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埃塞俄比亚回来,说几句大实话,带你看看真实的埃塞俄比亚

私塾不凡 2024-06-06 08:24:19

提到非洲,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贫穷、脏乱、危险等字眼,似乎美景与这片大陆无关。其实在这片地球上最野性的土地上,人类和自然共同演绎出了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便是其中之一。

初识埃塞俄比亚

“如果你没去过埃塞俄比亚,你不会感到遗憾,因为你不知道遗憾。如果你去过埃塞俄比亚,你会庆幸自己发现了这块瑰宝。”我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及时发现并前往埃塞俄比亚,最终被这片土地吸引了。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国土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亿,是非洲人口大国之一。这里有80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埃塞俄比亚仍以农业为主,绝大多数居民为农民,粮食勉强自给,但大饥荒基本不再发生。埃塞俄比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麦、小麦、谷子、高粱、玉米和苔麸,这些作物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由于技术落后,农业生产仍然依赖自然条件。

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包括由中国出资修建的轻轨。在菜市场上,你甚至可以遇到用中文讨价还价的摊贩。

埃塞俄比亚的经济作物以咖啡为主,此外还有油料作物等。亚的斯亚贝巴一带的气候非常适合花卉生长,这里的鲜花深受欧洲市场的欢迎,是重要的外汇来源。埃塞俄比亚与荷兰、肯尼亚、哥伦比亚并列为世界花卉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甘蔗产业在早期得到了美国的扶持,虽然规模不大,但单产居全非洲之首,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埃塞俄比亚的畜牧业在非洲名列前茅,全国平均每人拥有一只大牲畜,包括牛和驴。在东部沙漠地区,还有骆驼和羊。活畜和皮革是埃塞俄比亚的主要畜牧产品。中国投资的东方工业园内有一家皮革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皮革资源加工鞋和包,出口赚取外汇。驴在埃塞俄比亚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属于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尽管畜牧业技术落后,牲畜数量众多,但产肉、产奶能力较低。

埃塞俄比亚的电力主要依赖水电,其中大部分水电设施由中国参与建设,这些设施多是在最近十几年间完成的。

埃塞俄比亚的生活

埃塞俄比亚的气候十分宜人,全年气温基本维持在20度左右,季节差异很小。这里只有旱季和雨季,旱季干燥,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国人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埃塞俄比亚的传染病相对较少,这并非因为防疫卫生做得好,而是因为气候环境不适合细菌生存。

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尼罗河的最大支流就位于埃塞俄比亚,因此被称为“东非水塔”。即便如此,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妇女和儿童仍需走很远的山路取水,用塑料桶将混浊的泥水带回家过滤。近年来,中国在当地打了许多免费井,大大缓解了用水难的问题。

埃塞俄比亚实行土地私有化,居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贫困问题依旧严重,许多人难以解决一日三餐,更遑论住房。有钱人在城市里住着别墅,而那些没有钱的人只能居住在简易搭建的棚屋里。雨季时,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房屋的摆设也十分简陋,通常没有多少家具。

埃塞俄比亚的独栋小别墅设计风格各异,全凭设计师的心情。颜色鲜艳,内部结构常常不合逻辑,有时房间里会有难以进入的锐角,上下错落的楼梯。与此同时,还有许多铁皮和泥巴糊的房子,以及睡在街边的流浪汉。新车价格昂贵,路上更多的是小型车或非常老旧的车型,如30年代的奔驰和甲壳虫,这些车在其他地方早已成为收藏品,而在这里依然在路上行驶,遇到堵车时还会冒黑烟。

埃塞俄比亚的公路设施较为落后,很多地方依然是泥巴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公交车虽有,但十分破旧,车上拥挤不堪,乘坐体验极差。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摩托车,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稍加改装还能当作货车使用,运载大量货物。出租车价格较高,司机常常开价离谱,每次坐车都需要砍价,最终价格虽然能谈下来,但总感觉被坑了。

埃塞俄比亚的饮食

由于外汇短缺和本地制造业落后,埃塞俄比亚的生活物资十分缺乏,日常用品和食物、调料等都很难买到,即使能找到,价格也非常昂贵。

埃塞俄比亚人的饮食习惯与众不同,用餐时不用餐具,只用右手,并且手部不能接触嘴巴。每次吃饭前必须用清水冲洗手部,通常会在对方面前用水壶冲洗,水盆接水,洗净后再入席。国民饮食是一种叫做英吉拉的食物,由苔麸发酵而成,看上去像一块抹布,口感软糯且有酸味。初次尝试可能难以适应,但多吃几次后,会觉得是一道美味。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里的居民不仅种植作物,还饲养牛羊。当地人喜欢吃牛肉,尤其是烧烤,不过这里的烧烤以大块为主,食用时非常过瘾。此外,生牛肉也是当地的美食之一,为了去除腥味,人们通常会配上辣椒。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原产地之一,当地农民大多依靠种植咖啡为生。在这里,只需花上1元钱左右,就能喝到纯正浓郁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即使是在咖啡旗舰店,三四个人加上点心也不过五六十元人民币。

