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有人建议汪东兴担任国家领导人,陈云为何提出反对意见

墓史揭秘 2023-12-29 08:25:29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8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共和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然而,面对着百废待兴的历史局势,国家想要扭转巨轮的舵盘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1976年担任国家领导人,主持过渡时期工作的华国锋表示自己不愿意再担任这一职务。如此一来,究竟由谁来担任新的国家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披荆斩棘,成为了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

正当大家为此感到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建议让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多年的汪东兴来担任国家领导人一职。然而,正当所有人准备一致同意汪东兴担任新一任的国家领导人时,我党内的元老陈云却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陈云提出了反对意见?汪东兴在历史上究竟做出过怎样的历史贡献?汪东兴又是如何面对陈云的反对意见的?

汪东兴能不能担任国家领导人

汪东兴虽然不是像邓小平、陈云一样跟随毛主席打天下的第一代革命领导人,但是汪东兴身为毛主席的警卫员,多年来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纵观汪东兴的革命履历,大部分人都觉得汪东兴担任国家的领导人,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首先,从资历上来看,汪东兴虽然并不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加入我党,投身革命的共产党员。但是,汪东兴在20世纪末20年代末30年代初投身革命的履历,在党内还不算太晚。汪东兴参加过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部分战役,因此在资历上汪东兴虽然称不上元老级的干部,但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党员。

其次,从功勋来看,汪东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最大的贡献,莫过于长期保护毛主席的生命安全和结束了共和国特殊的历史时期。

1947年,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派遣胡宗南率领数十万大军,试图剿灭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了给华东、东北两支野战军争取发展的机会和时间,毛主席不惜以身为饵,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玩起了蘑菇战术。

但是,这种以身为饵的做法在战场上有着极大的危险。毛主席为了避免敌人发现,甚至给自己起了“李德胜”的化名,意为人民理应得胜。毛主席从最坏的结果做打算,一旦自己遭遇不测,那么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和朱德等人仍然能接替自己的职务,领导中国革命。

尽管毛主席在进行军事指挥的过程中慎之又慎,但依然有一次险些与死亡擦肩而过。1947年,毛主席的部队被胡宗南的追兵赶上,双方最短的距离仅仅只有一个山头,正当敌人准备跨过山头,继续追击毛主席的中央部队时,身为毛主席身边警卫员的汪东兴不惜孤身犯险,率领一支小股部队打掩护,成功吸引了胡宗南部队的注意力,帮助毛主席中央部队的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汪东兴在历史上做出的第二大贡献,就是指挥8341部队,结束了特殊的历史时期。1976年毛主席因病逝世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试图借助这一历史时机,做危害国家的事情。正当所有人对此感到一筹莫展之际,汪东兴、叶剑英、华国锋等人力排众议,采取雷霆手段指挥8341部队将这些别有用心之人绳之以法,从而结束了共和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为日后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论德行上,汪东兴也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领导人。汪东兴虽然身为毛主席身边的贴身警卫员,但为人十分低调平和,从不仗势欺人。就连毛主席也对汪东兴的德行称赞有加,毛主席说道:“别看汪东兴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德行绝对在党内说得上是一流,你们不要小瞧他,比如汉朝的周勃,也没有什么文化,但也是立过大功的!”

汪东兴的德行,能够受到毛主席的肯定与称赞,这足以证明汪东兴的品行在党内的地位。在1976年毛主席病逝,华国锋担任过渡时期的国家领导人后,汪东兴也长期在华国锋的身旁,充当华国锋的左膀右臂。

因此,从汪东兴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确实在当时有担任国家领导人的资格,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陈云对于汪东兴担任国家领导人一事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呢?

