,你个女娃,嘴巴挺硬,难道你就不怕死?”

刘胡兰昂着头,怒目而视,响亮的声音回荡在空中:“怕死不当共产党!”

大胡子眼睛转了一下,狡黠地说,“只要你说一句话,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当共产党,就这一句,我立马放你回去。”

刘胡兰嘴角冷冷地抽了一下,鼻子哼了一声,甚至都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平静地注视着前方,反问敌人“我咋个死法?”

大胡子军官听了,往旁边一指,歇斯底里地喊起来“就跟他们一样。”

刘胡兰站起身,踉跄了一下,踏过满地都是牺牲同志们身上流出来的斑斑血迹,一步一步向铡刀走去,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

场下的乡亲们都是看着刘胡兰长大的,也都是沾亲带故的,眼见这孩子就要躺到了铡刀下,顿时骚动起来。

然而,伴随着乡亲们的惊呼和痛哭声,凶狠的大胡子军官狠狠地一声令下,只见寒光一闪,血光一片,刘胡兰同志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5岁的青春芳华!

刘胡兰光荣牺牲这一天,距离1947年春节只有10天。

这一天,寒风呼呼,大地萧瑟,连老天爷都在为7位烈士默哀致敬。大胡子军官带着队伍离开之后,继母胡文秀悲痛地把女儿鲜血染红的土全部铲起来,默默地拿一块大布包裹起来。

这一年的春节,村里没有一户人家贴春联、放鞭炮,家家户户都在为七位烈士默哀。

毛主席听到刘胡兰的事迹后,奋力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成长岁月,闪光的革命道理铭刻在心

刘胡兰这一生极其短暂。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三岁亲生母亲就去世了,接着继母胡文秀进了家门。

胡文秀对待刘胡兰就像亲生女儿一样,不仅生活上处处爱护,还教她识字,教她做人道理,让刘胡兰重新拥有了家庭的温暖和母爱。

在清贫和睦的家庭氛围里,活泼的刘胡兰勤劳懂事,作为家中长女的她,事事为家人为弟妹着想,颇有担当精神。

1942年,文水平川第一支儿童团在云周西村成立,10岁的刘胡兰担任了儿童团团长。小小年纪的她一心希望能为大人们多分担些繁杂的工作,除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还主动带领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送情报,成为大人们身边的好帮手。

1945年11月,13岁的刘胡兰获得了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学习机会。知道自己知识基础差,实际工作经验少,刘胡兰学习上认真努力,勤奋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积极向老师请教。经过 40多天的学习,刘胡兰的革命思想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她更加认定了只有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老百姓才有光明的未来这一真理。

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也变成刘胡兰崇高的理想,她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1946年6月,14岁的刘胡兰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

这一年,国内革命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国民党军队开始对解放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有针对性的重点进攻,敌人调集数了数万兵力,对晋中地区开始了大范围的扫荡。光是刘胡兰的家乡,就有大约3个团的兵力镇压,情形万分紧急。

为了做好长远谋划,党组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安排一批干部转移上山,尽最大可能保留有生力量,准备进行下一步工作。考虑到刘胡兰年龄最小,经验较浅,组织上也把刘胡兰列在转移名单当中。但刘胡兰知道消息后,立刻向组织上申请让自己继续留守在村里。

并向组织说明了留守理由,自己是本地女孩子,年龄又小,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再加上自己十分熟悉周围各村的情况,有突发事件也方便及时传递消息,保证事态发展的主动权。

党组织考虑了刘胡兰的工作实际,认为刘胡兰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能够确保刘胡兰的生命安全,就批准了刘胡兰的请求。在刘胡兰的据理力争下,组织同意刘胡兰留守在周西村。

正是这一次的留守,刘胡兰不幸被叛徒出卖指认,最后英勇牺牲。

法网恢恢,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惩罚

当年进村铡杀刘胡兰和其他6名烈士的军阀队伍带队军官,乡亲们只知道是个大胡子,至于他姓什么叫什么,没有一个人说的上来。

为了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把刽子手找出来,党组织一直在跟进调查。解放后,文水县公安部门经过大量的侦查,终于找到了有效的线索。

办案人员在整理国民党海量的残留档案时,偶然发现了关于国民党阎系部队下令在云周西村处死共产党积极分子的文件。发现当时带领部队对云周西村进行突袭,大肆破坏中共地下组织的是72师215团的特派员张全宝。

文件中记载的张全宝留着一脸的大胡子,这个与群众提供的线索相符,可以确定杀害刘胡兰的大胡子军官正是张全宝。但时间已过去了好几年,从战争到和平,人员伤亡流动极大,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新旧事务繁多,人员流动繁杂,要找到一个人彷如大海捞针。

张全宝是否还活着?如果还活着,他居住在哪里?

