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去编化!多个教育类专业,被预警

泽祥评教育 2024-06-27 13:37:37

6月25日,话题“未来事业编会取消吗”冲上热搜榜,反映出公众对于事业单位编制制度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第一财经YiMagazine”发布《编制还是“铁饭碗”吗?》一文,列举了多位教师因为编制及考核问题而引发的去留问题。

“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人口及社会发展新形势,将深刻影响教育和教师职业的发展。

据光明网报道,在生育率世界最低的韩国,该国教育部2022年9月宣布,明年公立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的编制数量将缩减为34.4906万人,比今年减少2982人。

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教师人数首次缩编。

回看我国国情,受“全面二孩”政策红利影响,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创下了近20年的高峰。然而,这一高峰之后,出生人口数却呈现出断崖式下降的趋势。我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千万,降至956万,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至902万。

从全国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看,小学教育专任教师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具体的数字来看,由2019年的626.91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662.94万人。同时,2019~2022年本科师范生招生人数也在同步增长,从42.88万人增长到49.54万人。综合各方数据可预测,小学教育专任教师人数在未来几年依然会保持增长趋势,但这与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在2023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的现状并不匹配。

生源危机已经在路上。未来几年内小学专任教师规模过剩的情况无法避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乔锦忠研究团队曾在专业期刊发布测算结果: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教师“铁饭碗”被打破:去编化和退出机制!

近些年来,我国教师的“铁饭碗”局面正悄然发生改变,编制岗位的减少和退出机制的引入,逐渐打破了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传统。

4月26日,“厦门教师招聘因多岗位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的话题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

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发布的招聘通告显示,多个岗位因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最终不得不取消了招聘计划。这一事件凸显了教师职业去编制化趋势对教师招聘市场的影响。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去编制化操作已逐渐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地区陆续将部分教师岗位与编制脱钩,减少编制岗位的招聘,转向合同制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接受《半月谈》访谈指出,“伴随少子化趋势,义务教育学位需求总量将缩减,但城乡学位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别将继续拉大。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经济活跃地区转移,教师资源将面临人口流入区域缺编和人口流出区域空编并存的状况。”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该区在召开的相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有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个省区市宣布实施教师退出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发布文件曾提出要“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打破教师“铁饭碗”的退出机制,旨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把不负责任的“躺平”教师淘汰。

多个教育类专业,连续多年被预警

师范类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在培养幼教和中小学教师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到专业来看,根据麦可思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小学教育专业是小学从教人员的最重要来源。

主要从在小学从教的师范类院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构成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占三成以上(30.4%),是服务小学教育领域的主体;其后依次是汉语言文学(13.1%)、体育教育(7.0%)、数学与应用数学(6.1%)等,这些专业基本涵盖了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方向。

从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近五年在小学从教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小学从教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持续在六成以上;同时还可看出,体育教育、英语、音乐学、美术学专业毕业生在小学从教的比例有所上升。

另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五年的高职红牌专业(指就业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且市场需求减少或增长缓慢的专业),教育类专业占比较高。其中,小学教育、语文教育连续5次被预警,英语教育4次被预警。

高职教育类专业就业质量较低,或许与教师体量过剩、教师从业门槛提高有关。

教育部2021年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本科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

且根据教育统计数据,在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研究生占比分别达到了72.4%、2.1%,专科教师占比明显较少,2022年(24.4%)较五年前(37.4%)下降了34.7%。

教育部职成司在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提出,2023年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从未来就业需求出发,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培养体系,进行部分专业改造。”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指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随着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从教人员必将面对编制缩减、优胜劣汰的改革潮流。虽然当下“从教热”已在降温,但好教师永远都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红. 激发活力是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点[N]. 《光明日报》,2024-2-20(13).

[2]人口新形势催动教育大变革[J]. 《半月谈》, 2023.

[3] 霍思伊,李金津. 乔锦忠:教育如何应对人口之变?[J]. 《中国新闻周刊》, 2023.

1 阅读:858
评论列表
  • vv 6
    2024-06-28 05:18

    折腾吧!没编制谁去?一个学期换6个老师,最后坑的是孩子,是未来[笑着哭]

  • 2024-06-27 16:15

    估计县管校聘 区管校聘,以后哪怕是你教学好,你和领导关系不好,你也竞聘不上。

泽祥评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