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的两首古诗,细节描写生动,句子错落有致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6-10 16:40:18

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质朴,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数不清的物质财富,也为文人墨客们提供了很多文学素材。汉代就有一些不知名的诗人,他们热情讴歌美好的爱情和真挚的友情,并慨叹人生的艰辛和短暂。

汉代的乐府诗朴素自然,洗尽铅华,并达到了很高的思想境界,曾被《诗品》的作者钟嵘视为与诗经、离骚并列的古典诗歌源头之一。下面分享无名氏的两首古诗,细节描写生动,句子错落有致。

《艳歌行》

两汉 • 佚名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诗的大意是:燕子在堂前翩翩飞舞,冬天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夏天就能见到它的身影。一户人家,兄弟两三人,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漂流,经常游荡在他乡。

衣服穿久了出现破洞,如果想换一件新衣服,谁会好心地为他们缝缝补补?兄弟们发自内心地感谢贤惠的女主人,多亏她勤劳善良,为他们解决了棘手的难题。

女主人的丈夫从门外进来,斜倚着西北角的枝杈,默不作声,只是神情严肃地冷眼旁观。女主知道夫君小心眼,于是便大大方方地说:请您别这样怒目相看,如果流水清澈,水面下的石子自然显现。

兄弟三人看见女主人与夫君闹矛盾了,便聚在一起商量。他们一致认为,事情的真相虽已澄清,可是远行在外,还是不如返回故园。

这首古诗描写游子因涉男女之嫌,而触发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采用比兴手法,作者以燕子的冬去夏来,比喻游子的漂泊生涯。

接下来的两句直叙游子的窘迫境况,诗人选取漂泊生活中的一件典型事例进行描写,即女东家为游子补衣服。“斜柯、眄”两个动作,刻画生动,将男主人的神情和心理,表现得惟妙惟肖。

妻子的回答,表明了她坦荡的胸怀,以及柔中有刚的性格。全诗细节描写生动,善于用行动和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理,语言质朴自然,音韵和谐婉转。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诗的大意是:刚才走出东门时,男主人公就没有想着要再回来。回到家、走进门,看见米罐里没有太多余粮,男主心中就感到烦闷。而当他回过头,又发现衣架上没有一件新衣服,于是干脆拔剑走出东门。

孩子的母亲赶紧跑过来,牵着他的衣服,万分通过痛苦地说:“别人家都盼望着富贵荣华,我却宁愿与你一起喝粥。上有青天,下有幼子,你如今抛妻弃子,远走高飞,希望独自一人享受快乐生活,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对!”

丈夫却一把将妻子推开,然后还狠心地说:“你不要管!我一定要走!我本来就已经走得太晚了!而今我愁得满头白发,而且还在不断地脱落,谁知到这种苦日子还会过多久?”

本诗叙述一个男子为穷困所逼,无衣无食,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故事。开篇描写男主人公极其矛盾的思想感情。接下来的两句,又从吃穿两方面,进一步具体交代出主人公悲伤的原因。

妻子当然不远丈夫离开,于是便上前进行劝阻,可是丈夫似乎更有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反抗意志。全诗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展示人物的个性和激烈复杂的内心斗争,宛如一部短剧,令人印象深刻。全文采用杂言形式,句子长短相济,错落有致,值得一读。

0 阅读:55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