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不要早饭,不是因为懒

开扯吧 2023-12-20 16:08:07

你可能听过这么一句话:乞丐没有要早饭的,为什么呢?但凡能早起,都不至于去要饭。

你听着有道理吧,很多事你架不住细想,一旦细品你就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讲,如果一个人沦落为社会底层,就是因为懒,不上进。这样的理由在几十年前可能还能糊弄很多人。

今天如果再拿这种理由解释一个人穷,你绝对会收到一个白眼,还有,呸。

因为民众已经觉醒了,你在想依靠这些廉价的借口,通过简单的从个人身上找出一个理由,告诉他,你的不幸都怪你自己不努力,已经骗不到人了。

只有老舍小说《骆驼祥子》里面的祥子,会认同这个观点,祥子到死都认为自己拉车不够努力。

可是祥子的悲惨的命运,真的因为他拉车不够努力吗。 祥子已经努力到什么样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用。祥子每天都早出晚归,省吃俭用攒钱。不赌博,不抽烟,也不喝酒,拉车攒钱,三年攒了100大洋买了新车。

今天很多人可能对于100大洋没什么概念,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民国,约1916年9月(祥子18岁)祥子离开农村,来北平拉车。约1919年9月(祥子约22岁)。

看看1920年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根据北伐名将张发奎回忆,1920年上下,粤军普通士兵每个月的工资是12元,12个大洋。这是当兵打仗要玩命的人拿的工资。

那普通工人呢,1920年,上海纱厂工人的工资每天0.27—0.30元,每月合7.3—8.1元。

你可能会问,那祥子这么玩命的拉车一月,收入应该比普通工人高吧。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面说,祥子一个月拼死拼活拉车也就赚10银元。

今天算来不错了啊,十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辆车了。十几万车,一月工资10大洋折算下来也有一万多了。

收入不低了吧,不过这都是毛收入。首先祥子拉的车是租的,一天一毛钱的租车费,车份钱一月3大洋。 而且人力车夫是一个相当消耗体力的活,一天要跑那么多得路,鞋子废的快鞋钱,修车钱,饭钱是少不了的,吃喝拉撒日常开销。

当时就有人讲:像祥子这样拉车的伙计、最多的时候一个月除去日常开销,能存个三块5块已经是菩萨显灵了。  这已经是最好的车夫能存到的钱,光棍一人,没有家属要养的情况下。其他车夫的收入你就可以想而知了。

一月存3块大洋,三年可不正好108块,祥子三年才存了96块。

当有了历史真实背景,再去看骆驼祥子。这哪里是一部小说,这就是一部小人物的真实纪录片。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然后没几天,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三年努力化为泡影。

逃出后,他又重新拉车再买辆新车,但是经过孙侦探的敲诈,将祥子仅存,用来买车的40多元大洋骗走了。

最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后来,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最后祥子彻底放弃了,他被痛苦折磨的麻木,成了最不堪的模样,骗吃骗喝、毫无斗志、穷困潦倒,就像是一摊散发着臭味的乞丐。

我们都知道一句古语,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为,想发财就得靠外财,横财,不义之财。靠正经路子是不可能致富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两句,外财不富穷命人,夜草不肥劳命马。

所以很多人都想找个算命的看看,自己是不是穷命人呢,以后有没有机会发财呢。有这种想法的人,你今天来着了。我教你看,你自己是不是穷命人。

你得看你自己是不是劳命马,靠着辛苦的劳作,获取微薄的收入,但确有无数的开销大坑等着你填。如果你凑齐这三条,别怀疑穷命人你就是。

这三条中最重要的不是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是第三条,数不清的开销等着你。

你回头看看祥子的故事,他最后为什么穷,不是工作不努力,不是收入不高。而是他的收入被人抢走,骗走了。

严寒酷暑玩命苦干三年,买了一辆新车被抢走了。在拉车存了40大洋,被骗走了。140大洋,折算到今天十几万的存款了,已经超过全国60%的家庭存款了。

今天的上海人均存款近15万,全国存款第二名!祥子的存款,已经进入一线城市的行列了。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很多人不愿意结婚了,不是他们对结婚生孩子没兴趣了。而是结婚生孩子之后,一大堆的花费大坑等你填,如同一个无底洞。无数个骆驼祥子向你招手,做梦都能吓醒了。

如果你过正常日子,就会有无数的手从你口袋里抢钱。那无欲无求,躺平也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对啊,我努力拼命干活赚钱,最后钱被抢了,一无所有。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做乞丐好了,都是烂命一条,现在也不担心被你抢了。

努力不努力都是一个结果,那还瞎折腾什么劲呢!

其实乞丐为什么不要早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实不允许,收益实在太小。你现在想一下,每天早起的都是什么人?

行事匆匆,忙着做事的人,上班的,生病看医生的,开店的,去挣钱的,或者有迫切的事要去解决的人。全神贯注,是有多余的功夫,同情心泛滥去施舍一个乞丐呢!

古语讲:饱暖思淫欲。我自己今天饭钱还没挣到手,我有心情关注他人啊。

商家也一样啊,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一种习俗,可能现在年轻人没有很强的传统观念了,不太讲究。比如别人欠了你钱,你去要账,不能早上,上午去要账的,一般都是下午或者晚上,私下去要账。

为什么呢,一来是给对面留面子,人家白天开店做生意,你跑人家店里去要账,面子上不好看。也影响人家生意。

二来呢,大家认为早上被要账,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我这开张做生意,还没赚到钱呢,先送钱出去,不吉利。

你想乞丐乞讨,不就是找别人要钱,要吃食,要东西么。在传统文化里,是大家极度反感的一件事。如果那个乞丐大清早跑去乞讨,明显就是不懂事,轻则把你轰走,重则揍一顿。

所以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场景,掌柜,伙计,大清早看到乞丐上门,都没好气。  真特么倒霉,大清早没开张,来两叫花子,一天的心情都没了。

把乞丐不要早起要饭,说是因为懒,其实是不太了解传统文化风俗。

往往到了中午或者是晚上,有的人今天赚钱了,有的今天心情好,有的遇上了喜事,开心。看到乞丐好可怜,赏两钱,他也愿意花钱。

而且早餐一般比较简单清淡吃一点就算了,剩饭很少。中午,晚上饭菜做的多,大吃大喝,鸡鸭鱼肉,吃不完的施舍给乞丐。

这也符合行业情况啊,大饭店,大酒楼,没有几个做早上的生意的。就算你想做,有钱人也不来,生意没法做。

对于乞丐来说,早起乞讨,用经济学词语来说,收益率太低了,付出和收入还可能成反比,比如被人揍一顿。所以还不如躺着呢,这不是懒而是大量的经验摸索出来,最理性的结果。

从这个事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隔行如隔山。不要轻易地拿直觉判断一个行业行为的合理性,从外行角度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存在即合理,不是一句妄言。

你想想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你感觉是骗人的,但是经过无数人验证过真实存在的真理,可以一起评论区分享。

我先说一个,比如东北的电线杆子上冬天写一句话,冬天管好舌头别舔铁。

1 阅读:171