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返青季苗后除草,“一平”“二匀”“三准”“四看”“五不”

吴江野鹤 2024-05-15 08:56:45

自五一长假低温以后,高山二高山水稻秧苗逐渐进入大田移栽期。为了防止水稻田间各种杂草对前期秧苗的返青活棵和营养生长发育造成“草害”,人们就会选择化学除草的方式来给稻田秧苗进行土壤封闭式除草。

图片01~02):秧苗定植移栽前后

水稻秧苗田间土壤封闭式除草有掺拌底肥和移栽7~10天(返青活棵期)与追肥(药肥)一起掺混施入2种方式。大多数农户会选择与水稻秧苗返青活棵追肥一起混合施入。

不论采用哪种施药方式,人们施药的目的就是把田间的杂草予以消除,保证田间水稻秧苗快速返青活棵,健壮生长发育而不出现药害。因此,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掌握稻田除草的技术要点,做到“一平”“二匀”“三准”“四看”“五不”要求,安全高效地进行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期的苗后除草。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期苗后“土壤封闭式除草”的话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3~04):有些底肥除草剂可以掺拌基肥一并施入

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期苗后除草目的: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秧苗返青活棵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此时,秧苗刚从移栽的创伤中恢复或正在恢复,生命力相对脆弱,而杂草的生长却十分迅速。

若不及时除草,杂草就会与秧苗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掌握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期的除草技巧,对于确保水稻高产至关重要。

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期苗后除草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01)“一平”亦即地块要平整:

在除草之前,首先要确保田面平整。地表泥土细化碎化,无大泥团,无大土块,没有坑坑洼洼,水层分布均匀,没有“露泥”和“淹顶”等现象同时存在。

图片05~06):秧苗返青活棵期

平整的地面田块有利于水层均匀分布,减少因地势不平造成的局部干旱或积水渍涝现象。积水渍涝处会因为高处药剂向低处药剂流动而增加药量出现“药害”,地面高露的地方会因为药剂流动减少而出现“草荒”,达不到良好的封闭除草目的。

因此,精细平整田地,是安全使用稻田化学除草剂,减少药害保证全苗,高密度控草的前置条件和物质基础。

02)“二匀”亦即地块施药混药要均匀:

在除草过程中,均匀混药施药十分关键。

应选择对秧苗安全、对杂草有效的高效封闭式除草剂,并按照推荐剂量进行使用。可湿性粉剂或者水分散粒剂一般以“克”为单位,颗粒剂或药肥,剂量要大些。

图片07~08):秧苗定植移栽季节

因为稻田封闭式除草剂的剂量比较少,再加上药剂与“光滑干燥”的肥料表面“不粘附”,所以为了把药与肥混合均匀,建议先将除草剂用少量泥土掺混均匀以后,再与尿素或者其他肥料混合,这样就不会存在“上下分层”或者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施药时,要确保药土或药肥均匀地撒施在田间表土层,避免药土药肥残留到秧苗上造成药害。此外,还应注意施药时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在杂草未出土或没有出水前,进行施药效果最佳。

“三准”亦即“施药时间准”“施用量要精准”“施药地块面积要弄准”:

不同时期的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准确识别杂草种类及杂草的生育期对于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至关重要。

在除草前,应对田间杂草进行调查,了解主要杂草的种类和分布及生长发育阶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杂草,可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除草剂进行防治,提高除草效果。

图片09~10):秧苗在返青活棵期

因此“施药时间准”(秧苗定植移栽7~10天以后,秧苗已经落根,开始营养生长时用药),“施药量要精准”(擅自提高用药量或超剂量用除草剂,会有除草剂“药害”风险。而减少用药量又达不到高效除草目的),“施药地块面积要精准”(有些地块亩积因为测量原因,有“虚数”面积),亩积不准可致用药量不准,从而出现“药害”(实际面积“缩小”)或“除不尽”杂草(实际面积“虚增”)的现象。

“四看”亦即看天气、看土壤、看秧苗和看杂草状况施用除草剂:

在除草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土壤、秧苗和杂草的状况。

“看天气”亦即看天气的晴好状况施药。因为温度对除草剂活性的影响较大。天气晴好时温度高,施药量在用药量的下限。天气不好气温较低,施药量在用药量的上限。

图片11~12):“干旱”致秧苗药害(上)

“看土壤”也就是看土质。土质不同用药量有差异。粘重的壤土用药量要大些,砂质壤土用药量要少些。

“看秧苗”亦即“看苗情”。对于没有扎根或稳根的水稻秧苗,不宜施除草剂。瘦弱的秧苗不宜施药。这些苗在苗后除草,有“药害”风险存在。

“看杂草状况”亦即我们常说好“看田间草情”施用除草剂。比如有的地块阔叶杂草多于禾本科杂草。有的地块中还有“特”殊的恶性杂草。比如雨久花,鸭舌草,野荸荠等。

“五不”亦即“5种不施药”的情况,避免误伤秧苗和污染环境:

在除草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除草“药害”和避免误伤秧苗及环境污染。施药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药土药肥残留到秧苗上造成药害。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水源和土壤环境,避免药液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污染。对于废弃的包装物和残留药液,要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图片13~14):秧苗苗后除草效果

“5不”亦即“苗弱苗倒不施药”,“水层不足3㎝或者水过秧心不施药”,“漏水田不施药”“秧叶上有雨露或雨天不施药”“田干无水或毒土药肥太干不施药”。

科学除草助力水稻优质丰产,稳产高产:

水稻秧苗返青活棵期苗后土壤封闭式除草是一项重要的农事苗后除草活动。

通过掌握“一平、二匀、三准、四看、五不”的除草技巧,可以有效防治杂草对秧苗的危害,确保水稻高产。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水稻品种特点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和酌情应用。

图片15~16):秧苗己进入营养生长期

0 阅读:0

吴江野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