案子的线索到此中断,办案人员又一次陷入了僵局。殊不知,此时的张全宝已经改名潜回到运城生活。

原来,张全宝在1949年4月的一场太原战斗中被解放军俘虏,后来被押送到哈尔滨接受劳动改造。满手沾着烈士鲜血的他深知道自己杀害刘胡兰等共产党员的罪孽深重,不可饶恕,若被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必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为了隐瞒自己的罪行,在登记个人信息时他多留了个心眼,报了个张生昊的假名字。

改名为张生昊的张全宝在哈尔滨劳改了一年,出狱后悄悄回到老家山西运城和老婆吴翠花一起生活。

为了维持生计,张全宝摆了个烟摊。满脸的大胡子太与众不同,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剃得干干净净,咋一看,完全认不出他原来的样子了。

张全宝以为自己这样低调小心,可以蒙骗过所有人的目光,苟且余生。

然而不久之后,张全宝从报纸上看到杀害刘胡兰等同志的凶手之一许得胜在祁县落网,已被处决的消息。这让张全宝焦急不安,这个许得胜跟他一样,同是大胡子,同是连长级别。既然许得胜已经被捉,他认为许得胜也不会让自己好过,必定会把自己供出来,思来想去,就在院子里挖一个地窖藏匿。

于是白天老婆出去摆摊的时候他就待在地窖里,晚上老婆收摊回来他才从地窖爬出来一起吃晚饭。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很高明,没想到报应很快就向他走来了。

1951年4月,曾经在张全保手下的两个士兵,因为打架斗殴被抓进了公安局。为了立功减轻处罚,他们老老实实举报了大胡子张全宝其人其事,并说出张全宝被俘之后改名换姓,出来后回到运城定居的确凿消息。

李永太局长意外得到这个线索,兴奋而激动。立即向王沁声县长汇报了具体情况。

有了新的线索,运城镇公安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对相关“大胡子”人员进行了排查和侦控。最后发现住在运城镇卫家小巷1号院的张生昊有重大嫌疑,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名叫“张生昊”的人并没有标志性的大胡子。

张生昊是张全宝本人吗?两人的形象行为是有点差别,但张生昊几乎集中了所有的疑点,这次决不能随便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公安人员连续几天蹲点,发现张全宝家每日大门紧闭,遇到熟人时,吴翠花跟别人说张生昊回山东老家了,她则守着烟摊每日早出晚归,似乎一切如常。

为了充分掌握真实情况,公安人员又对张生昊的邻居们进行了暗访。公安人员从邻居们那里得到了两条重要线索:有一位邻居反映,吴翠花天天都端着满满的尿盆到茅坑倒,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人的尿量;另外一位邻居反映,有一次她跟着吴翠花到家里拿东西,房间里弥漫着很浓的纸烟味,吴翠花没有吸烟的习惯,而张生昊的烟瘾却很大,平时手不离烟的。

根据这两条线索分析,公安人员确定张生昊就躲藏在家里。

同时开始着手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对“张生昊”实施抓捕。

1951年5月8日黄昏时分,张生昊从院子里的地窖中爬出来,刚站直身,准备进家吃晚饭,就撞见了冲进院子的公安人员,当公安人员喊出了“张全宝”三个字时,张生昊的身子抖索了一下,然后石化了,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公安人员将张全宝扑倒在地,控制了起来。狡猾的张全宝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他骗公安人员说自己要进屋里拿几件换洗的衣服,进到卧室却快步走到床头,伸手想拿藏在枕头下面的手枪反抗拒捕。公安人员一眼识破,飞身一拳就将他打倒在地,再无反抗之力的张全宝只能乖乖被擒。

