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怕美国芯片卡脖?苏联错点科技树,让俄罗斯至今雄霸一方

猫爷进渔场 2024-06-06 06:54: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编辑|糖葫芦

5月31日,光明网援引俄罗斯媒体塔斯社的消息报道称,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瓦西里·什帕克宣布,俄罗斯已经成功造出了第一台能够制造350纳米芯片的光刻机。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不少的中国网友顿时感到诧异不已。因为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俄罗斯是一个无惧美国制裁的大国。甚至美国也没有对俄罗斯施加过有关芯片产业的制裁措施。

而就在中国和美国企业不断就五纳米和三纳米芯片产品进行竞争的同时,俄罗斯的芯片产业发展水平却着实令人感到担忧。但其实今天俄罗斯芯片产业呈现出的情况,与曾经苏联时期的选择密切相关。

尽管今天俄罗斯的芯片产业算不上太先进,俄罗斯依然能够在军事领域做到雄霸一方。这也体现出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智慧。

那么,俄罗斯究竟是如何错过芯片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的呢?俄罗斯如今的芯片产业又究竟发展得怎么样了呢?俄罗斯又采取了什么手段来弥补芯片产业带来的技术不足呢?

(芯片制造工厂里的工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苏联点错科技树

众所周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国就开始在科技领域暗自较劲。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在冷战的背景下胜对方一筹,美苏双方在冷战时期都研制出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产品。

上世纪50年代,苏联抢在美国人之前将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从此以后人类太空科技的第一块奖牌就永远归在了苏联人的名下。美苏两国的科技发展道路也就此分道扬镳。

当时美国和苏联都急需保障电力产品的稳定运行,美国选择了集成电路的模式来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而苏联则选择了将电子管小型化的技术。这也就是人们后来经常谈论的微电子技术和模拟电路技术。

当时苏联的技术对于美国来说还是具有相对优势的。由于苏联所采取的模拟电路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使信号的振荡幅度不断放大。同时相关的材料在核战争中也不易被烧毁。

(由苏联研制的人造卫星)

要知道,当时美苏双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核战争。苏联的模拟电路技术使得自己压过了美国一头。这也使苏联在军事领域形成了对美国的电力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苏联也发展起了自己的计算机产业。与美国计算机产业采用的二进制展开计算的方式不同,苏联的计算机采用的是三进制的模式。

如此一来,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会明显提高,同时计算机也几乎不会产生无用指令。这大大提高了苏联技术人员的研发和生产效率。但这看似光明的事业却被苏联解体的悲剧所打断。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科技产业发展迎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高潮。大量来自苏联的科研人员逃到了美国,并开始为美国的资本财团和研究机构效力。这使美国拥有了全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

(电力技术的研究人员)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美国开始加大了对电子芯片的研究力度。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造出的计算机已经大规模投入到了民用领域。这给美国普通人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而与此同时,俄罗斯依然沉浸在苏联解体的政治泥潭当中无法自拔。这自然就使得俄罗斯失去了冷战之后发展芯片产业的最佳机会。

国际竞争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冷酷无情,一旦某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步没跟上时代的潮流,那么其往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就会处处受限。

(苏联解体后的街头)

俄罗斯的特殊发展路线

在错过了世界芯片产业的发展封口之后,俄罗斯高层技术官员对于芯片产业的态度就彻底淡漠了。这也使得俄罗斯无法在芯片技术领域对美国形成有效的威胁和震慑。

不过,苏联时期留下的遗产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由于苏联时期长期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了军工研发领域,使得俄罗斯一些军事领域的电力技术至今依然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比如俄罗斯的s300雷达虽然没有装备先进的芯片,但其在作战时依然能够达到与美国雷达相类似的效果。这也让s300雷达成为了其他国家争相购买的军工产品之一。

据专业人士透露,俄罗斯研发生产的s300雷达电波损耗只有5DB左右。而美国生产的爱国者雷达系统的电波损耗则会达到惊人的7~12DB。

在战场上,雷达等电子产品的电波损耗每降低1DB,武器装备的耐用程度和攻击效率就会呈现出指数级上升的势头。

事实证明,前苏联时期科研人员发展电力系统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苏联内部的政治环境严格限制了他们对于技术的研发动作,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随着莫斯科的红旗落地,曾经被苏联人寄予厚望的模拟电路技术只剩下了一些零碎的遗产。但这些遗产依然能够给今天的俄罗斯带来令人难以想象的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在如今强敌环伺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有条不紊地发展自身的军工产业和电力产业的原因。因为俄罗斯压根跟美国及西方国家采用的就不是同一套电力技术。

