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甲醛的致癌性是否为炒作

浙江蓝民环保 2024-04-28 09:52:47

现在,我们从各大媒体报道上可以看到,室内空气污染逐渐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前有江苏女童因使用多年的家具甲醛超标而患上白血病,后有入住甲醛超标房,随后得白血病死亡等的事件。家装甲醛超标而致癌的风险,实在不容忽视。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目前没有直接原因能够证明甲醛超标会导致白血病。

更有人说,甲醛导致鼻咽癌的实验中,使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甲醛超标的高浓度环境,这在我们日常家居生活中是不会遇到的。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家装甲醛超标确实是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家装甲醛超标的致癌性是否为夸大的炒作呢?

先不说致癌,甲醛超标的确会引发人体的健康问题。

短时间暴露在>0.1ppm(约0.12mg/m3)的甲醛中,有些对甲醛敏感的人就会出现眼睛和鼻咽腔灼热、咳嗽、气喘、恶心和皮肤过敏的症状。而不管是国标《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或者是国标《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都对空气质量是否达标的数值进行了规定,正好就处于0.08-0.10mg/m³这一范围,而超过这一范围,室内的有害气体确实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甲醛对人体的致癌性在医学中被证实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

早在1995年,甲醛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2004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1类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4年6月在其153号出版物中公告,甲醛由2类致癌物质上升为1类致癌物质。

报告称这个结论是来自10个国家的26位科学家对甲醛现有的致癌证据进行评价后得出的。他们认为,以前的结论——"第2A类致癌物质(很可能对人致癌)"是基于较少数量的研究,但新近对接触甲醛人员的研究资料已经增加了这方面的证据。

在1类致癌物质之中,还有放射性物质、苯、马兜铃酸等大名鼎鼎的致癌物。同时近来还有研究显示,甲醛可以通过选择性降解参与DNA修复的BRCA2蛋白,导致BRCA2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DNA损伤。

BRCA2蛋白又是什么?

正常BRCA2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参与DNA的修复,同时对于细胞生长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BRCA2蛋白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及范康尼氏贫血症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DNA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分子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细胞的存活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分子工作久了也难免会“开点儿小差”,发生一些自发性损伤,另一方面,外界的理化因素如甲醛,作为一种环境毒素,也会造成DNA损伤。

正常的BRCA2蛋白本来是参与DNA修复工作的,但是在遇到甲醛之后,甲醛竟然会降解BRCA2蛋白,在实验中,BRCA2基因未突变的细胞暴露在高浓度300μM的甲醛中5个小时就可以导致BRCA2蛋白被消耗殆尽。

当然,可以说,抛开剂量谈伤害的,都是耍流氓。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甲醛对于人体的伤害通过以上的数据及研究成果,以及我们身边的事例都可以清晰得看出。室内环境在我们人类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的一生有高达90%的时间都会在室内度过,长期处于这样的室内空气污染环境中,就一定会受到甲醛等空气污染物的侵害。

蓝民环保提醒,面对家装甲醛污染,请一定不能忽视。

0 阅读:2

浙江蓝民环保

简介: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安全洁净的室内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