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徒弟锻造牛铃铛,百思不得其解,师娘:你来找我试试?

硫磺之握 2023-11-28 14:56:21

清朝永乐年间,桃李镇热闹非凡,市井街道商人旅客来往纷纷络绎不绝。铁匠坊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各式各样的铁器琳琅满目,因牛铃铛做工精湛音色俊美远近闻名。牛二和师傅也在镇上声名鹊起。

牛二跟师傅学做牛铃铛,师傅每天非常细心的教牛二打铃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三年过去了,牛二打的铃铛跟师傅所打的,如出一辙,精妙绝伦。但是牛二打的铃铛声音沉闷,没有神韵,百思不得其解。

一日,牛二找来午睡的师傅,“师傅,我打的铃铛为啥发出的声音这么沉闷?”师傅:“你每日跟随我,为师以把毕生所学都传授你了,还不到火候。当年我跟你太师祖学本事,也是十年才出山,功到自然成,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来来来,咱们先打10副。” 牛二,尊师重道,跟随师傅打铃铛去了。公元1573年,距这次打铃铛时隔5年,还有两年就出山了。

这一日,牛二应师傅使唤,去市集购买黄铜(造铜铃材料),来到了顺和杂货铺,王掌柜老远都看到了牛二,道:“牛子,今天又来买黄铜。” 牛二:“王哥,有上等的黄铜吗?给我来一斤,再买50斤平时用的黄铜。” 王掌柜:“牛子,今天怎么了,你师傅要锻造什么宝贝?” 牛二:“没啥,这一斤是我用的,说来跟师傅锻造也有8年了。殊不知,我造的铃铛它不响,所以买点好材料研习一番。” 王掌柜笑而不语,牛二看着王掌柜一脸的狐疑,“掌柜的,你笑啥?” 王掌柜:“牛子,你平时跟你师母关系如何?” 牛二:“亲如父母!” 王掌柜会心一笑,“那就好,这样,今日折返,你去求你师母带你打铃,一定记着,在你师傅不在的时候去做,师傅如果在一旁,可能你的铃铛就不响了。” 牛二一听,大惊失色,问道:“王哥,此言当真?” 王掌柜:“咱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王大哥啥时候说过假话?” 牛二挠挠脑袋,嘿嘿一笑,就此作别。

山路崎岖蜿蜒,牛二挑着黄铜,走走歇歇,不觉间已是三更了,终于回到了家。一身的疲惫,牛二倒头便睡了起来,刚睡不久,隐约间听到铁匠坊传来打铃的声音,这么晚了师傅还没睡? 牛二赶紧起来,来到铁匠坊,推开房门,“师傅,您咋还没睡?” 师傅一脸的惊愕,“快回去睡吧,赶了一天的路,累坏了吧,镇上王员外家买了200头牛,着急要铃铛,你师娘我俩也忙了一天,马上结束了,呆会儿还要赶着给送过去。” 牛二应了一声就回房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公鸡还在打鸣,牛二迅速起床,匆匆赶到铁匠坊。然而,师傅早已经出门送铃铛了。 牛二心头一动,回想起王掌柜的话,他迟疑片刻,决定找师娘帮忙。师娘正在坊间整理工具,看到牛二过来,招呼道:"孩子,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你师傅去王员外家送铃铛已经走了。" 牛二挂着一抹苦笑,将心事对师娘说了一遍。师娘听罢说道:"傻孩子,你何必这么纠结呢?跟着师傅学艺,不是一蹴而就的。来,咱们一起打铃。" 师娘的态度让牛二感到一丝释然,很快铃铛的雏形已经造出来了,师娘道:“不错,不错,师傅的手艺你学的差不多了,将你的铃铛放到这一堆里面,根本就分不出来哪个是你做的,哪个是你师傅做的。” 牛二哭丧着脸道:“师娘,你也看到了,铃铛已经做成这个样子了,可还是不行,我做的声音沉闷,师傅做的就清脆响亮。” 说话间,牛二拿起案子上刚做好的铃铛,就要淬火沾水,师娘连忙阻拦道:“傻孩子,你这工序可不对呀,铃铛做的没毛病,只是这淬火沾水不是这么来的。” 只见师娘将铃铛一字排好,吩咐牛二去外面打水,将水缸打满,又在水桶倒满一桶水,拿起炉子上通红的铃铛,放进了水桶里,随着滋啦声响阵阵白烟冒起,师娘道:“成了。” 紧接着就吩咐牛二把水桶的水给倒掉,牛二心生不解道:“师娘,干嘛把水倒掉?这得浪费多少水?平时我做10只铃铛也是这一桶水。” 师娘道:“傻孩子,一只铃铛只能用一桶水来沾!” 牛二心头一惊,赶忙把水倒掉,这次,他自己来淬火沾水,果然,一声清脆的铜铃声划破了天际,刹那间,一股暖流夺眶而出,终于成功了,牛二赶忙给师娘下跪磕头。 师娘也高兴地留下眼泪道:“孩子,你做的不错!”

这一夜,牛二失眠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回想着这8年的一幕幕,付出了多少的辛勤和汗水,这一刻值了!忽然他又回想起王掌柜的那番话,为什么会这样?推开窗户,一道流星从头顶划过,牛二惊呆了,回想起来跟师傅打铃的一幕幕,但是...每次到淬火沾水的时候,师傅总是让我去外面忙其他的,等忙完回来交差的时候,师傅已经收工了,从来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一刻,牛二恍然大悟,瘫坐在地上,不敢相信这眼前的事实。 一贯老实憨厚的牛二,人生中第一次萌生了愤怨的情绪,没想到这八年来,一直都蒙在鼓里,终日里当牛做马,到头来会是这样。 不觉间,泪水已经浸湿了衣服,平日里尊师重道的牛二,这一刻,做出了他人生的抉择,牛二收拾好行囊选择了离开。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在他心头萦绕....默默地来到了师傅跟师娘的门前,悄然无声的磕了三个响头,消失在了乡间的小道上。

次日清晨,铁匠铺早早的传来打铃的声音,“牛二,牛二,这都几时了还没起床?” 师傅厉声道。连续喊了几遍也不见有动静,师傅不耐烦的催促着,推开了房门,一封书信从门头上掉了下来,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果不其然...师傅手拿着书信,瘫坐在了门檐上。

3 阅读: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