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缘浅”这几个字很火,但我却说,这是在推卸身为儿女的责任

依柔伊印 2024-06-10 16:17:31

有人说和父母的关系不好,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六亲缘浅”。这样的形容,让身为儿女的人安了心,陷在如此即此的日常里,不再对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有要求。

更有甚者,因为听说了六亲缘浅的理论,直接不再搭理父母,认为自己和他们的联系,不过是托了他们让自己来到世上。

信奉这一类观点的人,总以为自己带着任务降临,以为自己是不凡的,以为真的有前世今生,这样的逻辑,可以短时间麻痹自己,但无法用科学的论据去说服自己。

因为他们也知道,一切的假想,终归只是在自己的头脑,也终结于头脑。六亲一般来说,是比较亲近的亲俗关系,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都可以算是六亲。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当然,对六亲的讲述,也会随着时代的更迭产生变化,比如有人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算在六亲里面,还有人把妻子和丈夫这样的关系也当成六亲。

总的来说,六亲不过是对身边亲密关系的统称,至于具体是谁,不一概而论。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不管六亲里面具体有谁,父亲母亲总是涵盖在内的。

而提起六亲缘浅的人,也大多是这一类子女。为何他们会相信这一个说法?其实不过是对爱的求索罢了!有些孩子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疼爱,长大以后依靠自己为人处世,辛苦地赚钱养家,这部分孩子或许自己很厉害——事实上,因为他们依靠自己,所以不得不厉害。

就像一个要强的人他不是没有脆弱心,他只是习惯了坚强,但不可以因此去否定,他不配脆弱。

那些没有依靠父母的孩子最终靠自己在这世上立稳了脚跟,却依然看到有一部分子女享受着父母的包容,要如何说服他们不必介怀?

事实上,这类孩子的父母可能不会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在他们看来,自己提供给孩子一个活着的机会,足以证明父母是恩人。更何况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路上还付出了时间和金钱的成本。

如此种种,父母总是在等待孩子感恩,这也就像之前网络上说的台词那般,父母等孩子道谢,孩子却在等父母道歉。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后者,才有了六亲缘浅被这么多人赞同的原因。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有多少人活出了生疏的模样?

孩子不是不心存希望,可有时候部分父母的行为却亲手打碎了他们的希望。于是,这些孩子只能通过另一种不太合理的方式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这是因为六亲缘浅。因为只有这样的说辞,才能说服他们心中坚信,这不是自己的父母不够爱自己,而是自己与他人的缘分点到即止。

能够相信这一套理论的人,也一定渐渐习惯了停止对父母示好,老人需要的情感慰藉,他们选择麻木冷处理。这样的方式,是为了保全自己,不陷进家庭的漩涡。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这却是在推卸身为儿女的责任。

相信六亲缘浅的人,会心安理得选择疏离,他们对亲人的人淡如菊,不是个体素质的体现,更不能说明他不够孝顺,他只是找到了一个借口,足以说服自己不必如此,等到百年后自己儿女现身,也许他们会后悔吧。

0 阅读:0

依柔伊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