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销115万+贴!网红乌梅汤组方功效全了解!10类人群慎卖、慎用!

曹洪安康 2024-06-21 15:24:07

去年夏天,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茶饮红遍了大江南北。今年夏天,它的2.0版本如约而至,2.0版本的乌梅汤茶饮在传统的配方中加入了荷叶与丹参两味药材,号称能够减重,于是,这款中药茶饮再次成为饮品届的顶流。一天时间卖掉115w贴的乌梅汤,在饮料界狠狠地刮了一阵国潮风。

乌梅汤作为祖传养生饮料,确实是配得这样的热度的——不但可以生津止渴,而且口感酸甜,老少皆宜,物美价廉,是夏季最好的饮品之一。

乌梅汤最早出自明代著名医家方贤著的《奇效良方》,后经世人加减配方,改成了酸甘可口的夏季饮料。

流传最广的经典配方为:乌梅2~3大颗、山楂5g、陈皮9g、甘草5g,可以加少许冰糖调味。

网红乌梅汤的功效

方中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山楂降血脂降血压,消肉食。桂花具有健胃、化痰、生津、平肝的作用。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冰糖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的功效。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中药大辞典》和《中国药典》中,有药用功效的乌梅,都是经过低温烟熏炮制而成,俗称烟熏乌梅,而不是直接晒干的乌梅干。

烟熏乌梅配甘草,可酸甘生阴,生津止渴。而乌梅又收敛浮火,祛痰消肿,特别适合夏季暑热湿重时服用。山楂与陈皮相合,可以帮助代谢中焦痰湿、食积,清理血管中的淤浊。

所以如果按照此方进行配比煎煮,就能达到很好的解暑生津、健脾燥湿的作用。

不过,如上文所述,浙中医的乌梅汤(又叫乌梅荷叶饮)2.0版,保留了原方的乌梅、甘草、山楂,去掉了陈皮又增加了荷叶和丹参等药材,增加了其解暑清热,活血降脂的功效,尤其适合高脂血症和肥胖人群饮用。

但是把原方中很重要的一味药材陈皮去掉了,因此,整个方中就少了最重要的理气的药,导致乌梅汤原方中,行气开胃的功效就没有了。

“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没有陈皮理气健脾,即使用了荷叶祛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荷叶和丹参都苦寒,少了温燥的陈皮相佐,确实不适合长期服用,尤其是原本就脾胃虚寒的人,不但喝了不会瘦,反而会因为寒凉导致水湿代谢更不好。

所以浙中医在视频中也强调了适用人群,大家在购买时务必注意,否则有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

其实,即使使用原方的乌梅汤,虽是解暑佳品、物美价廉,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适合饮用。

10类人群不宜饮用乌梅汤

1

女性在月经期间以及分娩前后需要慎用

女性在月经期间以及分娩前后服用乌梅,容易损害身体健康。乌梅汤不适合月经期的人群,以免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乌梅汤酸、涩,有收敛之功效,故此类人群慎用。

2

寒湿体质

寒湿体质的人要少喝,对于寒湿体质的人而言,服用乌梅超过一定量可导致便溏、泄泻。寒湿体质的人群,其身体免疫力比较弱,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会伤风感冒,同时很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出虚汗等,同时也因为寒湿无法大量排出,因此寒湿体质的群体大多数有虚胖的情况。

3

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人尽量不要喝,因为酸梅汤一般是用白糖或冰糖熬制出来的,含糖量相对比较高。

4

高热者

正在发高烧的人不适合,由于乌梅有内敛的作用,收敛的同时会将邪气留在体内,使感冒发热不易康复。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服用退热药就用乌梅汤送服,认为这样小孩容易接受,其实发热者服用酸性饮料就会延长发热时间,不易康复。

5

便秘者

乌梅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经常便秘的人或肠道的蠕动功能比较弱者,服用后加重病情。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食物,多饮水。如果这个时候服用大量的乌梅汤就会使胃肠收敛,雪上加霜。

6

6.咳嗽多痰者:

咳嗽痰多,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痰是呼吸道分泌出的黏液,通过咳嗽把痰排出,可保持呼吸道自洁和通畅;若不排出,不仅疾病难愈,而且容易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严重者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乌梅汤属于酸性,中医讲酸能收敛,所以咳嗽多痰、胸膈痞闷着忌服。

7

有实邪者忌服

实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入侵在身体初期,由于身体虚弱而刚患病的一种过程。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瘀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有实邪的患者应该先驱邪,不然的话服用乌梅汤会使邪气不宜排出,造成“闭门留寇”。

8

胃酸过多者慎服

乌梅汤中的乌梅、山楂等都是酸性的,胃酸过多的人服用,会加重病情。

9

感冒人群

乌梅汤中的乌梅是酸性的,会妨碍感冒发汗药物发挥作用,从而延缓感冒的康复。特别是体虚感冒,表虚有汗的感冒患者感冒初期服用乌梅汤就会起到收敛的作用,不易使邪气排出。

10

儿童和老年人

肠胃功能相对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不应大量饮用乌梅汤。儿童和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如果空腹大量饮用,会使胃酸增多,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0 阅读:21

曹洪安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