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一计害三贤,不过是司马昭的借刀杀人而已

霍公子 2023-10-31 13:56:08

事实证明诸葛亮没有选错人。公元 263 年,司马昭下令三路伐蜀。当时的钟会率领的魏国大军和姜维率领的蜀军对峙在剑阁。而此时的另外一名魏国的大将邓艾偷渡了阴平。在斩杀了驻守绵竹的诸葛瞻之后,直扑了成都。而此时的姜维果断放弃了剑阁,率领大军回援成都。但是在半路上就得到了刘禅要求向魏军投降的圣旨,最终姜维决定暂时向钟会投降,寻找时机。

钟会是真的欣赏姜维,甚至两人到了抵足而眠的地步。姜维心里也是非常的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复国有望了。邓艾灭掉蜀国之后自恃功高,这引起了钟会和司马昭的不爽。于是姜维便开始忽悠钟会,给司马昭写了许多关于邓艾坏话的书信。在司马昭的命令之下,钟会捉拿了邓艾。而姜维又拿出了当年诸葛亮的图纸,继续忽悠钟会,想要钟会据蜀中自立。但最后,还是司马昭棋高一着,钟会最终死于乱战之中,而姜维也选择了自杀。要知道,邓艾和钟会可是整个魏国当时有名的柱石。而姜维使用一计便将两人杀害,再加上他自己,一共害死了三位贤才。

姜维曾经是魏国的臣子,此时身为蜀国君王的刘禅都已经投降。对于姜维来说,自己投降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什么姜维选择了死磕到底?

我想最为重要的应该是诸葛亮对于他的影响。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遇到了在天水城中的姜维。并且将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都传授给了这个关门弟子。也就是说,姜维在诸葛亮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完全领悟了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这姜维。

严格来说,姜维的这一计策复国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利用政治上面的权谋,其实一直都是姜维的弱项,他更加擅长的是军事上面的谋划。而且对于钟会和邓艾的矛盾,其实司马昭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只所以姜维能够杀掉钟会和邓艾,其实不过是司马昭借姜维之手演的一出戏罢了。

事实上,这一策划的最终胜利者恰恰就是司马昭。钟会和邓艾一死,他在国内的一切障碍都被扫平了。

1 阅读:80

霍公子

简介:择一事谋生养命,等一运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