面对铁证如山,张全宝再也无法做任何狡辩,对当年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累累罪行供认不讳。

几天之后,张全宝检举揭发了他的上司,另外一位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凶手副营长侯雨寅。不久在稷山县半坡村侯雨寅的也落网了。

法网恢恢,杀害刘胡兰等7名烈士的刽子手全部被伏法,受到惩罚。然而,当年出卖刘胡兰的叛徒到底是谁?成为一个悬案。

恶有恶报,出卖乡里乡亲的叛徒被伏法

刘胡兰和六个民兵牺牲之后,想到那残暴的杀人现场,让人痛恨不已。一个个疑团不断萦绕在大家心中。

刘胡兰年龄小,又是当地人,有实践工作经验,一言一行都会隐藏自己,一眼过去,在人群中就是个普通女孩的模样,怎么会被敌人一眼就认出了身份?难道有人之前暗地指证了她?那这个通风报信的人会是谁呢?

十几年后,已是公社副书记的胡文秀被人举报出卖了刘胡兰,被多次批斗。看到妻子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刘景谦带着女儿刘芳兰到京“告御状”,周总理批示有关部门迅速查清真相。

后来公安机关经过深入调查,找到一个可靠的人证。这位人证就是1月8日被抓走的5个民兵之一的石六儿的妹妹石玉贞。她举报说,她的哥哥石六儿被敌人抓到敌方据点,受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第三天去探望哥哥石六儿的时候,哥哥告诉她是五郎告的密。

这个“五郎”就是石五则!论辈份刘胡兰叫他叔叔,石五则参加革命比较早,也为八路军做过一些事情,是村里的农会秘书,村里的情况他非常熟悉。在乡亲们与日军作斗争的时候,他曾和刘胡兰两人里应外合,为八路军输送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资格这么老的长辈,不仅是村里的领头人,思想觉悟也这般高,为什么会出卖刘胡兰呢?说起来这里面有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石五则和村里的一个寡妇关系暧昧,一直都想让寡妇当自己的老婆。

为了支援前线抗战,妇救会组织村里的妇女加班加点为八路军纳两百双双布鞋。

收鞋检查时,刘胡兰发现有几双布鞋质量不行,拿在手里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对负责收鞋的石五则说质量这么差的布鞋不能收。

石五则见状一把夺过去刘胡兰手中的鞋子,十分不高兴,说两百双鞋里夹了一两双差一点儿的也根本看不出来。说着便随手把鞋子放在鞋堆上。

刘胡兰一向认真对待工作,即使是长辈她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她耐心劝说:“五则叔,这鞋底里有假,我们不能收!”

旁边站着的寡妇指着刘胡兰嚷嚷起来,“什么嘛,我辛辛苦苦纳的鞋,你红口白牙,不要血口喷人!”

刘胡兰并不因为石五则在一旁帮说话就放弃应有的原则,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检查后鞋底果然偷工减料,这下寡妇的脸灰了。刘胡兰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惹恼了石五则,他觉得刘胡兰不把自己这个长辈放在眼里,于是心里起了怨念。

后来他和其他民兵被敌人捉去后,为了发泄怨气报复刘胡兰,他毫不犹豫出卖了她。

那一次被敌人捉去最后还能安然回家的只有石五则一个人。

刘胡兰牺牲后,1947年10月,政府曾将石五则收审。但是,由于他本人拒不承认,再加当时战事频繁,来不及进行周密侦查,找不到充足的证据,只好在12月将他释放了。

尽管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是乡亲们都认为他就是出卖刘胡兰的叛徒,看石五则的眼光里多了嫌弃和愤恨,他在村子再也没有过去的威望,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正义会迟到,但正义总会到来。1963年2月,经过不懈的排查,终于掌握了石五则出卖刘胡兰的确凿证据,铁证如山,抵赖多年的石五则再也不能狡辩,这个害死刘胡兰等7名烈士的叛徒,被政府下令执行枪决。

一切尘埃落定,时光不会放过作恶多端的人,哪怕苟且偷生也最终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刘胡兰等烈士的光荣英灵,在16年后的早春里,终于可以安息了!

1 阅读:7

采蓝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