陈云为何反对汪东兴担任国家领导人

陈云反对汪东兴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原因,也是从资历、功绩和德行三个角度出发的。汪东兴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称得上的合格的共产党员,但相比其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奋斗多年的老一辈革命干部,汪东兴还相差甚远。因此,汪东兴担任新一任的国家领导人,仍然不是最优解。

首先,从资历上来看,汪东兴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的时间上不算太晚。但是,他从始至终不是我党革命事业的元老级人物。

而我党当时具备担任国家领导人资格的另一位革命干部邓小平,则在20世纪20年代就加入了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并且远赴法国跟周恩来、陈毅等人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后转入苏联留学。在从苏联学成之后,邓小平立刻回国投身国民革命,这让邓小平成为了我党中最早一批的革命干部。

从功绩上来看,不可否认的是汪东兴确实在保护毛主席生命健康安全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结束了共和国的特殊历史时期。但是,汪东兴其一并没有在革命战争时期开辟革命根据地,其二并没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参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而除了汪东兴之外,另一位我党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候选人邓小平,在功绩上首先参加了百色起义,后率领红军进入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长期主持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的财务和革命根据地建设工作。

在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邓小平跟随红军中央大部队,义无反顾地踏上长征之路。并且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为毛主席投上了关键的一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小平与刘伯承结为搭档,领导八路军129师,共同开辟了晋冀鲁豫抗日革命根据地。在这一历史时期,邓小平一手主抓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又投身于前线的指挥作战,正如毛主席所言“论文论武,邓小平是一把好手”。

在解放战争爆发后,邓小平和刘伯承指挥的八路军129师则被整编为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先后挺进大别山、解放大西南,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长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工作,来充当周恩来总理的左膀右臂,负责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工作。

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病逝前夕,邓小平肩负的历史责任堪称是共和国的擎天之柱,帮助共和国度过了历史上那段十分艰难的经济发展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也正是因为邓小平的不懈努力,共和国才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论德行,邓小平和汪东兴之间并没有什么差距。然而,在陈云看来,真正让汪东兴并不适合担任国家领导人,和邓小平担任国家领导人相对更加稳妥的根本原因,是邓小平的思想比汪东兴的思想要开明和前卫得多。

汪东兴是陪伴在毛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贴身警卫员,他十分牢记毛主席的言传身教,是一位在思想和信仰上过硬的领导干部。但是,汪东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并没有学习过科学的文化知识,接受过系统的教育。

尽管毛主席在20世纪70年代多次劝汪东兴多学一些知识理论,希望能够把他培养成可以管理国家的栋梁之材,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由于自己并没有什么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汪东兴的思想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不过好在他从始至终忠于毛主席,认为毛主席的话说一不二。如此一来,汪东兴可以成为一个他人思想很好的执行者,但并不适合担任国家的领导人,尤其是共和国的发展方向即将迎来新的历史转折之际,汪东兴的性格让他显然不适合国家领导人这一职务。

面对陈云反对,汪东兴如何回应

因为以上的种种历史原因,当大部分人都认为汪东兴适合担任继华国锋之后的国家领导人时,陈云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由于陈云在党内的元老地位,因此汪东兴当选为新一任国家领导人的议案并没有通过。但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汪东兴对于陈云的反对意见十分坦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汪东兴对陈云的反对十分坦然呢?

其实,这更多还是要归咎于汪东兴多年来接受毛主席的言传身教。汪东兴的信仰就已经决定了,他是一个把国家和人民利益,看得要比自己的得失更加重要的人。汪东兴深知,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即将迎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自己缺乏系统的教育,因此汪东兴也认为让国家进行改革,实现发展的事情,交给锐意进取的人更加合适。

汪东兴在会议上多次坦言,自己并不贪慕权力,只希望国家风调雨顺,人民能够过好日子。事实证明,汪东兴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1980年,在邓小平的建议下,国家实行废除干部终身责任制的改革,汪东兴以身作则,在这一年主动辞去了自己肩负多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希望如此一来能够将历史上建功立业的机会交给年轻人来做。

尽管汪东兴后来辞去了国家的职务,但他从始至终都关心着国家大事。和后来退休的华国锋一样,汪东兴经常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共和国发生的重要事件,并且在有人看望自己时,及时为国家建言献策,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后一丝余热。

2015年,为共和国奉献一生的汪东兴因病逝世,享年99岁。

10 阅读:2351

墓史揭秘

简介:人生如戏,只关注考古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