(由美国生产的“爱国者”系列导弹)

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想要找借口制裁俄罗斯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即便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施加了无数道制裁令,但俄罗斯的军工产业依然能够发展得有声有色。

总之,俄罗斯的发展思维就是:既然俄罗斯无法在短期内在芯片产业上超越美国。那么俄罗斯就应该换上一套思维用一套全新的技术使自家装备达到和美国军事装备相类似的水平。

当然,美国当年所研发的微电子技术也并非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在俄罗斯不断发展苏联科技遗产的同时,俄罗斯也没有忘了发展基于微电子技术派生出的各项产业和科技。

(芯片生产车间里的工人)

全力追赶的俄罗斯

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领域,没有人能够对科技发展的势头作出非常精准的预言,甚至没有人能够说明白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结果。

因此在一个国家有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即应该对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保持敬畏之心并使得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至少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否则,一旦日后某项科学技术结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科技果实,那么其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惊人的变化。到了那个时候,谁如果在相关技术上落于下风,谁就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俄罗斯人同样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在俄罗斯经济有所恢复之后他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微电子技术和芯片技术的研究工作。

(芯片产品的生产车间)

而在普京掌权之后,俄罗斯政府也加大了对于芯片产业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到了今天,俄罗斯的芯片产业发展成就虽然无法与中美两个大国相提并论,但也足以俯视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了。

根据光明网在5月31日援引俄罗斯媒体塔斯社公布的消息显示,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瓦西里·什帕克宣布,俄罗斯已经成功造出了第一台能够制造350纳米芯片的光刻机。

这证明俄罗斯不仅有单独进行芯片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能力,甚至也已经拥有了独立生产芯片产品的能力。相关的产品已经被运用到了俄罗斯境内的一些电子产品上。

但350纳米的芯片相较于当前中美两国电子芯片产业所发展的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因为中美两个科技大国已经开始围绕着三纳米和五纳米的芯片展开集中较量了。

(俄罗斯的现任总统普京)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技术研发水平还只停留在350纳米的制作工艺上。这足以证明俄罗斯的芯片技术在短期之内无法对美国构成实质意义上的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不断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制裁,却唯独没有对俄罗斯施加芯片技术制裁的原因。因为当前俄罗斯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还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先进芯片来组装自己生产的产品。

对于美国的各大资本财团来说,俄罗斯虽然是他们政治上的敌人,但却是他们经济和生意上的伙伴。美国完全没有理由制裁一个对他们根本没有威胁的俄罗斯。

但今天俄罗斯在科学技术上呈现出的相对劣势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没有进一步崛起和发展的可能。作为一个传统的大国,俄罗斯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实力。

(美国的科技企业聚集地——硅谷)

根据俄罗斯媒体《生意人报》在2023年10月发布的报道显示,目前俄罗斯政府已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芯片技术发展计划。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俄罗斯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发展。

按照这份计划,俄罗斯的技术人员将在2026年前后突破65纳米芯片的制造工艺。而到了2027年,俄罗斯的芯片技术研发人员就应该突破28纳米芯片的制造工艺。

到了2030年前后,俄罗斯政府计划让本国的技术人员彻底突破14纳米芯片的制成工艺。届时,如果相关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俄罗斯也将成为事实意义上的科技大国。

(荷兰的芯片生产巨头阿斯麦)

坦白地来说,俄罗斯想要实现相关计划的难度并不算大。因为当前包括荷兰、日本、韩国、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已经突破了相关的芯片制造技术。芯片制造技术越发展到后来,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阻力也就会越大。

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科研领域也一定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也许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正是未来场景的预演。每一个国家都要做好应对新潮流、新变化的准备……

参考文献:

俄罗斯突破350nm芯片,意味着什么? 光明网

俄罗斯计划2027年量产28nm芯片,2030年量产14nm芯片 IT之家

2 阅读:428

猫爷进渔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