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采购成本压缩90%,美国要为台海建武器库,打赢中国却没希望

瞩望云小 2024-06-23 16:09:30

过去我们常说美国已经失去了武力干涉台海冲突的希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军缺少与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导弹库存。在美国战略智库2023年进行的兵棋推演中,美军将在介入台海冲突不到七天时间耗尽精确制导弹药。而在美军组织的同类演习中,美军需要在3周的冲突中消耗5000枚远程 导弹,仅在第一周就耗尽全部拉斯姆隐身巡航导弹库存。那么,美军会因此放弃准备对华战争的努力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几天,美国空军推动一项廉价导弹采购计划被曝光,让我们认识到美军在弹药储备方面的理想和困境。据报道,美国空军正在推进其企业测试飞行器项目,旨在开发一种低成本、高产量的巡航导弹。目前共有7家美国公司参与设计、制造和飞行测试。

美军现在采购一枚AGM-158B巡航导弹的费用为120-150万美元,而美军希望这种新武器的成本是每枚15万美元。所以,这7家美国公司要完成的任务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民用配件来生产巡航导弹,并为负担得起高速生产奠定基础。美军要求这种武器射程约为920公里,亚音速巡航,易于制造。按美国的说法, 中国获得高端武器系统和装备的速度是美国的5-6倍,这还不考虑到中国也可能大规模采购廉价武器带来的挑战。在之前的节目中,我曾介绍过中国民企生产的一种射程能达到1200公里的油动巡飞弹,可能就是美国企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美国想要的廉价巡航导弹有可能研制成功吗?答案是非常难。

一、美国各个军兵种不一致的需求、不可预测的订单阻止了私营企业大规模投资廉价巡航导弹的可能性。美国的军工企业无利不起早,美军不给巨额订单就不可能投入资金建立这种武器的生产能力。而美军认为,如果武器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我就不可能大规模采购。这里有一个更重要的死结,那就是美国的军工企业和初创公司很难控制武器成本。二是供应链限制,美国当前在廉价巡航导弹的关键部件供应链上缺少有竞争力的制造厂。中国在稀土金属供应和炸药硝化纤维素方面的主导地位,几乎限制了美国大规模生产导弹的可能。也就是说,美国不能先想着如何生产廉价武器,而是应该先恢复制造炸药、稀土等关系着武器生产规模的供应链,而这个周期是非常长的,而且美国自己建造的供应链成本远没有进口原料更便宜。生产廉价巡航导弹需要依赖商用的发动机、电机、电池、通信和制导等模块,这些往往都要依赖中国供应链,否则成本难以控制。三、美国在关键金属领域的储备严重不足。美国官员乔·布奇诺指出,必须恢复国防储备才有可能专注于关键弹药的生产。美国政府承认50种材料是国防关键材料,但目前的国防库存只有6个满或接近满的仓库,与冷战时期美国拥有102个仓库和92种关键材料的水平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

可见,美国人已经认识到列装廉价巡航导弹的重要性,但是又很难解决生产廉价武器所必需的条件。与之相反的是,中国这边从高超音速导弹、弹道导弹、再到常规巡航导弹,采购的成本都不是很高。而且我们相关企业早就具备了大规模生产廉价巡航导弹的条件,只要解放军这边有订单,列装个几万枚又有何难?美国在导弹质量上已经输了,又想在导弹数量上与中国较劲,只会输得更惨。

0 阅读:0

瞩望云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