埃塞俄比亚的收入

埃塞俄比亚的人均年收入约为5600元,每个月的平均工资不到500元。在首都工作的基本月收入大约在500元左右,其他地区的工资则更低,一个月仅有200到300元。普通工人的月收入约为300元,商场和饭店服务员的月收入在300到400元之间。

当地人没有存钱的习惯,很多人今天领了工资,第二天就会找各种理由不来上班,花光了钱再回来或者找朋友借钱度日。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甩手不干,过一段时间再回来工作。

埃塞俄比亚有许多华人,他们在这里开餐厅、便利店,或从事建材生意。不过,当地的中餐厅味道不如国内正宗,价格也较高。多数顾客是驻扎在埃塞俄比亚的华人,偶尔来这里改善伙食。这些华人有的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埃塞俄比亚的经济落后,制造业并不发达,因此这里的漂亮衣服很少。大部分服装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二手衣物,有些甚至还带着某某中学或某某工厂的名字。当地的民族服饰是类似亚麻材质的白衣白裙,袖口和胸口绣有家族图案或国旗颜色的花纹,看似简单却价格不菲。

当地商场与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商店相似,而街边小店则别有一番风味。为了逃避关税,许多商品是从迪拜等地背回来的,很多衣服只有一件,尺码不齐。同事曾经买到过一双一只脚42码一只脚43码的耐克鞋,店主表示更换需要等一个多月。

埃塞俄比亚的人

近距离接触当地女人会发现,她们的皮肤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黑,反而较为浅色,且肌肤光滑细腻。她们认为自己原本皮肤白,只是被太阳晒黑了,因此非常重视皮肤保养,经常使用美白护肤品。

埃塞俄比亚虽然经济落后,却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孩子上学不需要花钱。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教学环境十分简陋,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多是摇摇欲坠的泥土房,学生需要走十里甚至几十里才能到达学校。

埃塞俄比亚的婚姻不需要彩礼,不需要房车,只需两头牛便可结婚。如果有房有车,那就是富裕的象征,更不愁结婚问题。

埃塞俄比亚的景点

达纳吉尔凹地:地狱之门

在埃塞俄比亚的北部,有一个被称为地狱之门的地方,那就是阿法尔地区的达纳吉尔凹地。这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荒凉的地区之一。沸腾的火山照亮了夜空,硫磺土堆形成了奇异的形状,成群的骆驼穿过盐湖,自豪的战士在地平线的雾霾中阔步前行,这就是达纳吉尔凹地的景象。这里有着Erta Ale火山熔岩湖和Dallol火山,这些地球上罕见的自然奇观吸引了我无畏前往。

Erta Ale火山的震撼

Erta Ale火山,意为“冒烟的山”,是地球上仅存的五大熔岩湖之一。这个地方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可以让游客安全站在火山口欣赏震撼场面的火山。通常,游客在下午5点左右抵达火山脚下,吃过晚饭后,大约在晚上8点开始登山。全程17公里,需时3至4小时,途中有骆驼扛露营装备,我们只需背上随身小包轻装上阵。

站在火山口,感受到地球的力量,脚下1780度的岩浆湖翻滚着,迸发出几十米高的岩浆,不时局部突然爆裂。距离Erta Ale火山25公里的Dallol火山,高出海平面48米,是地球上最低的陆地火山,处于低于海平面116米的Danakil凹地。这里的白色盐床周围是黄色的硫磺地,地形呈现出绿色、红色、黄色和白色的斑斓色彩。盐池、矿物质温泉和间歇泉构成了这片看似外星世界的奇妙景观。

登顶奇幻

上山时,越往上走,山顶开始出现像钟乳石一样的物体,继续往里走,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火山表面,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色彩世界。

奥莫山谷:原始部落的栖息地

在埃塞俄比亚的南部,有一个奥莫山谷,这里是全球仅存的少数原始部落聚居地之一,部族文化保留完好。这里生活着近50个不同的部落,包括Mursi、Erbora、Hamer、Banna、Karo、Konso、Dasenech和Ari等。他们过着最原始的生活,保留了丰富的部落文化。

Mursi部落的习俗

Mursi部落因其骇人的唇盘习俗而闻名,这是我此次行程中最喜欢的部落之一。唇盘是女孩向女人转变的标志,从13岁开始,女孩通过佩戴唇盘来拉伸她们的下唇,最终唇盘直径可达8至20厘米。下嘴唇被割开,嵌入五颜六色的铁盘,盘子越鲜艳、越大,就越漂亮,也越容易找到配偶。估计现在该部落成员不超过1万人,他们相对现代化,以陶瓷手工艺为生。白天成年人去集市交易,留下孩子们在部落里。我们一到,孩子们蜂拥而上,围着我们,和我们嘻嘻哈哈,开心极了。

8 阅读:4309
评论列表
  • 2024-06-16 08:41

    把你去非洲订机票住房订单秀一下,开局一张嘴,剩下除了编就是抄,滚[得瑟]

  • 2024-06-24 14:41

    他们穷到天天吃牛肉[呲牙笑]

  • 有人说哪儿的电费竟然折合人民币五分钱一度

私塾不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